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

来源:察网 2017/08/03 15:05:18 作者:戍天九思

导读: 在国际上,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旗号,才走了半年多,慢慢地发现:一个自私自利的“蛮横老大”走到哪里都不太受欢迎,外国的朋友少了,人心也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路也越走越窄了,不知道“美国优先”的星条旗还能扛多久、走多远?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我才是老大!”特朗普北约峰会一手推开这个国家的总理)

特朗普被《时代周刊》称为“美利坚分裂国总统”,上任后受困于白宫团队内耗、共和党内斗和民主党、精英集团掣肘等多重因素,政策难出白宫,百事不顺。最近,美国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9%低于去年的2.2%,特朗普最为看重的振兴美国经济新政遇挫;据《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调查,特朗普半年民意支持率为36%创70年来最低,彭博社调查为40%。在国际上,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旗号,才走了半年多,慢慢地发现:一个自私自利的“蛮横老大”走到哪里都不太受欢迎,外国的朋友少了,人心也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路也越走越窄了,不知道“美国优先”的星条旗还能扛多久、走多远?

从“亚太再平衡”到“美国优先”

美国传统外交有欧洲、中东、亚太三个重点,奥巴马的对外政策始终把亚太放在第一位,欧洲第二,中东第三。奥巴马2010年提出“重返亚太”后改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安全上,计划在2020年前将60%的海空军部署到亚太,针对中国的指向性很强;在经济上,搞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把中国排斥在外,搞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把俄罗斯排斥在外;在外交上,在中国周边搞“巧实力”外交,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尤其是海上矛盾大做文章、挑拨离间;在政治上,借互联网搞价值观输出,企图“扳倒中国”。概括起来,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就是“一手拉北约群斗俄,一手建亚太群遏中”。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公开表示,对奥巴马的政策基本上持全盘否定态度,世人皆称特朗普变数!由于白宫团队的难产和内耗,以伊万卡和库什纳为代表的“纽约帮”,以普里巴斯为首的建制派共和党人,以班农为中心的保守派势力,三派势力勾心斗角,白宫高官频繁变动,政策难出门,其外交政策成型较晚,但目前也初具端倪。

笔者戍天九思分析,在特朗普看来,要想重振美国就得多挣钱、少花钱,因而对美国传统外交三个重点摆位也不大一样。要想多挣钱,就要从亚太这个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渔利,因而亚太是摆在第一位的;而要少花钱必须在欧洲这个一直在撒钱的地方多想办法(美国承担了北约70%的军费),就得让北约国家多掏钱、多分担军费,当年组建北约是为对付前苏联,现在只对付俄罗斯,北约已逐渐过时,何况特朗普一直想改善对俄关系,欧洲只能排第三位;中东是大国的角力场,因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反恐、打造什叶派之弧而形势大变,美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面临挑战,必须重视中东,应摆在第二位。

由此看来,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可称之为“弱化北约、主导中东、渔利亚太”;从实现路径看,可能是“制乱求机、两头通吃、拉俄扰中、重振美国”;从白宫团队看,3名将军担任要职,特朗普政府被称为“美国军政府”,可能会更看重军事力量在政策中的作用。

军费分担、帮英脱欧——加速“北约过时”

特朗普当选后,法国驻美国大使热拉尔·阿罗第一时间在推特上写道:“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英国‘脱欧’和此次(美国)大选之后,一切皆有可能。世界正在我们眼前崩塌。”虽然阿罗很快删除了推文,但这段话依然被西方媒体广泛转引,由此引发了欧洲的五大担忧特朗普可能让北约名存实亡;可能让欧美自贸谈判寿终正寝;可能与俄罗斯握手言和;可能会对欧洲民粹运动推波助澜;可能与欧洲离心离德。随着特朗普主政白宫,欧洲的担忧也在不断加深。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特朗普上任半年来三访欧洲,分别是参加北约峰会和G20汉堡峰会、访问法国,但前两次都不太成功。在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敦促北约盟友提高国防开支。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在G20汉堡峰会上,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缺少必要的担当,让欧洲盟友对美国愈发感到失望,拍“全家福”时特朗普站在不起眼的位置,有被明显冷落的感觉。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上图是2017年4月在德国汉堡召开的G20峰会“全家福”,特朗普总统比较靠边)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上图是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全家福”,奥巴马总统比较居中)

在访问法国时,特朗普除了想增进双边关系之外,也有修复美国形象、维护跨大西洋盟友关系的考量,因而受到了法国的隆重接待——特朗普是阅兵式上法国邀请的唯一一位外国领导人,美军代表组成了阅兵式上的首个方阵,包括F-22在内的8架美国飞机也飞在法国战机编队的前面。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通电话时,曾要求英方做好“热烈欢迎”的准备,否则将不会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国媒体披露,背景是英国国内有超过180万人联名请愿,要求不要给予特朗普正式国事访问待遇

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特朗普的欧洲政策大致有三个特点:

一是“稳英”“重法”“轻德”的策略倾向明显。这与奥巴马任内重视英国和德国、相对轻视法国的政策大为不同,说明特朗普正在调整对英、法、德等欧洲大国政策。稳住英国,即继续强调美英“特殊关系”,推动美英自贸协定谈判,帮助英国在脱欧背景下打开国际局面;重视法国,即在英国脱欧和德国与美国保持距离的情况下,以和马克龙的“惺惺相惜”为纽带,以反恐和安全领域合作为突破口,将法国打造为美国对欧施加影响力的新抓手;轻视德国,即由于在全球治理、自由贸易等问题上分歧较大,美国在战略上不再把德国当作欧洲“首要盟友”,并重点在经贸领域“敲打”德国。

二是北约“安全纽带”作用正在弱化。尽管北约一直是绑定美欧关系的最强劲纽带,但特朗普在这个问题与是否支持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模糊战术”不同,尽管特朗普上任后多次表示北约并未“过时”,但其团队仍在用“美国优先”思维审视北约,反复强调北约盟友应多承担防务费用以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特朗普还要求北约应聚焦反恐,这与北约“集体防御”原则和欧洲东部盟国更关注东线防御的需求很矛盾,可能会削弱北约的凝聚力。这些,可能会加速美国与欧洲的离心离德,也给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

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三是想改善对俄关系但却在内斗中左右摇摆。奥巴马离任前引爆了“通俄门”事件,一次性驱逐了35名俄外交官,给特朗普留下了一大笔负政治遗产,从此“通俄门”几乎成了特朗普的“阿喀琉斯之踵”。从特朗普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因“通俄门”辞职,到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柯米被解职;从特朗普大儿子唐纳德·特朗普和女婿库什纳卷入“通俄门”,到美军空袭叙利亚空军基地和击落叙利亚军机,到特朗普叫停中情局实施了4年多的向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提供训练和武器的秘密项目;从到美国国会以干预美国大选和军事介入乌克兰危机为由对俄罗斯进行新的经济制裁,到最近普京失去等待耐心、宣布强硬反制裁措施(限期755名美国外交官离俄和查封美国部分在俄资产)。可以说,特朗普希望改善对俄关系的努力面临重重困难,甚至特朗普本人都有可能面临因“通俄门”而遭弹劾的危机,美俄关系面临每进一步就会被迫退两步的境地。(待续)

原标题:特朗普“美国优先”还能走多远?(上)

责编:许舒琦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