林瑞源 · 经济是国阵最大的软肋

2018-01-23 09:20

林瑞源‧经济是国阵最大的软肋

新年伊始,一些物品又开始涨价,包括面食,从而推高通膨,不过政府始终拿不出办法,来管控生活费问题。

尽管经济数据亮丽,政府高官不断喊话,股市和马币也上涨,但民众还是感受不到所描绘的美好感觉,经济仍然是国阵最大的软肋。

新年伊始,一些物品又开始涨价,包括面食,从而推高通膨,不过政府始终拿不出办法,来管控生活费问题。

最近又出现一些不利於民生经济的情况,比如棕油及橡胶跌价。棕油价格大跌打击65万名油棕小园主与逾11万名垦殖民,以及相关行业和员工,影响乡区经济氛围。如果大选举行之前,原产品价格不回升,将让国阵头痛。

此外,商家也会把增加的运作成本转嫁给消费人,从今年起雇主必须承担外劳人头税丶每年一次为外劳进行体检丶缴付就业保险丶给予女员工90天产假及调高最低薪金等。在生意下跌的情况下,商家的压力已加大。

一些领域则面对劳工短缺,比如金马仑菜农因为没有人手,产量锐减导致菜价高昂。

裁员问题也浮现,例如银行业人员精简化,推行自愿性互惠遣散计划(MSS)。

然而,在此困难时刻,政府却没有放缓徵税及追税的行动,关税局在去年徵收了420亿令吉的消费税,今年的目标上调至430亿令吉。民间大笔资金流入国库,政府却没有拿出资源来提振消费情绪,民众就只能节约开支。

政府处理货币及油价课题也处於两难的局面。当局盼望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好让政府有更多钱来支付开销,但对民众却非好事,因为要花更多钱添油。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今年美国原油生产将呈现“爆炸性”成长,这将抑制国际油价的上扬;油价激烈波动,小市民和商家更难以预算开销。

近来马币兑美元涨破4,高官奔走相告丶高呼经济好转。可是不要忘了,2014年9月汇率是3.20左右,马币还未收复失地,现在马币坚挺主因是美元下跌;况且几年贬值带来的进口通膨已难以消除,如今物价已压制不下。

如果国家银行在1月25日的议息会议保持利率不变,马币将受压;假如调高25个基点,将加重借贷者的承担,进一步打击低沉的房屋业。

这些民生课题必须获得妥善处理,否则一旦在大选期间恶化,特别是物价及失业问题,民怨将导致一些选民投情绪票。

国阵之前有充裕的时间能够避免今天人民面对的困境,但是却把时间浪费在政治上,忽略了经济结构改革,比如应该大幅度削减政府和家庭债务,好让政府和民众能够从容应对;政府也应更早推行自动化生产,减少依赖外劳,以降低生产成本及物价;若政府之前大力发展高增值的棕油下游产业,就可开拓棕油多方面的潜能,提高棕油价值。

如果政府能够遏止制度性贪腐,今天经济也有不同的光景。

但是不做正事让政敌有了攻击的武器,马哈迪指出,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後没有进入大学所修读的相关领域工作,却选择去当Uber司机或卖椰浆饭,证明政府在制造就业机会的失败。

约40万名大马人在新加坡工作,说明大马薪酬太低;破产人数逾29万4000人,反映许多人无力还债。眼下问题未能解决,高谈2050年国家转型又有何用?

政府设立的生活费行动国家理事会2月才召开会议,现在只能寄望派发一马援助金等补贴,可以消除民怨,但杯水车薪。

政治人物有时间和精力争议“槟城海底隧道”课题,却对老百姓的困境视而不见,如此轻重不分,怎不让人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