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李逸达 黄培昭 李珍 杨明 青木 汪新华

“基地”领导人扎瓦赫里11日发声力挺叙利亚反对派,同时警告“起义者”不要依靠西方。叙利亚危机这潭水正被搅得越来越浑。上周末,叙利亚国内的仇恨和动 荡溢到邻国黎巴嫩,亲叙派与反叙派在街头交火导致流血事件。美联社说,“叙利亚燃烧,邻国黎巴嫩感到热度”。国际社会数十年来流行一句话:没有叙利亚,就 没有中东和平。如今中东正因叙利亚危机而加速大洗牌:伊朗和土耳其公开分道扬镳,前者的轨道中有黎巴嫩和叙利亚,且增加了伊拉克;后者则与海湾国家陡然亲 密,阿联酋海湾新闻网说,中东未来将取决于这场冲突的后果。据称伊朗已向叙利亚派出1.5万精锐部队,土耳其则公开保护叙利亚反对派,卡塔尔主张武装干预 叙利亚。中东出现一场大规模乱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苏格兰先驱报》12日更是将叙利亚称为“全球战场”。

战云染黑中东地平线

“战争的阴云正染黑中东地平线。中心是叙利亚,近一年前发生在这里的和平抗议正变为一场争夺影响力的斗争,规模大大扩散。利比亚、突尼斯和埃及相对弱小的 地区影响使得它们的动乱只限于国内。但叙利亚不同,它处在战略联盟、地缘政治利益和宗教仇恨网络的中心。”美国《华盛顿邮报》11日刊文从中东上空俯瞰一 天比一天严峻的叙利亚局势,得出结论:叙利亚可能崩溃,战云笼罩中东。大马士革一名外交官警告:“利比亚是内乱,叙利亚则是外爆,将波及整个地区。”

黎巴嫩《每日星报》11日称,叙利亚的“冲击波”已抵达黎巴嫩。上周末,亲叙派和反叙派在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发生流血冲突,枪手们以自动武器和火箭弹 隔街交火,3人死亡,20人受伤。反叙政治人物穆斯塔法说:“叙利亚政权在黎巴嫩握有许多牌,随着巴沙尔越来越绝望,他会利用这些牌制造地区混乱。”黎巴 嫩有18个宗教派别,对立鲜明,在叙利亚问题上也存在明显分歧。本月较早时半岛电视台一个政治脱口秀节目上,黎巴嫩作家同时也是亲叙派的法德尔对另一来宾 ——一名叙利亚反对派人士——的奚落怒不可遏,闯过主持人劝阻给了对手一记耳光。

沙特《生活报》评论说,叙利亚危机正在一圈一圈扩大,中东局势呈现出爆炸的特点,来自西方和中东的各个大国都在打叙利亚的主意。评论打比喻称,叙利亚被送进“国际手术台”,到处是医生,但目的各异。

“基地”11日出手争夺“叙利亚革命”这块蛋糕。“基地”领导人扎瓦赫里当日公布一段8分钟的录像,称“受伤的叙利亚每天都在流血,但屠夫仍未停手”。在 这段名为“前进,叙利亚雄狮”的录像中,扎瓦赫里呼吁土耳其、伊拉克、约旦和黎巴嫩的穆斯林支持叙利亚起义者,推翻“反伊斯兰”的巴沙尔政权。

阿拉伯新闻网说,伊朗已经派出1.5万名“圣城旅”精兵赴叙利亚维稳。伊朗presstv则引述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说,英国政府将派送卫星电话和电脑 产品到叙利亚帮助叛军。还有报道说,英国与卡塔尔的军人在霍姆斯已建立4个中心,等待土耳其军队入侵叙利亚。伊拉克内政部副部长阿萨迪11日对法新社说, 武装分子正利用伊拉克走私武器帮助叙反对派。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原来100-200美元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已卖到1000-1500美元。

“正如二战发生后时任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的那样,当你打开潘多拉盒子时,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样的特洛伊木马会跳出。”英国前驻南斯拉夫大使罗伯特12日在 《爱尔兰独立报》撰文,担忧叙利亚危机爆发。日本富士电视台12日评论称,随着叙利亚问题越来越升级为“亲美势力”和“反美势力”之间的斗争,波及国家越 来越多,没有几天安宁的中东再次成为战争漩涡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假如中东陷入混战,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中东石油是很多国家的工业命脉。同日日本 TBS电视台称,叙利亚局势最坏的结果是:在叙利亚爆发“美俄战争”。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的斗争就是俄美的斗争。这两大阵营斗争,中东其他国家积极介入和 行动,这些会让叙利亚成为一战爆发的策源地萨拉热窝,难道叙利亚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吗?

