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2010年人口普查報告書‧大馬人口2830萬 ‧土著67.4%‧華人佔24.6%

國內• 頭條新聞 2011-07-29

據最新的普查顯示,華裔佔大馬總人口24.6%或640萬人,比10年前增加70萬人

2010年全國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非公民佔人口8.19%‧印裔6.73%已非第三大族

國內 2011-07-29

(布城29日訊)統計局總監拿督藍拉今午發表2010年馬來西亞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書顯示,2千830萬的總人口之中,佔8.19%的非公民人數已超越大馬第三大族群―只佔6.73%的印度人。

在大馬公民中,土著佔67.4%、華人佔22.56%、印度人6.73%和其他種族是0.67%。

而華裔人口也由2千年普查的570萬增至640萬,但所佔比率是22.56%,稍減了1.89%。

人口趨老化

藍拉在宣佈報告時說,大馬人口有老化趨向,因為15歲以下的人口已從10年前的33.3%下跌到27.6%,不過工作人口年齡(15至64歲)則從 62.8%提高到67.3%。而65歲或以上的人口也從10年前的3.9%提高到5.1%,這使到中間年齡層提高到26.2%,而依賴社群(不能經濟獨 立)的比例則降低到48.5%,這顯示大馬人朝向人口老化趨向。

“在半島,馬來人是主要種族社群,佔63.1%,在砂拉越是伊班人佔30.3%,沙巴則是卡達山/杜順人佔24.5%。”

他說,在過去10年(2000年至2010年),人口每年增長率是2%,這比1991年至2000年之間的2.6%增長率低。

他說,在過去10年,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州屬是布城(17.8%)、接下來是雪州(2.7%)、馬六甲(2.6%)和沙巴(2.1%)。增長率最低是登嘉樓和霹靂(1.4%)、納閩(1.3%)和玻璃市(1.2%)。

雪州人口546萬冠全國

藍拉說,人口分佈方面,雪州擁有最多人口,達546萬人、柔佛335萬人和沙巴321萬人,人口最少的州屬是布城和納閩,分別是7萬2千413人和8萬6千908人。

目前大馬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86人,比2000年年的71人提高。

而人口稠密度最高的是吉隆坡(每平方公里6千891人),檳城1千490人和布城1千478人。

他說,隨著國家發展,城市人口也從2000年的62%提高到2010年的71%,吉隆坡和布城已100%城市化,雪州和檳城則分別達到91.4%和90.8%,城市人口最低是吉蘭丹(42.4%)、彭亨50.5%和玻璃市51.4%。

他也指出,回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有61.3%人信奉回教,佛教是19.3%,基督教9.2%和興都教6.8%。

(星洲日報)

(布城29日訊)大馬最新的人口普查報告書出爐,華人人口有640萬人,較2000年普查的570萬增加了70萬人。10年前華人佔24.46%。(概括非公民在內)。

●2010年馬來西亞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書顯示,大馬的最新人口是2千830萬人,增長率為2%;其中91.8%是公民,8.2%是非公民。

●土著佔67.4%、華人24.6%、印裔7.3%;其他種族是0.7%。(以公民人口為基準,不包括非公民)

●華人人口有640萬人,較2000年普查的570萬增加了70萬728人。2000年的普查華人佔總人口24.46%;當時的計算法概括非公民。

●15歲以下的人口已從10年前的33.3%下跌到27.6%;工作人口年齡(15至64歲)則從62.8%提高到67.3%。

●男性人口比女性略多,比例是1.06:1人。

●65歲或以上的人口也從10年前的3.9%提高到5.1%,同時這也使中間年齡層提高到26.2%;而依賴群體的比率則降低到48.5%。

●雪州人口最大,多達546萬人;柔佛次之,共有335萬人,而排在第三位的沙巴則有321萬人;人口最少的是布城和納閩聯邦直轄區,分別是7萬2千413人和8萬6千908人。

