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2016/02/10 09:34:31 作者:中业君
导读: “春运”一向是许多外媒观察中国春节的一个窗口,惊叹于“地球上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人口大迁移”每到春节过年的时候都会上演。但如今,迅猛发展的中国高铁改变了“春运的格局”, “一票难求”、“出行难”局面终于变了,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
“春运”一向是许多外媒观察中国春节的一个窗口,惊叹于“地球上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人口大迁移”每到春节过年的时候都会上演。中国官方预计,今年春运中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1亿人次,比去年多了1亿人次,他们将在40天内于中国大地上南来北往。
但如今,迅猛发展的中国高铁改变了“春运的格局”, “一票难求”、“出行难”局面终于变了,满满的幸福感扑面而来。难怪香港《亚洲周刊》感慨道,“春运是一部漫长的史诗,不断折射出中国的最新变化。”
“绿皮车”退,高铁上
曾经,想想“春运”这个词就感觉后背发凉:黑压压的人流挤在火车站大厅,“大包小包,手提肩扛”,随身还携带着方便面、瓶装水等,以保证在艰难的回家路上有东西可吃。这哪里是上火车,简直是逃难。一坐上火车,也是过道里行李架上横七竖八,旅客或站或坐或躺,行李堆积如山。要去一趟厕所,简直是困难重重;好容易挤到厕所,厕所地板上还坐着人。
晃晃悠悠的绿皮车,是几代中国人漫漫春运途中的最深刻印象。车慢,逢站必停,所以到家怎么也要十几个小时或者二十几个小时。无事可干的人们,有的东倒西歪地睡大觉,睡不着的只好聊天侃大山、打牌斗地主,还有的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翻看着。
如今,“春运”依然在,晃晃悠悠的绿皮车改成了呼啸前行的高铁。这场“人口大迁徙”正随着高铁的普及而改变,一趟趟高铁列车飞驰而来,让春运人挤人的“火药味”淡了不少。坐上舒适平稳的高铁,人们的心彻底放松下来,悠闲地看看电脑、玩玩IPAD、打开手机玩游戏,比比皆是。
高铁以经常化、大众化、舒适快捷化的特点,带来了中国人出行“革命式的转变”。大家越来越多听到这样的话:“我家通了高铁,车票好买多了,当到就能到,坐着好舒服。”这不,在进入春运的关键时刻,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出行的需求,铁路部门还及时加开“夜行高铁”。
中国高铁有多牛
中国铁路总公司去年底披露,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里程超过12万公里,高铁运营线路达到1.9万公里,高铁以1/6的里程,承担了约一半的运量。据统计,2015年春运,全国共发送旅客28.09亿人次,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95亿人次,同比增长10.4%。其中,高铁累计发送旅客1.22亿人次,占到总客流量的41.4%,同比增长40.6%。相比过去没有高铁的时代,我国铁路的运力提高近1亿人次。此外,网上售票占比超过60%,“过去那种彻夜排队、火车拥挤不堪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过去数年间,中国高铁网不断延伸。不仅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高铁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边远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与此同时,还建成了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地形的高铁:既有经过零下40度高寒地带的哈大高铁(中国高铁在这样冷的地方经受住了考验,赞!)也有穿越台风频发环境的海南环岛高铁;既有经过“大风区”和戈壁沙漠的兰新高铁,也有隧道长度超过总长度一半、有“超级高速地铁”之称的贵广高铁。
高铁以方便、快捷、舒适征服了多少人的心?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统计,2014年,有8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其中连接中国最繁华城市的京沪高铁,一条线就占到1亿人次以上。中业君经常坐京沪高铁回老家。2011年6月,京沪高铁建成投产,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全长1318公里。原来坐绿皮车回家,感觉遥远的北方与温暖的南方距离如此遥远,如今高铁把各地都紧密联结在一起,相当于连起了“你我他”。 有专家分析,高铁覆盖面迅速扩大,呈现大众化、经常化、生活化的特点,中国已经进入“高铁社会”的雏形。有网友称:“现在出行方便多了,这是国家发展起来对老百姓最大的红利。试想如果没有国家意志,没有国企为支撑,能把高铁做大做强吗?”还有网友感叹,“时下,高铁的方便与快捷已经被大众所接受,高铁的发展为春运减缓了压力,带来了方便,希望高铁事业可以更稳步地发展下去”。
高铁,拉近的不仅仅是距离,而是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给老百姓带来满满的幸福之感。
“人在囧途”,多国都存在
中国“春运”曾让外媒感慨万千。其实,“春运”不止中国有,国外也有。且不说邻国韩国的农历春节回乡潮,东南亚的“开斋节”扒车盛况,就连西方国家的圣诞元旦客流高峰也相当拥堵。
农历春节作为韩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约有2000万韩国人选择在此期间从韩国各大城市回家乡过年。与中国一样,韩国人讲究除夕之前必须回家探亲。每年除夕之前,就会出现一幅数千万大军流动的回乡场面,因此也被称为春节“民族大移动”。短时间内面对庞大的返乡大军,韩国交通部门压力巨大,火车票、飞机票一票难求。韩国有车一族虽然免去了排队买票之苦,但也饱受堵车的烦恼。春节前全国主要公路都上演“大塞车”,为此很多韩国人笑称“春节期间,韩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停车场”。
在日本,每年公历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游子大规模返乡探亲的时节。日本绝大多数人会首先选择火车,客流量猛增。在客运高峰期,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单向发送几乎达到每小时11列,正是因为发送次数多,车次密,所以每辆车停靠的站点并不多,从而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
美国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段时期是家庭团聚的大日子,与中国春节类似,这段时间同样是美国交通最繁忙的一段时期。据统计,大约有1亿美国人在此期间旅行,80%的人会选自驾车出行,而且其中半数以上出行距离都超过200公里,使得美国的道路变得非常拥堵不堪。
印度,一个被网友们称作善于“开挂”的国家。一提到印度的火车,很多人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车里车外、车前车后全被乘客挤满的印度列车。印度城乡差别大,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到了重大节日“排灯节”(“排灯节”是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相当于新年),火车交通线拥挤不堪。每年到这个时候,火车上严重超载,车内车顶都会挤满急切要回家的人。
“人在囧途”,世界各地都有,中国网友调侃道,“看看印度、孟加拉国的牛人如何开挂搭乘交通工具,看后是不是感到中国的交通运输能力在全世界也是棒棒哒……看见人家回家那囧样,是不是顿时发现自己很幸福。”还有网友表示,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前在欧美大片中才能看到的城际列车,现在已经奔驰在中华大地各处,并逐渐连接起各大中小城市。中国人的生活变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敢想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