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共产主义

时间:2017-07-25 11:37     来源: 察网     作者:  李洪光

共产主义小城的发展,有赖于共产主义发展基金委员会的管理,如果管理成功,共产主义小城的生活比在社会社义市场生活好,加入者自然众多,如果管理不善,退出者增加,共产主义基金委员会面对压力,自必加强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便大派用场,这将有助于共产主义理论在实事求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人工智能与共产主义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型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人工智能的应用近况

笔者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报导与读者分享:

2013年中国人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至今已有成员单位300余家。

2015年,广东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开始投入建设我国首个无人工厂,有关负责人表示:无人工厂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人,但会大规模压缩人工数量,甚至可达到90%的水平。工厂建成后,工作人员人数预计由2000人下降至200人。

已经有一大批企业率先投入智能工厂的建设中,诸如西门子、博世、奥姆龙、施耐德、罗克韦尔等国际大型生产厂商,美的、富士康、格力、华为等国内大型生产厂商亦不甘后人。

2017年,申通快递公司与立镖机器人公司合作研发出快递分拣机器人,并已在天津、义乌、临沂三地启用。这类机器人带来三个好处:1. 实现24小时不间断分拣;2. 占地面积小、效率高、节省70%人力;3. 精准、高效,降低成本。

京东开始在人民大学用无人车送快递。

阿里巴巴开设了第一家无人超市。

百度宣告,开放无人驾驶平台,助力汽车制造商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

生产力与共产主发展的回顾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气机,生产力取得大幅增长的动力,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经过一轮高增长期后,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兴起,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68-1830)、欧文(1771-1858)相继出现,不仅丰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还带来了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虽以失败告终,但开启了共产主义的大传播,其后,马克思(1818-1883)为科学共产主义创立理论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为影响,是笔者认为最为经典的理论。

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叶的建立,经济再次繁荣,社会主义思潮略退,但好景不常,20世纪初,经济危机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爆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共产党人首次执政,未几,经济大萧条,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通过,稳住了资产阶级的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爆发,共产主义国家相继成立,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苏美冷战,各领风骚。

可见,新的生产力要素出现,生产力大发展初期,经济繁荣,资本主义基根得到巩固,但经过一轮高增长,由于资本主义剥削的死结导致消费力不足,经济停滞不前,社会主义思潮回归,共产主义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但仍未能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生产力仍未到达可以支撑共产主义社会顺利运行的水平。

20世纪七十年代,互联网诞生、集成电路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机的生产成本,办公室自动化兴起,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资本主义国家掌握了这个发展契机,令生产力大幅增长,社会主义阵营由于体制僵化,未能充分发挥这个生产力要素,最终,苏联解体、东欧变天,社会主义阵营纷纷倒台。我国及时改弦易辙,提出社会主义初步阶段理论,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及时调整了生产关系,令生产力大幅增长,至今国内生产总值已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人工智能是生产力发展最新的要素,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人工智能的参与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国际媒体的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风险。人工智能将带来许多帮助,将可以减轻人类的工作负担,让他们可以更多地旅行。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发展,未来三十年人类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小时,每周只工作四天。未来会有更多工作被抢走,一些能顺应潮流的人将变得愈发富有和成功,而那些被时代甩在身后的人则会越来越痛苦。他也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富人和穷人,即老板和员工,将逐渐被数据和自动化所定义,除非政府愿意去做一些“艰难的选择”。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现行的生产关系是否能适应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需要作出具预见性的调整?应该如何调整?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是否能借人工智能踏上新的台阶?我国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以及目前的技术加强社会主义的建设?这都是值得我们在未来加强研究的方向。

个人观点

许多对共产主义有深厚理论根基的老师都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表示忧虑。但我国政权掌握在共产党手上,要改变方向还是比资本主义国家容易,但改变方向的时机是难以掌握的。

根据过去的改革经验,邓小平同志提倡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这策略是成功的。我国部份资本家已跻身国际富豪榜的前列位置,一部份人先富起来,基本已实现,但先富带后富这部份,情况还不是令人很满意,笔者认为这部份应由党来参与协调,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富足的社会,不少富豪也是党员,党可以请求党员集资成立共产主义发展基金,重建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理论将重新得到充分的养料,开花结果可期。

根据马克思理论,国家最终是会消亡的,但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活动还是需要组织协调的,所以笔者认为共产主义发展基金应在党下设立,共产党虽然说现在是一个政党,但它和一般政党不一样,在国家消亡后,它就应由一个政党转变成一个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

共产主义发展基金可先开设限额十万人口的共产主义小城,先让党员自由加入,退役军人、运动员优先,余额开放给非党员,失业人员、有犯罪纪录人员优先。党内增设共产主义基金发展委员会,由党员根据出资额委任代表及由党部委任代表共同组成。

共产主义小城内,实行共产主义制度,生产活动由组织根据个人意愿及生产需要安排,消费按需分配,紧缺物品按工分多少顺序供应,不设货币,禁止交换活动,共产主义小城参加者有权自由退出。

共产主义小城的生产目标是本身所消耗的物品,小部份通过外部交换来满足,由共产主义基金委员会统筹。共产主义小城是开放的,提供旅游服务,每天限量接待一定数量的游客,进城交纳一定费用后,游客就可以在城内感受共产主义社会的氛蕴,体验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

共产主义小城的发展,有赖于共产主义发展基金委员会的管理,如果管理成功,共产主义小城的生活比在社会社义市场生活好,加入者自然众多,如果管理不善,退出者增加,共产主义基金委员会面对压力,自必加强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便大派用场,这将有助于共产主义理论在实事求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应用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

共产主义小城成功运转起来后,可增加人口限额,并开设虚拟小区,接受小城外的成员加入,并可和社会保障系统嫁接,领取保障系统的人仕,如申请入城,其领取的社会保障支付会转至共产主义发展基金。

笔者认为,这个安排可以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令共产主义社会逐步成长起来,避免了许多盲目的判断,避开了历史的错误,以上是笔者的愚见,不知各位先进有何意见。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7/37384.html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