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给印度送上一份“大礼”:对华至少产生4个负面效果

时间:2017-12-01 09:25     来源: 海外探客     作者:  海外探客

新加坡这种隐形的选边站队危害更大,至少会造成如下几个负面效应:1、印度首次与马六甲海峡以东国家签订军事后勤协议,有助于印度牵制大国。2、帮助印度打开东盟的大门,扩大了印度海军在马六甲海峡东部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3、彼此都可以使用对方的军事基地,实际上已经结成“准军事同盟”。4、新加坡承认印度的“领导角色”,变相支持日本提出的“印太战略”。

趁着东北亚战争阴云越来越厚,貌似变乖巧的新加坡出招了。11月29日,在第2次新加坡—印度国防部长对话会上,新加坡防长黄永宏与印度防长西塔拉曼达成海军合作协议,内容主要包括安保合作、短暂使用对方设施、彼此提供后勤支持等。新加坡还希望两国在马六甲海峡和安达曼海域扩大合作。黄永宏表示“新加坡欢迎印度海军造访樟宜基地,支持更多印度战舰前往新加坡”。他还赞扬印度在印度洋的“领导角色”,鼓励更多印度战舰来到新加坡附近活动,并希望印度进一步保护从安达曼海到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还希望印度扩大与东盟的海上演习,并形成固定制度。为了表示对印方的信任,这个新加坡防长坐上有“飞行棺材”之称的印度国产LCA战机。这令印方受宠若惊。

新加坡给印度送上一份“大礼”:对华至少产生4个负面效果

同样感到欣喜若狂的还有印度媒体。印媒十分兴奋,充满了虚幻的胜利感,声称“印度将在马六甲以东大展身手”、“除了从霍尔木兹海峡到马六甲海峡之间的首要利益区,马六甲以东将成为印度的第二利益区”、“有助于印度在战略要地牵制对手”……

实事求是来说,这份协议对印度来说是一份“大礼”。莫迪正打瞌睡,黄永宏就送来枕头。印度刚刚在安达曼群岛举行三军联合演习,目的就是遏制对手在印度洋扩大活动。新加坡的表态无疑是支持印度独霸印度洋。“海外探客”认为,新加坡这种隐形的选边站队危害更大,至少会造成如下几个负面效应:

1、印度首次与马六甲海峡以东国家签订军事后勤协议,有助于印度牵制大国。

2、帮助印度打开东盟的大门,扩大了印度海军在马六甲海峡东部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

3、彼此都可以使用对方的军事基地,实际上已经结成“准军事同盟”。

4、新加坡承认印度的“领导角色”,变相支持日本提出的“印太战略”。

考虑到新加坡即将在2018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如今倚重印度势力,恐怕也是提前布局。新加坡空军和陆军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与印度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印军的设施进行训练,这种军事合作的层级和目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今这种公然的引狼入室,恐怕连新加坡自己都不会想到会产生什么恶劣影响。印度防长声称“希望建立制度化互动,推动印度与其他东盟国家合作及交换讯息”,已经暴露了印度的企图心,就是将战线和防御圈扩大到南中国海。从此之后,只要有需要,印度军舰就能进入新加坡海军基地进行后勤补给、停泊修整。这将令印度的“东向政策”获得一个可靠的支点,新加坡实际上成了印度“不沉的航母”,而印度只需向新加坡提供海军演练的空间和物流设备等。2016年中国80%的进口石油和11%的进口天然气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从2017年初开始,印度在马六甲海峡出入口部署军舰。考虑到这些因素,新加坡的选择就不能不被认为是包藏祸心。

可笑的是,黄永宏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反对美日印澳四方军事合作,表示“在军事和贸易上搞对峙无济于事”、“应建立大小国家都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的模式”,但是,水贼过河,甭学狗刨。现状已经证明,最积极鼓动“美日印澳军事同盟”的就是新加坡。与印度签署这份协议,并不能自身与大国形成平衡关系,反而会使地区局势更加不稳定。

新加坡给印度送上一份“大礼”:对华至少产生4个负面效果

事实上,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新加坡与印度的诉求并不一致。印度公开反对“带路倡议”,而新加坡方面已经表示支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个多月前访华,也表达了“欢迎大国崛起”的态度,如今变脸如此之快,恐怕也并非偶然。

在特朗普不久前的“亚洲之行”里,无论在APEC还是东盟峰会,李显龙没能与美国总统进行正式双边会谈。而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只有美国防长马蒂斯在6月赴新加坡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8月份首次访问东南亚时,也只是访问了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特朗普从未表扬过新加坡,美韩、美日都已经举行过“2+2对话”,但美新之间至今没有过类似探讨。11月12日,美日印澳4个国家首次举行局长级会议,也没有新加坡什么事。

特朗普的亚太战略里,大国是首先关照的对象。为了阿富汗问题,美方可以把印度升格为“天然盟友”。探客认为,新加坡可能感到很心酸的是,奥巴马时期赞赏新加坡是“东南亚之锚”,如今美方却改口声称“美印战略伙伴关系是该地区稳定的关键之锚”。

美国忽略了新加坡,这对新方来说不可接受,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新加坡才要竭力彰显其存在的重要性。特朗普对日本提出的“印太战略”不太感冒,而且以经贸替代其中的对抗因素,这令新加坡的影响力受到压制,为了能够恢复昔日的地位,新加坡必然要使本地区重新回到“经济合作,军事对抗”的老路上。

最先实践“印太战略”的居然是新加坡。这也并不意外,从地图上看,新加坡恰好位于日本、澳大利亚与印度这个大三角的中心,而且美军也在此设有军港,美新之间是事实上的准军事同盟,美军在新加坡已经部署P-8“海神”反潜机、岸防船等装备,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两国海陆空军队一直进行联合演习。

新加坡给印度送上一份“大礼”:对华至少产生4个负面效果

为了维持特殊的地位,李光耀提出了“毒虾”理论,实行威慑战略,实行“全民皆兵”,从国防上把新加坡打造成“能够发射剧毒的战虾”,保证在与鱼群共存时不会被大鱼吞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新加坡建立了一支精锐军队,25万预备役可以在6个小时之内完成动员。新加坡还非常重视打造“链式防卫”体系。不仅与美国打造准同盟,还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并竭力在东盟内部倡导集体安全合作。

限于狭小的国土,新加坡军方非常重视海外演训,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文莱、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军演。一方面可以解决场地问题,在相互切磋中提升实际战斗力。另一方面则通过加强军事合作来巩固关系,将某些威胁消弭于无形。

对新加坡而言,最直接的威胁首先来自于身边。一个人口不到600万的富裕的城邦国家,邻近的2个国家有3亿穆教徒,人均GDP连新加坡的20%都不到,搁谁都会觉得不安全。这是一种充满“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恐惧感。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新加坡将与马来西亚共建“马新高铁”,绝大部分路段都在马来西亚境内,尽管新加坡倾向于日本方案,但马方却倾向于把工程交给中企。一旦高铁由中企修建,必然会在马来半岛扩大影响力,这对新加坡而言是另一种威胁,自然要寻求平衡方案。

新加坡离美国太远,离中华太近。新加坡应该清楚,能够给别国造成一定危害,证明自己还有点价值。等到连一丁点危害的作用都起不到,新加坡就没有什么存在意义了。尽管有波折,但这一天正越来越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