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财务稳定再受质疑。外国媒体表示,外资所掌握的庞大令吉债券,以及大马银行背负的美元债务,足以耗尽大马的外汇储备。
《路透社》指出,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18年之后,马来西亚再度面对庞大的银行短期海外借贷,以及外汇储备干枯的问题。
雪上加霜的是,挥之不去的政治丑闻,加上美国即将升息的印象,马来西亚似乎正朝向一次货币风暴前进。
令吉已严重下挫,金融市场十分担心马来西亚的外部财务状况,而富裕的大马人也渐渐把资金外移。
新加坡资产分析师帕特里克姚(Patrick Yau,音译)表示,“一旦这些忧虑碰上催化剂,危机就会到来…关键问题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阻止这场危机。上一次的危机里,整个体系太过依赖外资。”
《路透社》指出,单马来西亚各银行的外币债务就占据了马来西亚980亿美元海外借贷的近半。
海外投资者手上的马来西亚国行和政府债务总额达470亿美元,而大马短期外债总额达790亿美元,是2009年的两倍。
吉隆坡的银行家向《路透社》表示,他们从1997年金融危机汲取了教训,因此他们在拿起外币债务的同时,多数会通过相应的外币借出来降低汇率风险。
马来西亚第二大银行联昌国际银行主席纳兹里表示,“我认为,风险在于货币挥发。”
“其风险在于一旦美元借款人因汇率下挫受打击,而货币宣告贬值。就次级基础而言,此时银行就会受影响。”
大马存在两种风险
无论如何,部分分析员依然认为,大马沉重的海外借贷依然存在两种的风险。
首先,岸外银行或甚至散户投资客可能在毫无预警下撤资,尤其他们存放在大马各家银行的总数300亿美元。
其次,若借贷外币的企业无法偿还,则这些资产将沦为坏账。
分析员认为,上述两种情况都会触发原本在今年内已下挫19%的令吉,进一步剧烈下滑。
在最糟糕情况下,马来西亚的940亿美元外汇储备将不足以弥补这种的资金外流。
分析员指出,大马目前仍有盈余,因此国际收支尚不会出现问题,但在国际原油价格重挫之际,这种盈余已大幅萎缩。
根据预测,大马2016年盈余只剩260亿美元,是1998年之后的谷底。
众课题连锁反应?
新加坡惠誉董事许依玲(Elaine Koh,音译)表示,马来西亚目前面对众多课题,个别不成问题,值得担心的是他们会如何相互影响。
首相纳吉目前也面对着一马公司案,以及26亿门政治捐款风波,导致坊间怀疑他是否能够继续掌政。
许依玲认为,马来西亚银行体系已到临界点,但目前难以预测情况会否恶化。
基于政策不稳、市场萎缩以及国行的介入,导致银行马币存款率下跌。
《路透社》表示,企业和个人正把资金撤离,大马银行的外汇存款在今年第3季上扬30亿令吉,而全年则达到57亿美元。
信评机构穆迪资深分析员西门陈(Simon Chen,音译)表示,“资金经理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已开始从马来西亚撤资。”
无论如何,他指出,散户存款仍稳定增长,而大马银行体系没有资金不足的迹象。
“若存款继续外流,以致我们发现散户存款成长放缓,甚至萎缩,则这个时候,银行体系的额外流动就会下降,资金也就会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