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大馬計劃與發展策略

首 頁 • 東方名家•孫和聲

從發展策略的角度來看,第十大馬五年計劃(十五計劃)表明,要創造民間部門主導的經濟;支援創新驅動的經濟;合理化政府角色;發展中小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競爭;建立世界級的基礎設施,以及聚焦於關鍵的增長髮動機。

應該說,這些策略意圖是與當代主流經濟思潮合拍的,而其核心概念則在於,政府扮演促成者(Facilitator)而非主導者的角色,也就是創造適宜的條件,以便民間部門能發揮其長;伸言之,政府不再與民爭利,而為民創造有利條件。

從國家競爭力的角度來看,競爭力表現在兩個層次,一為國家整體的條件,如基礎設施、人才的充實、法制或法治的到位,政治清明等;另一則為產業與企業的層次,也就是一國有哪些產業與企業在國際上富有競爭力。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與國際管理發展機構(IMD)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主要焦點於國家的層次,而非產業與企業的層次,如印度的排名向來不高,可印度有些產業與企業 在國際上卻富有競爭力,如軟體設計業的Infosys或製藥業的Ranbaxy,才是真正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的主角。

因此,在統計國家競爭力時,不宜只注意宏觀方面的條件,也宜注意產業競爭力,及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十五計劃中則圈定了11個領域為關鍵產業,即石油與天 然氣;棕油與相關產品;金融服務;批發與零售;旅遊;信息與通信技術、教育;電子、電器、電機;商業服務;民間保健及農業。在這11個領域中,除了國家石 油公司(Petronas)外,沒有其他領域的企業擠入世界500強行列。易言之,在產業與企業的層次,大馬有待努力之外尚多。

要如何才能培養富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與企業?按專長為企業與國家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的學者波特(M.Porter)的說法,從國家的層次言,發展的階梯可分為四個階段,由低入高的層次為:

資源詛咒導致內卷化

一,生產要素階段(Factor-driven),所謂生產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指的是土地(廠房、辦公室、店面等)、勞動力與資本。大體上言,欠發達國家勞動力較豐沛,土地也較廉價,若也享有豐富的天然資 源,就更有助於經濟增長。只是,有些國家也會發生資源詛咒(Resources Curse)的現象,即因滿足於天然資源而不思努力上進。就大馬言,在一定程度上言,也因享有較豐沛的石油與天然氣,而安於現狀,以至於掉入中等收入國陷 阱,甚至出現了原地踏步的內卷化(Involution)現象。(即沒有質的突破)。

二,投資驅動階段(Investment-Driven)。進入這階段後,國家的競爭優勢,從生產初級產品進入到政府與企業大搞投資,興建基礎設施、廠房 與生產設備、進口機械等。有些富有超越西方先進國的國家,如日本與韓國,甚至不吝花巨資購買專利與技術,及發展更高級的生產要素,如各行各業的專門人才, 以便為更高層次的產業升級打好專業化分工基礎。

就大馬言,在這階段主要專注於物質的硬體建設,而相對地忽略了軟體(如人才)的建設。雖然,自1990年代,政府便揚言要把大馬建設為充份發達的國家,惜 言行不一致,多年來均是重硬體輕軟體,以致抑制了產業升級。十五計劃雖也重複要重視軟體建設,包括設立人才機構(Talent Corporation),擬定國家人才大藍圖(National Talent Blueprint),設立5億令吉的創新基金(Innovation Fund),1億5千萬的企業增長基金(Business Growth Fund)等,成果則尚有待觀察。畢竟,這些豪言壯語已是老調了,更何況還有百分比魔咒的制約。

三,創新驅動(Innovation-Driven),一國若能成功跨越投資驅動階段,就可能進入可持續的創新階段(Sustainable Innovation)。基本上言,有能力進入這一階段的國家,多會出現一些必備的互補互促的條件,如產業群集(Cluster)的形成,相關和支持產業 的發達與完善化,市場需求高標準化和生產要素高級化等。此外,也涉及了規模(Scale)經濟與範圍(Scope)經濟的作用。

這是因為,沒有一個產業或企業是自足的,而是需要與其他相關產業與企業互補互促,才能彼此相互帶動,更上一層樓邁進。如德國的印刷機的發達,與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的發達相關;日本錄放映機發達,也與光學儀器、照相機、複印機的發達相關連,產業群集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有道是繁榮來自有效競爭,有競爭才有進步。某一國的某一產業與企業能雄飛海外,首先是國內存在著多元競爭與要求高的國內客戶,如德國與日本的汽車工業與市 場;然後,才再這基礎上進軍國際。若果一產業或企業長期受到保護,以犧牲國人的長期利益來維持存活,這個產業或企業,也將是無法雄飛海外的。

唯才是用激發創新

四,財富驅動(Wealth-driven),也就是安於現狀,吃老本的二世祖階段,如曾經稱霸世界的英國。這是個競爭活動衰退、國人失去拼博精神、經營 策略從積極轉向消極、企業投資意願低落、保護主義盛行、勞資糾紛頻發、股票與不動產投資或投機活躍、資金從農業與製造業轉向金融與以錢生錢活動活躍的階 段。

可以說,21世紀初期的美國也染上了這個「英國病」,以至脫工業化趨勢加速,金融產業在產業比重中急速上升,而使美國對外貿易長期出現巨額赤字的主因之一。

反觀德國,雖也長期出現貿易盈餘,積累了大量外匯,可卻未發生美國或日本式的泡沫經濟。就此而論,從創新進入安逸,也不是必然的趨勢,大馬則似乎是尚未進入創新就已自鳴得意,高呼Malaysia Boleh!

創新,是財經界流行的用語。早在1912年,奧地利的知名經濟學家熊彼得丁(Schumpeter)便在其《經濟發展理論》一書裡提出創新理論,認為創業 家(Entrepreneur)與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創業家的功能則在於創造新組合(組合就是創新),如引進新產品或產品的品質改善;使用新 的生產方式;開闢新的市場;獲得原物料或半製成品的新供應商,及實行新的組織方式等。可見,創新的範圍頗廣,而不局限於產品、服務或技術創新。易言之,創 新是無限的。

十五計劃裡,也很重視創新為增長的主動力;只是,要使創新成為可能,就涉及了多種條件,如有效與有紀律的多元競爭,人盡其才與唯才是用的實績制(Meritocracy)、勇者致富的拼博精神等。

来源:2010年7月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登入为: admin
探索与研究/探索与研究:第十大馬計劃與發展策略.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1/13 14:1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