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蒙• 打造“有良心的企业” 对外国人来说,三星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跨国电子集团,但在韩国人眼里,这个英文名叫“SAMSUNG”的商业帝国俨然就是一张巨大的网,覆盖着整个韩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三星的触角几乎伸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大到道路工程建设、石油采炼,小到零售业超市、游乐场保险。韩国人曾打过这么一个比方:在韩国,你可以用三星的信用卡买一台三星电视机,然后把它装在三星地产开发的公寓里,观看三星赞助的棒球队的比赛。 三星的发家始于1938年,当时的公司以出口韩国干鱼为主要业务。朴正熙执政时,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得到了巨额贷款,借此开始崭露头角。如今,三星的蓬勃发展,部分原因是它能不断生产出优秀的产品。 而真正让三星成为国际大品牌的在于其一系列非产品广告式的营销。这其中最关键的举措就是奥运战略和公益投资。以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前后为例,在成功赞助该届大会后,三星电子在该国信誉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产品占有率提升60%到70%。 作为全球社会公益活动的一部分,三星从1996年起就开始赞助诺贝尔基金会。在总裁李健熙看来,一个公司不应仅仅追求利润,而且还要在社会中创建一个空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欢乐和幸福,让每个人、每种思想都徜徉在创造与爱的海洋中。而这些公益性支出为三星打造“有良心的企业”的品牌形象立下汗马功劳。 总统之上的财阀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三星,韩国人的态度却是复杂的。韩国《朝鲜日报》曾感叹说:“我们终究患上了日本病。”所谓的“日本病”,就是指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化,财阀势力在国内外急剧膨胀。包括三星在内的韩国几大财阀都在国内拥有极其强大的势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存活下来的韩国大财阀俨然已经成为韩国的主导者。 批评人士称,当三星挤入新行业,它会淘汰较小的企业,从而限制韩国消费者的选择。并且,有时它会与同行巨头合谋操纵价格,同时对那些调查者施以欺凌。有韩国民众说:“你甚至可以说,三星公司董事长比韩国总统的权力还要大。三星把政府牢牢握于掌心。三星控制着司法界、新闻界、学术界和官僚机构。韩国人认为三星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凌驾于法律之上。”在韩国的600个大企业中,三星一家的投资就占了1/4;韩国出口总额中,三星占了1/5;韩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星占了1/6。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三星坠落,韩国就会陷入危机。 这种复杂的情绪近几年越发激烈。在此期间,三星虽遭遇多起串谋定价调查,但却全身而退,只支付了微不足道的罚款。而集团总裁李健熙因为金融犯罪被起诉后,也获得了总统特赦。 韩国的腐败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官商勾结问题严重。但在很多人看来,这种财阀和官僚合体的官僚资本主义却恰恰是该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 在获得特赦后,李健熙在2010年展开了11趟国际访问,为韩国拉票助威。最终韩国赢得了该届冬奥会的主办权。而据一家研究机构测算,这次申奥成功将推动该国经济增长200亿美元。 国际奥委会宣布的这一消息令不少韩国人兴奋不已,而此时,或许许多韩国民众心里并不认为赦免三星总裁是什么坏事。 朴槿惠的立场 虽然改革大财阀势在必行已成为朝野上下的一致意见,但对改革力度却存在分歧。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的立场是,要让这些财阀从已经获得的利益中吐出一部分来。 三星、现代、LG等韩国五大财阀资产加起来,相当于今年韩国经济产出的57%。在全球经济低迷情况下,朴槿惠贸然对三星、现代等大财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必引发韩国政界和商界展开大战,这样对于韩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来说都是一种不利。可以预见,接下来的韩国,仍然是属于三星这些大财阀的韩国,三星共和国的旗帜依然会在韩国高高飘扬。 三星一直强调,一个强大的三星有利于韩国的发展,因为它“为韩国的出口、税收和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一种象征着国民保障、民族脸面和引领时尚潮流的国家形象,正是韩国国民心中最理想的国器。 正如韩国人对三星一直有着双重观点:“我讨厌财阀,但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去三星那样的大企业工作。”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47期,摘自2013年第6期《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