●回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有61.3%人信奉回教,佛教徒佔19.3%,基督教徒9.2%和興都教徒6.8%。

●男性第一次結婚的最低年齡已降至28歲,女性則是平均25.7歲。

人口普查報告‧檳州最多華裔佔45.6%‧隆市居第二‧柔州第三

國內 2011-07-30 10:54

(布城29日訊)檳城是全馬最多華裔居住的地方,全州共有45.6%的居民是華人,而馬來人的人數也緊追在後,佔了全州的43.6%。接下來華裔第二多的是首都吉隆坡,佔了總人口的43.2%,不過馬來人的人數比華人更多,達到45.9%。

全馬華裔居民第三多則是柔佛州,共有33.6%。而全馬最少華裔的就是布城,只有0.7%,第二少華人居住的地方是登嘉樓,全州也只有2.6%的華人而已。

(星洲日報)

人口普查報告‧雖增70萬人‧華裔比率降1.9%跌幅最大

國內 2011-07-30 10:51

(布城29日訊)2010年普查結果顯示,與2000年比較,大馬總人口增加了505萬9千445人,其中土著增加327萬5千329人,較上一次普查增加0.63%;華裔人口雖然增加70萬零728人,但在總人口(包括非公民)的比率則下滑了1.9%。

印裔及其他種族的比率也個別減少了0.5%。換言之,華裔人口的比率下滑幅度最大。

非公民的人數則比10年前增加了93萬6千零5人,增幅為2.24%。

2010年人口普查報告書將大馬人口分為公民和非公民;在佔91.8%的公民當中,若以種族劃分,土著佔67.4%、華裔24.6%、印裔7.3%和其他0.7%。

(星洲日報)

人口普查報告‧大馬男女比例106:100‧彭柔兩州陽盛陰衰最顯著

國內 2011-07-30

(布城29日訊)大馬人口的男女比例是106對100,其中彭亨及柔佛是大馬最“陽盛陰衰”的州屬,彭亨是113名男性對100名女性,柔佛則是112對100。

據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顯示,男女比例超出106全國平均值的州屬及地區計有森美蘭、沙巴、雪州及納閩(皆107),除了玻璃市(97)及布城(89)出現“陰盛陽衰”的情況外,大馬各州的男性都比女性多。

檳州是全馬唯一一個男女比例相稱的州屬,而男女比例最接近平衡的州屬有4個,包括吉蘭丹、馬六甲(皆101)、吉打和霹靂(皆102)。

另外,吉隆坡及登嘉樓的男女比例為104對100,砂拉越則是106對100。

(星洲日報)

人口普查報告‧人口713萬‧雪隆非公民佔57萬

國內 2011-07-30 10:46

(布城29日訊)2010年大馬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顯示,雪隆兩地的人口已達713萬6千762人,當中有57萬8千443為非大馬公民。

報告指出,雪州人口總數是546萬2千141人,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州屬,其中土著最多,達287萬7千254,而華人是144萬1千774人,印度人67萬9千130人,其他種族是4萬2千163人,而非公民有42萬1千820人。

雪州人口的男女人數分別是282萬4千436人和263萬7千705人。此外,雪州的城市人口是499萬482人,郊區人口則是47萬1千659人。

隆人口破百萬

做為首都――吉隆坡地區的人口已突破百萬,達到167萬4千621人,吉隆坡也是人口稠密度最高的地區,即每平方公里6千891人。

吉隆坡的土著和華人人口旗鼓相當,土著有69萬6千730人,華人有65萬5千413人,印度人則有15萬6千316人,其他種族是9千539人,非公民則有15萬6千623人。

在吉隆坡地區,男女人口是85萬2千130人對82萬2千491人。

吉隆坡的土著人口出現增長,原因是有超過50%馬來人移居到城市。

(星洲日報)

登入为: admin
探索与研究/探索2011(3)/星洲日報:2010年人口普查.txt · 上一次变更: 2011/07/30 23:3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