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新闻评奖看西方的“公开、公平、公正”

•刘军•

记者在瑞士常驻期间,亲身经历过一次新闻评奖活动,但评奖结果不仅遭到众多常驻瑞士外国记者的抨击,而且是一次“自爆其丑”的闹剧。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瑞士日内瓦,有一个自诩“抛弃了政治、种族、宗教、文化和语言偏见”的记者俱乐部。俱乐部在联合国区租下一 幢别墅,堂而皇之地邀请各国政要、作家、媒体人搞新闻发布、座谈会、讲座,尤以邀请各国的“异见人士”、“反政府人士”和“宗教人士”为其招牌造势,因此 常遭到一些国家政府和外国常驻瑞士外交机构的批评和抨击。俱乐部的经费主要来自民间组织和个人捐款,维持日常开销的费用往往入不敷出。为扩大影响和维持生 计,几年前,该俱乐部突发奇想,组织了一次以一名瑞士著名旅行家兼作家的名义设立的“新闻奖”。该奖开宗明义是鼓励那些“为弘扬日内瓦国际城市地位而撰写 出优秀文章的记者”,还特别说明参选的记者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只要是常驻瑞士的记者都在参选行列。当然,“新闻奖”不能缺少物质刺激,设立了 一、二、三等奖及不同数额的奖金。在日内瓦常驻的外国记者有一百多人。

作为常驻瑞士的外国记者,记者选择了已经刊发的十余篇文章和自己撰写的两本介绍瑞士的图书参评,并按照组委会要求,用法文为每本书和每篇稿件加了注释,以 便评委评审。一些来自阿拉伯国家、西班牙、俄罗斯、葡萄牙、波兰、日本等国的记者也提供了参选稿件,并附加了英语或法语注释。俱乐部称,将组织一个负责任 的评审小组,本着维护新闻及言论自由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选。

半年后,俱乐部组织了规模盛大的颁奖仪式,但评奖结果却令在场的绝大多数记者匪夷所思。一等奖获得者是某国一个没有任何新闻资质的反政府民间组织,他们的 成就是“为促进某国的民主化进程敢于‘仗义执言’!”结果公布后,只见几名从未在任何新闻发布会上露过面的“记者”跳将起来,欢呼雀跃,弹冠相庆,让各国 老记们面面相觑。二等奖的获奖者中倒是有在驻日内瓦联合国组织或瑞士注册的记者,但有的获奖者的“成就”着实不能服人。一名刚刚涉足新闻界的法国女记者, 以一篇所谓“出色的世贸组织报道”获得二等奖,让从事世贸报道多年的老记们大跌眼镜。随后的获奖者更让在场的记者们大惑不解:有的是已耄耋之年且多年不写 作的西方记者,有的是不知名的非政府组织“自由撰稿人”,“新闻奖”变成了“终身成就奖”和“自由撰稿人奖”。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所有“获奖者”都使用 法语或英语写作,使用其他语言和文字发稿的记者,不管能力多强、名气多大、水平多高,鲜列“获奖者”名单上。

一名阿拉伯记者在日内瓦工作了二十多年,是圈内公认的“名记者”。他经过细致的“探访”后告诉记者:“实际上,所谓‘新闻奖’的获得者早已内定”。一名西 方记者也气愤地表示,记者俱乐部的工作应该是为记者的工作提供方便,而此次评奖结果却成了“非政府组织的吹鼓手和关系户的幕后推手”。记者事后曾问一名圈 内公认比较“正直”的女评委“此次评选是否公开、公正”?她做了非常肯定的回答。记者接着问:“我参评的中文稿件是谁评的?阿拉伯语作品、西班牙语作品和 俄文作品是谁来评定的?”这位刚刚还义正辞严的评委一时语塞,脸憋得通红,过了好一会才支支吾吾地承认,她“根本没有看到过除了法文和英文之外的参评文 章。”换句话说,除了直接用法文和英文撰写的参评文章,使用其他语言撰写的参评材料根本就没有“被评”或根本没被人打开过!事实已再明显不过:评委会将使 用其他语言写作的文章作分母,以显示本次参评者的国家总数和人数,藉此来标榜新闻奖的“全面、公平、公正和透明”!

评选仪式一俟结束,就遭到一些外国记者的质询。记者俱乐部自知理亏,悄悄搞起“走廊外交”四处安抚。据那位阿拉伯记者说,一位俱乐部的负责人曾私下找他 “解释”,还托其他记者来劝慰,并许诺下次评选一定增加懂除法语和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的评委。这位负责人还对一位即将离任的外国记者“诚恳”地表示,在他 离任前要“有所表示以补偿此次评选的缺陷”。当然,对于这位早已沦落为“业余政客”的人的话不能太认真。果然,直到那位外国记者回国,也没有收到俱乐部的 “任何表示”。

从这次“新闻评奖”活动中,我们可以管窥到西方某些人和组织的真实面目。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90期,摘自2012年9月1日《光明日报》)

登入为: admin
2012年妙文共享(4)/从一次新闻评奖看西方的_公开、公平、公正.txt · 上一次变更: 2012/10/28 15:08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