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99年华团诉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赤道论坛》2014/10/18  光华日报/言论版

~文:林大刀

 

从2008年的308大选,到2013年的505大选,国阵已经连续两届全国大选失去了华裔及印裔选民的支持。尤其是华裔选民,高达80%倒向民联;就算首相纳吉在505前夕大打中国牌也没用,华裔选民就是不买账。

 

首相纳吉和许多巫统领袖不断问:华裔到底要什么?

 

林大刀认为,这根本是明知故问。华社要的是什么,纳吉先生其实心知肚明。

 

华裔要的东西,早在1999年就写在“华团大选诉求”里了。15年后的今天,既然纳吉先生忘记了,林大刀就再一次重提,好让大家温故知新。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历史必须永远被铭记,不可遗忘。

 

话说1999年全国大选前夕,基于热爱国家与关心民族前途,以董总、教总、校友联总、留台联总、广东会馆联合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为首的11个全国性华团草 拟“1999年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简称《大选诉求》),以向所有政党和来届政府,提出要求支持与实践这份文件内容。

 

基于热爱国家与关心民族前途,华团提出17项诉求,吁请所有政党和来届政府支持与实践这些诉求。也吁请全体我国人民共同努力实现这些诉求。

 

以下是17项诉求的内容:

1. 促进国民团结

2. 落实议会民主

3. 维护人权及伸张正义

4. 杜绝贪污

5. 公平的经济政策

6. 重新检讨私营化政策

7. 开明、自由及进步的教育政策

8. 让多元文化百花齐放

9. 环境保护

10. 新村的发展及其现代化

11. 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12. 保障妇女的权利

13. 公正的大众媒体

14. 建立人民对警方的信心

15. 改善社会福利

16. 尊重工人的权利

17. 扶助原住民

 

1999年8月16日文件通过媒体发布后,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除获得朝野各政党的认同,至1999年大选前,“华团大选诉求”获得全国2095个华团热烈响应及签署。

 

1999年9月23日,诉求工委会与马华公会总会长林良实、民政党主席林敬益、人联党刘贤镇等多位内阁部长对话;当时,林良实、林敬益及刘贤镇代表内阁表示“原则上接纳华团大选诉求”。

 

时候证明,当时国阵放软姿态表示“原则上同意”接纳诉求,最大目的就是在骗取华社欢心,争取华裔选民支持国阵过关。因为当年巫统因为将安华革职及开除,引发马来社群大分裂,国阵选情告急,马哈迪当时最紧张的就是要确保国阵在大选胜出。为了胜选,他不择手段,也不考虑过后反悔会如何得罪华裔选民;诚信不重要,最重要必须赢得1999全国大选!

 

事实证明华裔选票成了关键少数,协助国阵重新取得执政权,反对党阵营溃不成军,林吉祥与加巴星也在国会选区败阵;华裔选民成为1999年全国大选的“造王者”。

 

但是,当时的华社并没有意识到,马哈迪正在暗中铺排,为“诉求”秋后算账了!

 

8月30日星期三,首相马哈迪在他的国庆献词中,正式向“诉求”开炮;他指责“诉求”伤害马来人的感受,将诉求工委会与共产党和伊斯兰极端组织“奥玛乌纳”相提并论!

 

马哈迪的献词,令举国为之震惊!华社群众尤其深切感到很受伤。有部分民众甚至公开表示考虑移民。“诉求”在马哈迪强力打压之下宣告无疾而终。

 

对于内阁在“诉求”课题上出尔反尔,马哈迪较后对其中的权谋考量直认不讳:“大选期间,你们提出一个政府很难接纳的诉求,但对马华及民政却是一个威胁,而他们是你们的伙伴。他们需要你们的支持。如果我们不接受“诉求”,选民可能转向支持反对 党,所以良实只好接受你们的诉求。先让马华和民政在全国大选过关再说。”

 

马哈迪间接承认他当时就是存心骗取华裔选票。上当的华社,从此不再支持国阵,直到今天。

 

所以,“华社为什么不支持国阵”,“华人到底要什么”这些问题,还需要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