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钱昌明:乌克兰上空的“战争幽灵”——评“明斯克协议”前景

作者:钱昌明 发布时间:2015-02-17 来源:乌有之乡

只要美国压迫俄罗斯的霸权主义政策不变,乌克兰的危机就无法化解,乌克兰上空的“战争幽灵”就不会消失!

 钱昌明:乌克兰上空的“战争幽灵”

——评“明斯克协议”前景

人类的最大悲剧是什么?战乱。因为它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世界变成活生生的“地狱”。

自2014年4月乌克兰“内战”(政府军与乌东部“民兵武装”的冲突)爆发以来,已造成5300人死亡,数十万人逃离家园成为“战争难民”。当现实政治促使外力介入,内战规模不断扩大,并把欧洲推至“地狱”入口之际,罪恶的步伐似乎戛然而止。2015年2月12日,德法俄乌四国领导人历经了长达17个小时的“马拉松”式会谈,终于达成了一个新的“明斯克协定”。

“协定”让人感受到了“一丝希望”(德国总理默克尔语),至少可以“让欧洲感到宽慰”(法国总统奥朗德语);但对乌克兰人来说,他们的未来仍然一派迷茫,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战乱,是恐惧、是死亡;战乱,是苦难、是屠杀;战乱,是毁灭、是世界末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继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北非阿拉伯动乱以后,如今,这一“战争幽灵”又光顾到乌克兰上空。

为什么?因为本次“协定”只解决表面的“停火”问题(且是否能真正实施尚待观察),未解决引发内战的根本原因。乌克兰的内战是由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乌克兰危机是由“战争幽灵”驱动的。要消除乌克兰危机,驱散“战争幽灵”,必须解决三大矛盾。非如此,乌克兰永无宁日。

乌政府同乌东地区的矛盾

由于历史的原因,乌东部地区居民多为俄罗斯人;乌西部地区居民多为乌克兰人。

2013年11月,乌克兰原先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在美、欧策动的“颜色革命”中被亲西方的现政府取代,乌克兰危机爆发。乌克兰境内的乌、俄两族的民族矛盾迅速激化,直接导致俄罗斯族居民为主的乌东地区的分离运动:2014年3月,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通过宣布“独立”、“全民公投”,加入了俄罗斯联邦,普京则毫不犹豫地接受俄罗斯“故土回归”。同年4月,“顿涅茨克共和国”与“卢甘茨克共和国”也先后宣告“独立”。

乌政府在美、欧西方支持下,一方面抗议俄罗斯(美、欧则对俄进行“制裁”);另一方面,开始对东部用兵,内战由此开始。由于种种原因,乌政府军屡遭败绩,这才有了两次“明斯克协定”(前次协定签订于2014年9月)。本次达成的“协定”,主要内容有七条:

1)协议从2月15日开始生效;2)双方撤出重武器,形成隔离区;3)欧安组织用无人机等方式监督;4)乌克兰修改法律允许乌东地区以“共和国”名义自治;5)3月1前所有外国武装人员必须离开乌东部地区;6)乌东部地区有独立司法、语言选择和与俄罗斯保持经济权利;7)乌克兰大赦乌东人员。

“明斯克停战协定”,说穿了是乌政府军败绩的产物。且不说前次明斯克会谈是乌政府军惨败的结果;即使是本次会谈,实质同样如此。据法新社明斯克2月12日报道,就在本次明斯克会谈前夕,恰恰又是“亲俄反叛力量已经包围了8000名乌克兰士兵,并且预计他们会在停火前投降”的形势。尽管美国竭力支持乌内战升级,然而,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并不想让战争继续扩大,从而马上把欧洲拖入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

显然,“明斯克协定”,只能暂时稳定战场形势;根本未能解决乌东地区乌、俄两个民族之间尖锐的民族矛盾。

“协定”刚签订完毕,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立即就明确指出:

“明斯克谈判没有就叛军控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自治达成任何协议。没有同意国家联邦化,也没有同意乌东地区自治。”就是说,乌政府是不承认东部“自治”地位的,尽管“协定”第4点允诺考虑“修改”法律问题。另外,乌方对俄罗斯提出的乌东“民间武装””和乌克兰政府军之间的分界线,以及俄罗斯在乌东“民间武装”控制的乌东领土未来地位问题上的立场均感到不满。

但是,形势比人强。严酷的现实是:乌东部地区早就自行宣布“独立”,已分别成为“顿涅茨克共和国”与“卢甘茨克共和国”。内战因何而起?不就是因为乌东部俄族居民的“分裂”活动——要求“民族自决”造成的吗?俄罗斯认为,至少要让东部地区满足在联邦制体制下的高度自治。

正常的逻辑是:乌政府当局既然“剿灭”不了乌东地区的“反叛”,那就只得承认其存在;你不能容忍其“反叛”,必然还会有战争。波罗申科总统既然不原意“承认”乌东地区的“自治”地位,说明乌东“反叛”问题并未解决。结果必然是,目前乌政府军虽无力解决“叛乱”问题,待到政府军力量壮大,“平叛”条件具备(如美、欧提供新的武器装备与人员培训)后,战争还会再打。

