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面】李光耀双语教育注定失败

04/10/14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

李光耀自说自话称赞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成功的基石。然而,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原本不存在的洋泾浜英语眼下充斥社会, 非驴非马的新加坡特色英语,不幸成为辨识国民身份的新加坡名片。华文水准更是每况愈下。事实上,从整体而言,新加坡的语文水准和人文素质都是江河日下,今非昔比,大不如前。

由此来看,李光耀双语教育即便不是压垮新加坡人文社会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弱化新加坡人文社会的罪魁祸首。其实,人文社会的变质与衰败有其具体现象,但是,当权者却是视若无睹,官方媒体更是噤若寒蝉。不闻不问加速了人文素质的恶化。

双语政策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李光耀的政策考量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从个人政治利益的角度去打造教育政策。在政策选择上,李光耀是从驯服社会的功能,去制定教育大方向。为此,李光耀舍弃有利学生,却不利统治的更佳教育政策。

现实是否真是如此?要检验这一个观点并无困难,只要使用李光耀本身解释政策的内容,去看看在同一种政治判断下,是否还有其他更佳的政策选择。在此,先不去争议李光耀的判断是否正确无误,因为即便李光耀是判断错误,在这一个错误认知的层面上,依然是可以设计出更有利于学生的政策。

根据李光耀在双语之路推介会上的讲话,可以把李光耀的政策解释内容中的三个段落,浓缩为两点。

其一,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社会,英语成为我们的共同语言和主要语言是不可避免的。
英语是世界上的强势语言,它比华语容易掌握。

其二,华校生在纪律和人生态度方面,比较英校生更优秀。英校生把华校生和警察的冲突看成是一个大笑话。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像这些英校生-样,新加坡必定失败。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华校实行英语教学时,我决定保留一此优良的华校,因为华校可以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纪律和自信。

意思是,新加坡选择推广英校是因为英语成为共同语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华校生有着英校生不具备的纪律和人生态度,所以要保留一此优良的华校。

话虽如此,本质上,这一政策思维的着眼点是当权者的统治利益,其他说辞都是门面话。何以如此?从李光耀回忆录,双语之路的等等叙述中,不难看到李光耀对华校生的政治忌讳,所以以英文教育取代华文教育,为的是要塑造不敢,也不会反对政府,唯唯诺诺的新生代。一个没有对抗意识的社会,方便统治者巩固政权。

然而,不幸得很,从当下的社会困境,清楚知道实施多年的英文教学政策,既无法培育华英双语皆佳的学生,更无法保留当年华校生在纪律和人生态度方面的优秀传统。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人文教育的尴尬。

诚然,按李光耀所言,如果学校培养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英校生,新加坡必定失败,那么,显然的,此刻的新加坡,正是一步一步朝着必定失败的方向迈进。因此,用李光耀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选择英文教育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策。

其实,李光耀如果是为了教育而教育,那么,新加坡政府的正确教育选择,是以华校取代英校,而不是反其道而行。这其中道理不难理解。

首先,选择华校完全不影响李光耀要塑造英语成为共同语言的目的。华校向来有教学英文课程的传统,尤其是在华文教育备受政策歧视的恶劣环境下,华校生更有必要努力学习以掌握英语文的使用。所以华校是兼容并蓄的真正双语教育。

华人社会在争取语文平等的政治过程中,从来没有反对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在华人心目中,文化与语文教育不是华英二选一,而是多多益善。所以说,李光耀讥笑南洋大学创办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英校,那是反映了对华人社会的愚昧无知。

李光耀应该做,但是,却没有做到的是,加强华校的英语文教学资源,帮助提高华校生的英语文程度。这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的正确政策选择。

反过来看,英校生基于社会现实向来没有学习华文的必要。所以英校是排斥性的单一语文教育。这就是英校无法培育华英双语学生的真正原因。

明显的,如果李光耀选择推广而不是摧毁华校,新加坡学生可以既保留民族文化,也达到英语成为新加坡共同语言的社会现实。

其二,如果李光耀正确选择母语为第一语文,英文为第二语文,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以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那么,新加坡既可以培育新生代学生具有传统华校生的品德,也可以达到普及英文的双重目的。

回顾历史,按英国人的英校教育,学校只是培育学生的英文工作语文能力,并不关心人文教育。延续这一英校传统,英文为第一语文也只是培育工作语文,没有人文教育的内涵。这也就是为何英校生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原因。

亡羊补牢,实行母语为第一语文,英文为第二语文的选择,可以纠正过往的政策失误,以达到除了保留语文教育传承文化之外,也让学生掌握英文为工作语文的能力。

以英文为主母语为辅,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短视眼光。拔苗助长的教育,和百年树人的智慧,背道而驰。可见,李光耀双语思维与教育正道背向而行,所以注定失败。

---

分类题材: 政治_politics 教育_education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