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谁拥有林清祥手稿的版权?

30/08/14

作者/来源:陈华彪 伦敦

马来西亚部网站人民之友与林清如因转载已故林清祥手稿的争端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件。新加坡最負盛名和极被尊敬的左翼偶像的集体记忆可能会因这事件被玷污。

林清祥的胞弟林清如,声称他已过世的兄长林清祥手稿的版权因在今年八月被人民之友转载而受到了侵犯。

报道引述林清如的话说,他花费了十万新币出版这本442页的回忆录,书里还附录了林清祥的手稿。这本书总共印了八千本。中文版的《我的黑白青春》在2014年7月出版发行。

作为版权的拥有者,如同所有的产业业主,在法律上是可以积极地去维护本身的利益的。因此,当他发觉林清祥答问式手槁附录未经他的允许就转载于人民之友网站时,他的律师率先发出将会採取法律行动的警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林清如这样做天经地义。但采取诉讼的方式未必是最审慎的做法。我也是一名律师,我常常会劝客户尽可能避免诉讼。

这不是一般的版权纠纷。双方的动机並不为了錢财。林清如宣布将把卖书所得的利润捐给在马来西亚的母校。作为出版商和作者,他对未经授权就转载林清祥手稿会对书本销路不好影响的顾虑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可以理觧的。

然而,在天平的另一端的人民之友,是一个同等、利他主义的非营利性质网站,纵使它那较狭窄的目标也只为了宣扬已故林清祥遗稿。纠纷的背后是源于处理林清祥这位在政治生涯全盛期被预定为新加坡第一位总理的知识产权。他的政治生涯很不幸地被不经審讯的监禁、流放所打断。从他回到新加坡之后,一直保持沉默,直到他撒手人寰。即使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战友们也不得不在吉隆坡为他举行追悼会。

不管生前还是死后,林清祥都遭受新加坡政府的诋毁中伤。大约在1992年,当他拟好这份手稿时,他对一位挚友谈起,一旦手稿发表后他可能会再次被流 放,手稿最终並没发表。直到他逝世十八年后的今天,这份手稿终于和世人见面。当手稿出现在林清如的书中,人民之友就捉紧时机转载並注明来源,但并没得到林清如的许可。人民之友的格言似乎是 – 发表后被赞及 / 或发表后被控。

大众对林清祥手稿传播的兴趣逺逺超过对林清如回憶录的可能的兴趣, 我希望这样的说法,不会被当成对他不敬。政治性回憶录的銷路,尤其是中文版,一般上不超过2000千本。把他自己的回憶录和他兄长的手稿合併在一 本书里,林清如的书便能有更广泛的读者群。这是出版商精明而令人称道的行销策略,更何况两篇文章又是亙補的。凭着自身的能力,在50与60年代,林清如身为学生及后来当上工运领袖,他付出了贡献和作出了牺 牲,並被在没经審讯下拘留长达九年。他的传奇故事对了觧新加坡和左翼运动历史是一样重要的。

人民之友是从公共集体权利和正义的角度来辯解。他们主要的论奌是:林清祥是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反殖民族觧放运动的领袖。林清祥的著作是这历史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应该与大众广泛分享。人民之友的论点在政治上极具吸引力,但法律和公正往往是不同的两回事。人民之声这一让律师们皱眉的论奌,却是被新马那个重要时代的许许多多政治活跃者,并继读深深拥护着林请祥的支持者所认同。对林清祥以往的同志和忠诚的支持者而言,版权法的细节不外是资本主义的概念,而林清祥则是左翼、倾向社会义运动的领袖。

只要林清如能证明拥有他兄长手稿的版权,人民之友若以政冶遗产共有权来抗辯将不会在法庭得到好处。如果林清如真的把他的威胁落实並提出控诉,除非奇跡显现,人民之友或将遇到麻烦。

在现今的网络空间年代,网民倾向爱好自由与免费资讯。法庭的步伐却慢得像蜗牛一样,反之在网络空间,资讯是不可阻挡的,运转迅速而自由,有时难以捉摸,任何阻挠这类资料传播的企图必遭到网民迅速和严酷的批判。

就举个例子,不久前,以伦敦为基地并在过去一直极负盛名的左翼出版商劳伦斯与威徳哈(Lawrence & Wishhart)发了一封类似的律师信給美国的一个激进的非营利性质网站,要求他们将五十部Lawrence & Wishhart多年拥有、精心翻译、曾在 1970年代出过精装版並于日后数码化的马克思与恩格思全集的电子档案取下后,遭到超过四千封恶意郵件的轰炸。法侓是站在Lawrence & Wishhart的那边,而且他们还是很正当的出版商,但却还是遭到他们想服务的读者群不公平的谩骂。幸运的是,林清如不像Lawrence & Wishhart须依靠收入来维持他们单薄可数的职员。林清如所关心的並不是錢财。

林清如目前的苦恼虽然可以理觧,通过法庭觧决问题或许正好激发出类似劳伦斯与威徳哈所面对的那种不受欢迊的回应。

林清如正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林清祥支持者本应購买这本书,却被这法律诉讼威胁所激怒而发誓不买这本书,转而向图书館借。这应该不是发泄忿怒的孤立例子吧。我相信林清如会注意到这不只会使到这本书有偏离核心市场的风险,採取法律行动将被理觧为他已越过“细白线”了。这亊件也会给林清祥家族成员带来不便与尴尬。

很多人巳经在问,林清祥在这情况下又会怎样做呢?首先,那手稿是为新加坡电视访谈而準备却沒能实现,原因是当时林淸祥坚持节目必须现场广播而不是如建议中的亊先錄音。他的动机纯粹从政治出发,他希望得到最大的公众影响。当时与他讨论此事的友人並沒想起他有提过仼何的报酬。他所关心的只是他的传达的信息的完整、诚信,不会被他的政敌偷梁换柱。

这也引发了将纠纷闹上法庭是否会对手稿作者的信誉与威望造成损害的问题。人民之友与林清祥的遗产无关,他们无法引用这论点在法庭上抗辩。即便真的能用上,它也末必能得到法庭接受。但是奇怪的亊有时会在诉讼过程中发生,我们还是等着瞧吧,不过但愿这一过程不会玷污这被受人们爱戴的政治偶像。当然,撤销诉讼对各方都有好处。

与此同时,我们的注意力被引到版权问题上,而不是去讨论林清祥的手稿。顺便提一提,林清祥是怎样说李光耀的呢?

陈华彪
伦敦
2014年8月 26日

---

分类题材: 政治_politics ,

《新加坡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