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之声 2016/12/27 11:50:48 作者:付慧敏
导读: 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正在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崛起,打破了原先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这个事实让西方一些人士在心理上一时无法接受,他们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错误地感觉到威胁,于是对中国的发展和建设横加指责。
近日,“1000万中国人在印尼打黑工”的谣言在印尼网络上广泛传播,23日,印尼总统佐科辟谣表示,1000万这个数字是印尼政府计划吸引中国游客访问印尼的人数,目前在印尼工作的中国劳工人数只有2.1万人。
在“1000万中国劳工”谣言之前,印尼网络上还曾传出“生化武器”事件。11月,印尼移民部门逮捕了4名涉嫌在印尼非法种植辣椒的中国劳工。印尼农业当局对这些从中国进口的辣椒种子研究后,发现该辣椒品种带有印尼本地没有的细菌,可能危害到印尼当地的辣椒、土豆和大蒜。
由此,印尼网络居然流传称“中国发动辣椒生化袭击,以摧毁印尼经济”。
中国驻印尼大使谢峰随后发表声明反对炒作
不得不说,印尼小伙伴的脑洞不是一般的大啊。
其实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关于中国政治、社会、历史的“无稽之谈”不胜枚举,“中国没有人权”、“任何人敢说政府坏话就会被捕”、“中国人什么都吃”… 它们或是地理距离造成的“认知代沟”,或是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或是外媒的刻意抹黑。
一起来看下这些让人“苦笑不得”的国际谣言是如何发酵的。
那些针对中国的超级谣言
1“中国女性被禁止与外国人结婚”
今年6月12日,《巴西日报》在其网站刊载了名为《中国女性公民被禁止与外国人结婚》的新闻,该文称“中国人民最高法院上周三(6月8日),批准通过了一项最新法案禁止中国女性公民与外国人结婚,该法案将于2018年初生效。
《巴西日报》网站截图
西班牙媒体《SPUTNIKMUNDO》也进行了报道,文章还提到一小部分激进分子聚集在法院前对这一争议性的决定表示抗议,因为这一决定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男性却可以拥有跨种族婚姻。
很多外国网友都默认了这一报道的真实性,一位来自米纳斯州的网民说“真令人难过”。《巴西日报》市场营销部门的负责人黛博拉称文章转载自俄罗斯卫星网,他们只负责转载。
2“中国向非洲销售人肉罐头”
今年5月17日,赞比亚一家当地小报KACHEPA头版竟然出现一篇题为“中国用人肉来毒害非洲人民”的文章,造谣诬蔑中国企业“用人肉制成罐头牛肉”销往赞比亚、南非、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
小报同时还刊登了一些“工厂处理人肉”的颇为恐怖的照片,然而人们很快就被发现,这些“照片”其实是电子游戏《生化危机》的宣传图片。
这样荒谬的谣言竟获得1.25万多次点击,对于此次无中生有的辱华报道,中方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中国使馆向赞比亚有关部门提出了严正交涉,要求坚决彻查涉事报纸及其消息来源。
3“中国假药肆虐非洲”
2013年1月,英国《卫报》称,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这两个全球疟疾病人最多的国家,抗疟疾药中有1/3是中国的假药或是低于标准的药。在这两国,几乎每个人或他们的家人都有过服用假药的经历。当地人认为,这些假药就像质量低劣的手机和衣服一样,全都来自中国。
但是,据调查,抗疟药在非洲全由世界卫生组织统一进行国际采购,并向各国提供。药品必须获得进口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双重认证,出现假药和劣质药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指责以中国为主制造的假药大量涌入非洲地区的说法毫无根据;中国对于出口药品的管理采取了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做法。
4“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
2013年,一则名为《联合国公布全球国民素质道德水平排名》的消息备受关注,中国在这份名单中仅列第167位,排名倒数第二。
然而,联合国媒体事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称,“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份名单”。
抹黑、歪曲中国的谣言为何流行?
不了解中国
许多谣言出于无知,一些非洲、拉美的学校课程向来很少包含东亚历史、文学、地理等,这些国家经常播放西方国家的各类电影,偶尔有一两部关于中国的影片基本也是讲述中国旧时代生活,或者是以西方视角讲述中国,这就很容易固化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印象。
有驻外媒体表示,在巴西经常被问到的话题就是:“你们中国人是不是特别喜欢吃蛇和狗肉?”“中国人是不是都会功夫?你们是不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他们说这些印象来源于巴西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很多留学生来到中国后才发现,此前知道的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事情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害怕中国崛起
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正在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崛起,打破了原先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这个事实让西方一些人士在心理上一时无法接受,他们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错误地感觉到威胁,于是对中国的发展和建设横加指责。
在国外媒体上流传的“中国谣言”,其中不少是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由于价值观和制度差异以及根深蒂固的偏见,一些光怪陆离的网络信息经常会被外国的一些媒体断章取义、加以渲染。谣言战
很多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试图伪造事实故意抹黑中国,从而混淆视听、形成国际舆论、达到他们的某些目的,这被称为谣言战。它是指有组织地造谣,以对手的社会作为打击对象,最终摧毁其社会生产力和软实力的新战争形式。
在信息时代的科技条件下,在国家之间处于亚对抗、亚冲突的国际政治背景下,谣言战逐渐超越热战武器成为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效率最高的军事打击形式。在互联网时代,谣言战的杀伤力则更大。
英国《卫报》曾报道:美军中央司令部已砸下276万美元重金,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Ntrepid公司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一款“在线虚拟马甲”软件。一个美军士兵使用这款软件,可以轻易“扮演”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人,在网络上聊天、发帖制造美化美国、抨击他国的言论,而不被“对手”察觉。
中国在舆论战中主动出击
中国的崛起聚焦了世界的目光,上至政治军事,下至社会民生,中国的一举一动无不成为外媒“烹调”的材料。尤其是在国际争端的新闻里,经常充斥着中国军队“越过中印边界”,美国抓了“中国间谍”,中国军舰雷达“瞄准日本军舰”,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本飞机等充满想象力的文字。
面对这些“国际谣”,中国逐渐改变以往“低调处理”的态度,主动出击、敢于发声、正面宣示,不再让外媒主导舆论战。
例如,几天前中国军方在与外国舰机的各种斗智斗勇中,主动多次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公布相关消息、视频、图片。这种连续采取的主动措施,其中别有深意。事实胜于雄辩,面对国外一些势力利用军事话题在舆论上对中国进行围堵时,适当地“主动公布”一些事实真相,就可以轻易地破解之。
在国际舞台上,外交部霸气回应、驻外使馆严正交涉、中央媒体及时“发声”,中国正从行动、外交、舆论上多重出击,澄清事实、还原真相,避免了因信息流通不畅而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在逐渐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报告显示,相比2014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提升了0.3分。其中,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比发达国家明显更为积极。
用实力说话,用事实自证,那些可笑、可恶的“谣言”终将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