乌克兰同俄罗斯的矛盾

乌克兰危机,实际上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历史上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公元9世纪中期起,它们是共同的“东斯拉夫人”,曾经都是基辅罗斯的一部分。到13世纪,蒙古大军西征中断了基辅罗斯的发展进程。其后,东北罗斯演变成俄罗斯民族;西南部罗斯经过同波兰、立陶宛的合分,形成乌克兰民族。18世纪起,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东乌克兰地区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获得独立;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则被波兰占领。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1939年二战爆发,西乌克兰回归,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宣告独立。乌独立时还“顺手”带走了原属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1954年5月,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当时主政的赫鲁晓夫——乌克兰人,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乌克兰管辖),埋下了此后一个影响俄、乌两国关系的祸根。

历史上的分合与合分,形成了从地域到民族关系上复杂的历史恩怨。总体而言,东部乌克兰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居民,具有亲俄倾向;西部乌克兰以乌克兰族为主居民,具有亲西方的倾向。这一严酷的现实,给独立后的乌克兰政府带来了一个执政难题:如何同时处理好同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乌克兰是俄罗斯的近邻,又是东欧连接西欧的战略要地。这一地缘政治特点,注定了乌克兰在现代世界政治中的多桀命运。假如乌克兰政府能采取不偏不倚的,既不亲俄、又不亲西方的政策,这应该是乌克兰民族之福。可惜,美好的事情,往往只能是一种理想;冷酷的现实常常会把它击碎。

俄乌之间的历史恩怨,加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给两国关系带来消极影响。历史上,俄罗斯始终把乌克兰当作“俄罗斯一部分”或“小弟”看待,对乌克兰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就乌克兰方面来说,总觉得自己长期处于异族,特别是俄罗斯统治下不断为生存而斗争、并最终获得独立的民族。对俄罗斯的负面看法深深影响着乌克兰人的思维观念和对外政策。

2004年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亲欧派总统尤先科上台,他把加入欧盟作为乌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乌、俄关系不断恶化。物极必反,随后出现一个拉锯。2010年2月乌克兰大选揭晓,反对派领导人亚努科维奇又以微弱优势获胜,担任乌克兰总统,其后乌俄关系有所改善。

亚努科维奇执政,尽量采取“等距离”外交:放弃加入北约,但仍与北约一直保持合作;与俄发展关系,当普京提出“欧亚联盟”构想、试图重新整合“独联体”时,他在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问题上只能闪烁其词,深怕得罪于西方。

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国际政治斗争的影响,加上受制于国内两极——乌克兰民族主义与亲俄民族主义势力的消长,独立后的乌克兰政局始终不能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俄乌两国、两个民族之间关系起伏的影响。

俄罗斯同美国“北约”的矛盾

乌克兰政府同乌东地区的矛盾也好,乌克兰同俄罗斯两国、两个民族的矛盾也好,归根到底,这些都只是当今酿成“乌克兰危机”的重要因素或基本条件。真正影响与决定着这些矛盾的发展方向,或者说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俄罗斯同美国“北约”的矛盾。

正是俄罗斯同美国“北约”之间的矛盾,支配、决定着前两个矛盾;而这一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就是美国的霸权主义。

1991年,东欧突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不再。这一变化,意味着1945年二战胜利后确立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垮塌。美苏两极世界演变为:美国“一超”独霸世界局面。

冷战结束,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军事集团消失;按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已无存在的必要,应该解散。然而,美国伙同它的西方盟友没有这样做。相反,把“北约”军事集团变成它推行霸权主义的驯服工具。

美国通过“北约”东扩,不断“占领”前苏联的“战略要地”:从东欧的波兰、捷克、匈牙利到北方的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从巴尔干北部的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直到南端的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不断地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如今,在美、欧的支持下,地处俄腹部的格鲁吉亚与乌克兰也都急着要加入北约。这怎能让俄国不觉得犹如利刃抵触、直接感受到致命威胁?

美国还通过在东欧建立反导基地,力图进一步剥夺俄罗斯唯一的战略反击手段。

┄┄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曾经一度决心融入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无奈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体系命运注定:大国之间的利益往往总是对立的。这使俄罗斯对美、欧的“单相思”恋情,终究不能变成现实的“美满姻缘”。诚如普京就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发表的“3。18”讲话所言:

“我们一直希望能就重要议题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希望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我们没看到你们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

“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我们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这在北约东扩时发生过,在他们把军事设施放在我们边境边上时也发生过。西方一直向我们保证:‘喏,这跟你们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说得好轻巧!

“美国反导系统也是这样推进的。尽管我们对此十分忧心,那些(装有反导系统)的卡车还是往前开。俄罗斯获得公平竞争与自由市场的许诺,然而在签证事宜的谈判上,西方却一拖再拖,还是这样。

“┄┄但是凡事都有个极限。在乌克兰事件上我们的西方伙伴们玩过火了,表现得十分粗俗、不负责任,且很不专业。”“俄罗斯现在退到了无路可退的边缘,”

美国的霸权主义是不会容忍这世界再有一个能与它并起并坐、敢对它说“不”的大国!普京就像一根被压到底的“弹簧”,终于“猛烈地弹起来”了!

俄罗斯忍无可忍,终于公开叫板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这一次,普京的态度是强硬的、不妥协的:“我想强调:我们要么独立自主,要么消亡于世。当然其他国家也必须明白这一点!”(普京:《国情咨文》)

这种口气,大有:那怕同归于尽,也不容忍你对我为所欲为。

只要美国压迫俄罗斯的霸权主义政策不变,乌克兰的危机就无法化解,乌克兰上空的“战争幽灵”就不会消失!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wyzxwk.com/Article/guoji/2015/02/338835.html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有之乡责任编辑: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