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美国总统陷入经济丑闻?

来源:政知圈 2016/06/19 10:29:25

导读: 各国为了遏制政治献金,曾经尝试过许多做法,但效果并不好,领导人陷入政治献金丑闻的事不绝于耳。美国之所以能避免这种现象,是因为首先捐款是公开的,也有金额限制,谁捐钱给谁必须公示,收到的钱只能用于竞选,具体把钱花到什么地方也必须公示。

放眼全世界,近些年来身陷各类丑闻、被定罪甚至身陷囹圄的现任和前任国家领导人和政要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不少是贪污受贿、诈骗、政治献金等经济丑闻。

1466303256892

 

资料图:贝卢斯科尼 (新华社/路透/图)

贝卢斯科尼1994年以来3次担任意大利总理,其间卷入30多宗刑事案件,其中就包括逃税、税务诈骗等经济犯罪;1988 年日本政坛爆发利库路特贿赂案,时任首相竹下登被迫公开承认从中得到政治献金1.5 亿日元而辞职;2009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的两名前秘书因涉嫌政治献金而被起诉;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和前总理德维尔潘深陷拉法叶级护卫舰巨额回扣案,另一位前总统萨科齐则被政治献金丑闻困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德国前总理科尔同样都陷入了政治献金丑闻之中。

至于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的贪污受贿丑闻,那更是屡见不鲜。

与之相比较,美国的总统和副总统就干净许多,尽管他们的言行并非尽善尽美,尼克松的窃听丑闻和克林顿的性丑闻举世皆知,但迄今为止,确实鲜有美国总统陷入到经济丑闻之中去。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

领导人陷入经济丑闻,无非是政治献金和贪污受贿两种。民主政治的运作离不开金钱,而对电视等宣传媒介的大量运用更是使得选举费用飙升。1952年美国总统竞选花了1100万美元,1972年升至约1亿美元,而2012年总统选举的总费用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亿美元,相当于吉尔吉斯斯坦、摩纳哥等国家的GDP。

而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民主化的扩展,政治献金问题越来越突出,范围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各国为了遏制政治献金,曾经尝试过许多做法,但效果并不好,领导人陷入政治献金丑闻的事不绝于耳。美国之所以能避免这种现象,是因为首先捐款是公开的,也有金额限制,谁捐钱给谁必须公示,收到的钱只能用于竞选,具体把钱花到什么地方也必须公示。

至于富豪出钱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为某人摇旗呐喊的事,确实很难杜绝,这类“软钱”的泛滥委实让人头疼。但问题是,美国总统没有审批预算和采购的权力,这个权力属于国会。富豪在竞选阶段为某位总统候选人出钱出力,胜选后除了混个大使之类的虚衔,很难得到直接的经济回报,这就使得和总统进行权钱交易变得不可能。总统能避免贪污受贿也是一个道理:总统没有财权,要从国家那里拿到钱,找国会比找总统管用。

1466303270602

 

资料图:鸠山由纪夫 (新华社/共同社/图)

严格的财产申报也使得总统的财务状况很透明。目前世界上120多个实行官员财产申报的国家,但由于执行得并不彻底,大多数最终是走了过场。在俄罗斯,财产申报的核查主要看申报的财产和既有的财产是否吻合,以及是否照章纳税,对财产的来源不进行追究。

虽然任何人都可以登录俄政府官方网站查看政府部长以上官员的年收入情况,但大家对他们为什么这么富和具体的收入来源都并不了解,所以基本上是雾里看花。早在2009年的申报中,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的妻子就以年收入3.65亿卢布高居榜首,俄媒体对于这位三个孩子的母亲如何做到每天赚100万卢布大惑不解。

日本包括首相在内的国会议员的财产申报不仅无需提交证明材料、而且即便是有漏记、瞒报、未提交的情况,也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另外,需要公开的仅是议员本人的收入及财产,并不包括其家属的相关情况,而且议员的活期存款、以及只可以用支票支取的无利息存款等也在申报范围之外。另外,任何人要想知道议员的财产状况,除了亲自去日本国会参众两院查阅外没有别的方式,而且也不允许复印。

因此,行之有效的申报制度,不仅应着眼于规范官员本人的收入,更应该要求其披露相关的利益冲突、兼职、获取利益等情况。美国法律要求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必须申报任何超过一定金额的红利、租金、利息、资本利得、债务、礼品以及它们的来源、种类和数量或价值,涵盖所有可能的利益相关行为。1989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众议院议长辞职的情况。来自民主党的议长詹姆斯·赖特就栽在了利益冲突上:一般作者的版税大概是10%左右,而赖特的每本书都至少获得了55%的版税。而且书的销售情况也极不正常,常有一些特殊利益集团进行超大额购买,相当于以稿费的名义向赖特的口袋里塞钱。

除此之外,报忧不报喜的媒体、专门找茬的对手、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资讯无比发达的3亿美国人,都是对美国总统陷入金钱丑闻的有力制约。

原标题:为什么没有美国总统陷入经济丑闻?

责编:谭莹莹(如需版权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