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马克思思想的捍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勇 时间:2016-05-06

u=943520970,2668272674&fm=21&gp=0.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恩 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作人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基本理论观点都是他与马克思共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例如《共产党宣 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重要原理有恩格斯刻苦研究创作的成果,其中包括著名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马克思不朽之作《资本论》的整理和出版工 作,都浸透着恩格斯的艰苦劳动和巨大贡献。1883年,马克思辞世,1895年恩格斯辞世。在没有马克思的12年里,恩格斯高举马克思的旗帜,积极面对西 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社会变化,有效领导了欧洲工人的革命斗争运动,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维护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逝世后的12年中,恩格斯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宝库,提炼升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基本原理,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纯洁性罄尽人生最后的精力。

恩 格斯晚年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始终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恩格斯对马克思当年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些战略和策略做出了重大修正 和调整,对《共产党宣言》的一些结论也做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恩格斯晚年对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和指导采取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并没有固守马克思 在世时的一些现成的和既定的结论。例如在德国废止了反社会党人的法律以后,他曾经鼓励和支持德国社会民主党参与德国的议会选举。德国社会民主党因此而扩大 了自己的影响,巩固了社会基础,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

推动“马克思主义”概念最终确立

马 克思逝世以后,包括德国在内的第二国际理论家群体纷纷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提法。我们从史料中并没有看到恩格斯对此提出过疑义。特别是到了1886年,恩 格斯在他给倍倍尔的一封信中也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他写到:“可以断言,激进主义即褪了色的老牌法国社会主义在议院中的胜利,将意味着马克思 主义首先在巴黎市参议会中的胜利。”据有关学者考证,这是恩格斯第一次从正面和肯定的意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恩格斯经过审 慎思考和反复权衡才最终决定的。

正是由于肯定和确立了关于“主义”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才有了统一、简明和鲜明的称谓。也正是在 这个统一称谓之下,马克思主义才逐渐演变成为了国际工人运动战斗的旗帜,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在马克思主义的称谓之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逐渐被系统化、规范化、原理化、大众化、通俗化,为马克思主义能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传播发展构建了理性的前提和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有了可靠的理 论形态。事实上,这正是马克思一生理论研究活动的一个最大愿望。

如果仅仅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理论文本,那就只能供少数专家学者研究解 读,而“主义”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则是召唤、凝聚和指引千百万人民群众从事“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从事理论活动早期所创作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他们就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 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还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 家的需要的程度。……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他还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 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是马克思在早年给自己的理论创作所确立的伟大理想和目标, 也是他构造的能够被社会底层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思想理论,更是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的精神武器。

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所面对 的大量艰难深奥的理论课题,是很难以通俗教科书的形式来完成写作并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的。“掌握群众”和“被群众掌握”,只能是留给后人的使命和责任。马 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继承者们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系统化、规范化、抽象化,使它从文本形态演变成为一面旗帜,才能在它原来庞大复杂 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简单质朴、通俗易懂、能够被一般文化程度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的教科书体系。而这一切工作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这个鲜明 的概念。提出“主义”,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确立“主义”,就是确立一个“纲领”,形成“主义”,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改造成为可以交给普通群众 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论的传播发展才有了立足的平台。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所作出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不遗余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在 马克思逝世后的时间里,恩格斯一方面坚持和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革命的批判精神和改变世界的理想,为马克思主义后来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 础,同时也没有僵化和凝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另一方面,恩格斯善于从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和勇敢地修正马克思在世时的既定结论,对国际工人运 动的战略策略手段目标及时做出调整,提出新的战略策略主张,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正统马克思主义和非正统马克思主义分歧争论的长期过程中,恩格斯为 分歧和争论的双方都树立了历史的典范。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与其说是在维护、坚持和捍卫的声音中发展的,不如说是在怀疑和质疑的声音中发展,或者说是 在这两种不同声音的交织中发展创新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证明的真理,就不惧怕任何怀疑和质疑,就允许并自觉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怀疑和质 疑。怀疑不等于是绝对否定,否定错误和过时的结论也不等于是彻底抛弃和背离马克思主义革命原则。反之,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不等同一味固守所有 的文本格式化的结论,更不等于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僵化。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理论,是各个国家民族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就必须在社会历 史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充实丰富自己的理论智慧内涵。

站在历史真理的高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活力并不在于固守某种文本格式化结论为正统,而是在实践中总结概括新理论,在创新过程中回答新问题,并指导新的实践。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不断地前进和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10770.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