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切实的策划与精明的措施,是复兴我国教育的必要条件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3月5日 下午 02点30分

 Hazlan Zakaria

快讯:当教育部长丹斯里慕由丁(Tan Sri Muhyiddin Yassin)在要求更多的拨款来改善大马教育素质时,或许是在模仿“雾都孤儿”(Oliver Twist)的形象。

但我所要询问的是:这是否是切实的策划?亲爱的副首相,复兴大马教育系统所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拨款,而是精明的措施。

我知道我所说的陈腔滥调,都是其他评论员所已经不断提及和告诉我们尊敬的教育部长兼副首相。

但我还是必须要重复一个重点:“花再多的钱并不能解决大马逐渐下降的教育素质”。

诚然,将更多的钱投入这些与官僚裙带有密切关系的教育机构,只会扩大政府采购系统的漏洞而已。

还有更多的人民纳税钱将会浪费在“昂贵”的计划,如原本应该能为学校带来先进宽频服务、如今却乏人问津的Bestari Net。

还有上亿令吉被浪费在类似“精明”的计划,如学校电脑室以及建筑和维修费用上。

然而除了教育设施丝毫没有获得提升或改变之外,我们只看到更多被废弃的计划、仓促粗劣的实行方式和中饱私囊的裙带官僚。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像样的可是,学生必须行走数理才能到达最近的学校,而我们依然缺乏受培训的教师。

由于漏洞、愚蠢、不负责任、滥用机制和贪污舞弊等等种种总稽查司报告中所揭露出的弊端,人民的纳税钱依然只会不断的流失而已。

除非堵住这些漏洞,并严格执行透明化,否则再多的拨款也解救不了教育系统。

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些较有价值、并且获得首相亲自支持的计划,如“Permata”和校园高尔夫球运动也必须花费更多款项。

除了堵住漏洞之外,更重要的举措,便是确保掌管教育的单位,能予以合理的规划和适当的实行。

当局不能不经思考就作出至关重要的教育规划,更不能只根据一个私人顾问的说法便将大笔金钱随意花费在毫无意义的计划上。

而当局在作出足以颠覆教育版图的重大改变决策时,也不能忽略本地教师和教育专家的经验和看法,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就如观察员所数次指出,教育计划通常需要至少十年才能见到成效,而大马教育部门平均每四年就会更换他们的教育政策,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只会让许多成功的计划胎死腹中而已。

诚然,只是引进外国的英文老师,或是引进中国的华文老师,是不会马上就能提升我国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育基本设施、让计划生效的足够时间,和教师与官员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是必要的。这些都意味着切实的策划和精明的措施。

慕由丁必须做的,便是表现得更负责任和更正面的教育部长,而不是成为官僚裙带歪风下的代言人,只知道要求更多拨款,滥用职权和机制漏洞,来让这些人中饱私囊而已。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5368#sthash.V03ydhiV.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