“不要战争。”阿联酋海湾新闻网12日刊登读者来信发出呼吁,质问“为什么这么多人想把战争带到这里?”路透社说,尽管面临冻雨、雪堆和叙利亚军队在边界 的重重部署,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已登记了2万名难民。瑞士《晨报》称,叙利亚危机已让黎巴嫩饱受创伤,其影响甚于欧洲金融危机,IMF的最新数据称,黎 巴嫩2011年GDP增速仅有1.5%,而2010年是7%。

危机加剧中东大洗牌

12日,阿拉伯国家在埃及召开三个会议讨论叙利亚问题,会议讨论了承认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的可能性。根据路透社当天晚些时候得到的一份阿盟 外长会议决议案草案,阿盟将结束赴叙利亚观察员任务,并呼吁安理会向叙利亚派遣国际维和部队,以结束叙国内冲突。阿盟国家还将呼吁严格落实针对叙利亚的经 济制裁措施,草案还呼吁停止与叙利亚政府所有形式的外交合作。

同一天,叙政府军对霍姆斯的攻势稍稍缓和。CNN引述一名反对派人员的话说,叙利亚政府军将逮捕的平民当成人盾,放在坦克上,以此在霍姆斯阻止叙利亚自由 军还击。但一名叙利亚知情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目前在霍姆斯等地,武装分子躲藏在平民区内,以老百姓为掩护,给叙政府军的清剿行动带来较大困难,完 全控制这些地区还需时间。

让西方更感兴趣的是11日上午大马士革哈米什军医院负责人、准将伊萨在家门口被3名武装分子枪杀。这是叙利亚危机11个月以来第一个高官在首都被暗杀,美联社等西方媒体说,这是反对派力量进入大马士革的迹象。

叙利亚危机到底是一场什么危机?阿联酋海湾新闻网解读道,就国内层面而言,是反对派要推翻政权,就像突尼斯人、埃及人和利比亚人那样。在国际层面上,这是 俄中在其他新兴大国如印度和巴西的某种支持下,挑战美国中东霸权。这场国际斗争的核心是美国及其盟友要推翻叙利亚和伊朗的政权,伊朗的“罪行”是一直拒绝 屈服于美国的海湾霸权,且要以核计划来挑战美国,打破以色列在中东的核垄断,伊朗、叙利亚和真主党越来越成为美以地区主导的最大障碍。由于对伊朗的恐惧, 海湾国家决心蹚这潭浑水,他们怕伊朗挑动地区什叶派颠覆现存的中东政治秩序,因此由卡塔尔带头,加入美以,攻击大马士革和德黑兰。

美国《外交政策》称,叙利亚是地区权力斗争的一个结。中东一部分是温和的亲美国家,一部分是伊朗领导的抵抗阵营,叙利亚是地区权力平衡的重要部分,为寻求 地区大洗牌,沙特、土耳其和卡塔尔积极鼓励保守的逊尼派拉动革命,与此同时,伊朗给巴沙尔政权提供情报、技术装备打压起义。叙利亚冲突引发逊尼派和什叶派 的紧张,风险传染至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逊尼派轴心(沙特、卡塔尔和阿盟)或者什叶派帮(伊朗和伊拉克)的任何秘密行动都可能挑起一场暴力的代理人战 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1日报道说,土耳其和伊朗是中东两个重量级选手,它们都继承了各自的帝国历史,过去10年两国以外交和言辞掩盖了传统的敌对, 如今在叙利亚问题上公开持相反立场,都想在这场杀戮中塑造一种有利于自己的中东权力平衡。就在上周,土耳其官员阿林克指责伊朗的神权政治背叛宗教信条,对 叙利亚压制革命保持沉默,他称,“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你将‘伊斯兰’这个词放到你的名字中,我不知道你配不配得上这个名字。”海湾新闻网说,自20世 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叙利亚和伊拉克以现代国家姿态出现,两国就几乎没有出现过友谊,但在过去几个月中,巴格达接待了多个叙利亚官员和商界的代表团, 商讨伊朗油管事宜。地区洗牌正在进行,一方由土耳其领导,包括海湾阿拉伯国家,另一方是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中东的未来将取决于这场冲突的后果”。

叙利亚危机难以善终

12日,在CNN网站上的热门话题中,“叙利亚”已经压过“美国大选”,列在首位。美国《赫芬顿邮报》也刊文发出这样的呼吁:“今天,我们都是叙利亚 人。”不过,CNN“西方应该军事干预叙利亚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2万张投票中,认为“不应该”的为69%,认为“应该”的为31%。

