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纽约时报》又抹黑中缅合作 体现“政治挂帅”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环球时报评论员     时间:2015-03-07

16300001051406137645676026620.jpg

纽约时报(资料图)

《纽约时报》近日又发文章,污指中国在缅甸的投资给缅国内的民族冲突“火上浇油”,无端指责中国在缅甸的调停和对避难者的帮助“远非像北京自称的那样无私”。该报甚至宣称中国“虐待了”缅甸进入中国境内的边民。1月25日,《纽约时报》曾发表社论指责中国“掠夺缅甸的资源”,这些文章对中国与缅方的各种合作都做了夸张式的恶意解读。

需要指出,中国同缅甸各方都保持着正常关系,中国不干涉缅甸内部事务的态度认真严肃。迄今为止,缅甸政府及反对派关于中国对缅政策的看法都很积极,那些消极、恶毒的有关评论大多来自缅甸境外,尤其是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或舆论力量。

缅甸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对中国在缅投资的铜矿进行调查后,得出了客观、正面的评价,而西方的非政府组织在破坏中资声誉方面十分活跃,给该铜矿编织了各种罪名。

不 能不说,西方有些人在对待中缅关系上“挺坏的”。比如《纽约时报》代表的那部分美国精英,不难理解缅甸虽有内乱,但它的几千万人民需要生计,需要就业,而 开展对华经济合作是维持缅甸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中国周边国家无一例外都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们对中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几乎不现实,它们都在 不同程度上向中国资金开放,并把中国当做最大的贸易伙伴或者最大进出口市场之一。

缅甸的民族矛盾自上世纪40年代该国独立以来就一直存在, 与中国做生意会恶化这些问题,是非常奇怪荒诞的逻辑。中国周边国家有内部民族纠纷的很多,它们又无一例外都是中国的经济合作伙伴,这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我 们还头一次听说,而且这一指控来自一家美国主流媒体,后者不会因为亚洲动荡而受到损害,其动机很值得怀疑。

美国媒体和NGO如此强烈反对中 国与缅甸发展经济关系,那么美国政府和企业是否应当在促进缅甸经济重建方面动点真格的?美国人别光是向缅甸输出“民主价值观”,他们还应当帮助缅甸创造就 业机会,向它提供贷款,帮它修路架桥,推动它的工业化。美国不能把一个国家搞乱然后就扔在一边。

美国现在不肯掏钱实质性帮助缅甸,却又说中国人的资本都是“肮脏的”,要缅甸人宁肯穷下去,饿肚子,也“不上中国的当”。真是宁要“美国的草”,也决不能要“中国的苗”。美国这些人的心态实在让我们难以理解,他们莫非真的很希望缅甸等亚洲国家的人民永远贫穷下去,长期做膜拜美国文明的可怜学生?一些人相信有的美国精英就是这样傲慢而缺少善意,至于实际情况什么样,还是让时间来回答吧。

美国的一些极端主义者看来主张在所有领域都“政治挂帅”,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认为美国同“共产主义中国”的巨大贸易额都是“罪恶的”。他们是否觉得,美国通过国债向中国大量借钱更是一个错误,他们是否有决心从不使用任何“MadeinChina”的生活用品。

美国就是存在一群善于装蒜的人,他们大概觉得缅甸人“蠢”“好骗”,所以敢如此不顾事实地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他们一定认为这是美国舆论可以在亚洲畅行无阻、为所欲为的时代。

原题:社评:美媒忽悠缅甸宁要美国草不要中国苗

早期报道:

外交部驳斥纽约时报”中国掠夺缅甸资源”言论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在27日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纽约时报》有关中国掠夺缅甸资源的报道歪曲事实,恶意挑拨中国同有关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纽约时报》25日发表社论称,中国正大规模掠夺缅甸红木、野生动植物、矿产等资源,呼吁遏制上述行为。

“中方注意到有关媒体报道,上述报道歪曲事实,恶意挑拨中国同有关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我们对此表示反对,”华春莹说。

她表示,中方一贯反对非法伐木、采矿和野生动植物贸易,致力于同包括缅甸在内的邻国加强合作,共同严厉打击这类非法活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边境地区稳定。

华春莹强调,中方也一贯要求赴海外开展经贸合作的企业和个人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造福当地民众。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570.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