美国《费城问询者报》专栏作家特鲁迪12日撰文称,“阻止叙利亚屠杀,没有轻松办法”。文章说,参议员麦凯恩等人呼吁武装叙利亚自由军,但叙利亚自由军只 有4000-7000人,他们要面对30万政府军,拥有伊朗的支持和俄罗斯的武装,叙利亚军队将战斗到最后。与此同时,叙利亚自由军缺乏领导和战略,叙利 亚反对派甚至更不团结。人们应该明白,叙利亚自由军如果没有外国军事支持,打不赢政府军,想想利比亚,羸弱的卡扎菲政府军还耗了北约很长一段时间。德国 《威斯特法伦邮报》12日称,从外部向一个国家植入民主,是一种高风险作业。英国《卫报》说,如果不能拯救巴沙尔,伊朗将努力确保巴沙尔继任者仍是伊朗的 亲密盟友,不会叛变到西方阵营,因为巴沙尔的叙利亚给伊朗提供了一个跨入中东阿拉伯地区的跳板。

英国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专家韦斯接受该国“政治”网站采访时说,“国际社会卷入叙利亚危机将是确信无疑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卷入,如何卷入。美国与欧洲 国家——或者在北约的伞下,或者以新的意愿联盟——将援救叙利亚,你不能让中东的关键国家变成一个失败国家”。英国《独立报》断定,决定叙利亚命运的“是 武器,而不是外交”。日本《大阪新闻》评论称,美国有为了解决自身国内经济问题而发起战争的习惯,每次战争后美国经济仿佛被注入了兴奋剂。美国今后很可能 还走上这条老路,瞄准叙利亚。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2月13日《环球时报》)

链接一:叙利亚将成阿盟崛起试金石

叶海林

中俄联手在安理会狙击了美欧和阿盟共同提出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之后,绕开联合国成了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对手们的一致选择。美国关闭驻大马士革使馆,不是第一次了;法国成立“联络小组”,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作为更迭阿萨德政权的另一主力阿盟采取的措施则更加直接,干脆呼吁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和叙利亚断交,将阿萨德的外交代表驱逐出境。某种意义上,颠覆叙利亚政权没能成为安理会一致意见的结果,使反阿萨德阵营的态度愈发坚决而强硬。

实际上,对于阿盟来说,联手美欧将叙利亚问题提交给安理会只是为了获得“国际合法性”,倘若得不到,“地区合法性”也说得过去。而获得“地区合法性”,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阿盟本身就是一个地区性组织,还是阿拉伯世界最有权威的跨国组织。

相应的,美国和法国的行动以及表态尽管对于激化叙利亚局势具有重要意义,却不是目前旨在推翻阿萨德政权所采取的全部行动中最具关键意义的环节。叙利亚被阿盟“清理门户”才是。

叙利亚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阿拉伯国家,对被阿拉伯世界排斥的政治和经济代价的承受能力是非常可疑的。遭到整个阿拉伯世界封堵的叙利亚在本地区只能向伊朗寻 求帮助,但此刻伊朗已经被霍尔木兹海峡危机死死缠住,公开支持叙利亚对伊朗而言并不现实。因而,即使美法反复强调排除军事选项,叙利亚也依然面临着时刻可 能成真的死亡威胁,差别仅仅是死于刀剑或者死于窒息罢了。

所谓的“也门方案”——通过地区斡旋实现权利转移,和“利比亚方案”——武力干预变更政权,也只是同一个游戏的两种玩法罢了。当然,差别还是有的,而且第二种方案现在还不是阿盟的首选项。

叙利亚的地区重要性和也门与利比亚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在利比亚,让法国人飘飘然一次是无关紧要的。叙利亚可是伊朗在中东地区能够发挥影响力的重要支撑 点,摧毁伊朗地区战略体系的关键战役最好是由阿盟发起并且终结,也就是取得全胜。阿盟拥有足够的经济和精神资源去实现这一目标,而唯一匮乏的便是武力。阿 盟——或者说很少掀开阿盟的袍袖公开活动的“王国俱乐部”海合会——有能力在巴林这样的弹丸小国靠雇佣兵来施展武力,但显然不具备对叙利亚使用反向的“巴 林方案”的能力。派遣一支皇家军队到叙利亚支持民主,不是阿盟不想,只是目前还做不到罢了。

这就是何以阿盟力推用“也门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因。不是因为阿盟多么关心叙利亚的和平与秩序。在叙利亚即使以“也门方案”解决问题,暴力和混乱也是无法避 免的。真正的原因在于,倘若最终不得不以“利比亚方案”颠覆阿萨德政权,阿盟便不得不把主导权拱手让给西方。这对于阿盟来说显然不是什么有吸引力的选项, 因为阿盟正一心要把自2010年底以来的阿拉伯世界大变革,转变为抓住时机构建主导地区秩序的阿拉伯版“神圣同盟”。

而美法现阶段之所以反复强调排除军事选项,既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安理会的授权,那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理由罢了。能够阻止美国向某个军事上不值一提的国家动武的 联合国决议还不曾出现过呢;也不是因为对于阿盟的窒息政策报有期望,就长远利益而言,西方其实应该更希望阿盟的“也门方案”遭到失败。那种情况下,骑虎难 下的阿盟不得不寻求西方的武力支援,那时候出手干预才能显示出谁是真正的老大呢。今天不寻求武力解决问题又不意味着明天也不会舞刀弄枪。如果阿盟对叙利亚 的窒息政策不能速效的话,用导弹解决问题的选项随时可以被摆在台面上。

就此而言,不妨将叙利亚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看作是一块试金石,被检验的不是叙利亚,而是阿盟或者说阿盟当下的内核海合会。倘若阿萨德政权在阿盟的窒息政策下很快土崩瓦解,人们就将看到一个非常接近19世纪中叶欧洲的“神圣同盟”的新阿盟的崛起。

这个阿盟将以海合会为核心,具有强大的地区行动能力和一定的超主权权力,把伊朗、土耳其乃至以色列甩在后面,成为地区秩序的主导者——至于这一主导力量会不会遭到美国的反击,仅仅取决于届时双方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实力对比情况。

而假如阿盟最终不得不依靠西方人的飞机导弹来给阿萨德政权划上句号,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海湾阿拉伯诸王国确立阿拉伯世界主导权的努力还要再持续一些 年。无论如何,决不会意味着拥有“两圣地仆人”称号的沙特王室及其盟友们就会偃旗息鼓,在阿拉伯人的思维习惯中,时间总是有的。 Inshaa`Allah(如果安拉允许),着什么急啊?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2月10日《国际先驱导报》)

链接二:美欧铁心要逼巴沙尔下台

美欲绕开联合国单干

【法新社索非亚2月5日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天表示要加强对叙利亚政府的现有制裁,并寻求其他制裁来阻止对大马土革的资助和武器运输。

在俄罗斯和中国就有关叙利亚的决议草案投否决票后一天,希拉里•克林顿寻求其他方法向巴沙尔•阿萨德施压。她表示,华盛顿将与叙利亚在全球的朋友合作,以支持反对派的和平目标。

在慕尼黑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会谈失败后,希拉里•克林顿在访问保加利亚时说:“昨天在联合国发生的是一场拙劣的表演。”

希拉里•克林顿在与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鲍里索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那些拒绝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计划的国家要为保护大马±革的野蛮政权负全责。”

在索非亚,希拉里•克林顿说,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有13个支持这项决议,这些国家寻求开启“一个为向新的民主叙利亚转变而进行的政治斗争进程”。

希拉里•克林顿说:“面对一个保持中立的安理会,我们不得不在联合国以外与支持叙利亚人民拥有更美好未来的权利的盟友和伙伴加倍努力。”

她说:“我们必须加大对巴沙尔政权的外交压力,要让巴沙尔总统周围的人相信,他必须下台,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有一个新的开始。”

希拉里•克林顿说:“我们将充分实施这些制裁,以而令保持该政权的战争机器运转的资金和武器运输源头枯竭。”

【美联社索菲亚2月5日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天呼吁“民主叙利亚的朋友们”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叙总统巴沙尔的政权。这就预示着有类似想法的国家可能会组成—个正式组织。

就在希拉里•克林顿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发表上述讲话的前一天,俄罗斯与中国刚刚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

这样的组织类似于“利比亚问题国际联络小组”,但又不完全相同。利比亚问题国际联络小组负责管理国际社会向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反对者提供的援助。不过在利比亚问题上,联络小组同样负责协调北约旨在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军事行动,而此类行动尚不会在叙利亚出现。

有美国官员表示,这样的友好组织将通过加强制裁、联合叙利亚国内外各反对派组织等方法努力向巴沙尔政权施压。

【路透社华盛顿2月6日电】因安全局势恶化,美国今天宣布关闭其驻叙利亚大使馆,以进一步孤立大马士革政权。

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暂停业务,美国驻叙利亚大使罗伯特•福特及全体使馆工作人员已离开叙利亚。

欧盟将加大制裁力度

【法新社巴黎2月5日电】在联合国否决了针对叙利亚的决议案之后,法国外长网兰•朱佩5日表示,欧盟“未来将加大对叙利亚政权的制裁力度”。

朱佩在接受法国BFM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们将帮助叙利亚反对派进行重组,欧盟将加大对叙利亚政权的制裁力度,并借此加大国际社会对其的压力,直至叙利亚政权发现这种孤立无援的状况难以为继”。

谈到法国总统萨科齐前一天提到的关于成立“叙利亚人民之友小组”一事时,朱佩强调,萨科齐总统“未来几天内将采取具体行动,以将那些认为叙利亚当前的局势完全无法接受的人们召集在一起”。

朱佩还表示,法国还将“考虑”突尼斯提出的有关各国集体驱逐叙利亚大使的建议。

【法新社巴黎2月5日电】法国外长朱佩在BFM电视台的节目中说:“欧盟将再次加强对叙利亚政权的制裁。我们将设法加大国际社会的压力,叙利亚政权终将意 识到它被完全孤立了,并且无法继续下去。” 欧盟已经对巴沙尔政权采取了若干轮制裁,目前已有数十位叙政权内部人士和多家公司被处以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制裁。

比利时外交大臣迪迪埃•雷恩代尔表达了和法国一样的沮丧。他今天说,应当对叙利亚政权采取“新的限制措施”。

【法新社德黑兰2月5日电】伊朗官方媒体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称,伊朗今天对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谴责其盟国叙利亚镇压异己的决议表示欢迎。

伊朗外交部长阿里•阿克巴尔•萨利希说:“中国和俄罗斯否决这项制裁决议是公正的。”

他说:“安理会已成为西方国家……欺凌他国的工具,这一次俄罗斯和中国站出来反对。”

叙利亚是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国。

【俄塔社德黑兰2月6日电】伊朗外长萨利希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是正确之举。

萨利希称,俄中两国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所投的否决票应成为“向西方发出的一个信号,将安理会作为自己的工具是不可接受的”。他还提到,美国在安理会中否决了60多份含有反以色列内容的文件,这是“心存偏见和有失公允的直接证据”。

俄高官急赴叙引猜测

【路透社慕尼黑/莫斯科2月5日电】俄罗斯外长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将在大马士革举行罕见的会谈,届时也许会谋求“有控制地废除”巴沙尔的统治来挽救它在阿拉伯世界与西方国家作对的唯一重要立足点。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他7日将携对外情报局局长米哈伊尔•弗拉德科夫前往叙利亚与巴沙尔会谈。

拉夫罗夫没有透露此行的目的,但俄外交部今天发表的一份声明表示,他和弗拉德科夫至少会施加压力要求巴沙尔作出让步。

声明称,此次出访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指示的,因为俄罗斯“坚决想要通过最迅速地实行时机已成熟的民主改革来最迅速地使叙利亚局势实现稳定”。

在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后,俄罗斯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增强它与巴沙尔长期以来的联系,使之足以保证俄罗斯不失去它在中东地区最牢固的势力范围。

【俄罗斯《消息报》2月5日报道】在安理会冻结阿盟提出的涉叙决议后,俄派外长和对外情报局局长赴大马士革完成紧急使命。

俄外交部证实了此次访问,但拒绝透露即将举行的会谈议程,也不愿回答对外情报局局长弗拉德科夫为何陪同外长出访。外交部新闻司只表示:“访问是受俄总统委托,代表团成员也是总统敲定的。”

莫斯科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认为,弗拉德科夫的使命在于安抚叙情报机构领导人,向他们保证莫斯科支持巴沙尔的路线是坚定的。因为“该国情报部门影啊力巨大。倘若情报机构领导开始摇摆,巴沙尔政权的地位将真的发生动摇”。

这位专家表示,今天,叙总统的地位要比西方电视台报道的稳固得多。没有外部干涉,反对派无法独立推翻大马士革政权,而俄中否决安理会反叙利亚决议令这种干涉失去了合法性。

叶夫谢耶夫指出,阿拉伯世界支持巴沙尔反对者的程度也被严重夸大,“阿盟反叙决议是在沙特和卡塔尔的授意下准备的。但伊拉克坚决反对向大马士革施压,这使得沙特无法构筑对叙包围圈”。

此外,约旦、黎巴嫩甚至以色列都不希望展开推翻巴沙尔的行动。特拉维夫意识到,一旦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失势,他们的地位将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取代,这对以色列而言意味着与叙利亚重新为争夺戈兰高地发生公开军事冲突。因此,与俄罗斯一样,巴沙尔继续执政符合以色列利益。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36期,摘自2012年2月7日《参考消息》)

登入为: admin
2012年妙文共享/叙危机诱发_中东大混战.txt · 上一次变更: 2012/03/08 21:5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