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韦斯为什么会叫板美国(上)

•徐世澄•

美国阻挠委内瑞拉当选安理会理事国

2006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改选非常任理事国,以往经过各方磋商,就能比较顺利地通过秘密投票基本确定,但这次却偏偏不然。

10月15日,查韦斯指控美国正发动一场“肮脏的战争”来阻止委内瑞拉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美国支持危地马拉竞选安理会理事国,以阻止委内瑞拉成为联 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查韦斯本希望利用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身份来发表他反对美国帝国主义政策的言论。美国表示,与朝鲜和伊朗保持良好关系的查韦斯政 府将是安理会的一个分裂性力量。

安理会由15个成员国组成,除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中、法、俄、英、美5个常任理事国外,其他10个非常任理事国,每2年按区域分配原则改选一半,任期 2年,每次改选5个,不能连选连任,当选国家必须获得联大有效选票的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在安理会内部,虽然5个常任理事国拥有最重要的否决权,但当对某一 议案出现相持不下的局面时,任何一个非常任理事国的票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阿根廷、日本、坦桑尼亚、丹麦和希腊5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任期到2006年年底结束,第六十一届联大10月16日举行投票,选举新的5个国家接替。印度 尼西亚、南非、比利时和意大利4个国家在当天的首轮选举中顺利当选。准备接替拉美地区阿根廷的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组的候选国委内瑞拉和危地马拉之间 却展开了激烈竞争。经过10轮投票,这两国的得票情况形成拉锯状态,到傍晚休会时仍未能分出胜负,只能拖到第二天继续进行较量,这与美国坚决反对委内瑞拉 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在16日联大休会后说,美国支持危地马拉,而且危地马拉当天得票数大部分情况下都领先。他还说,联合国过去有过投票100多轮的纪录,而今天才投了10轮票。他表示美国已经做好了多轮投票的准备。

美国为何全力支持危地马拉呢?无非是要阻止“常和自己对着干”的委内瑞拉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美联社分析说,“查韦斯希望利用安理会来发表他反 对美国‘帝国主义’政策的言论”。在联合国投票前,查韦斯就嘱咐委常驻联合国代表“带上刺刀冲锋”,让委内瑞拉成为安理会理事国。在9月联大一般性辩论 中,查韦斯曾毫不留情地把美国总统布什比做“魔鬼”。美国自然不愿在安理会面对这样一个软硬不吃的对手,以防委内瑞拉处处与美国作对。

面对美国的阻挠,委内瑞拉没有放弃。委常驻联合国代表卡德纳斯在投票现场说,查韦斯总统和委内瑞拉人民十分关注这次选举,委内瑞拉将力争获胜。为了寻求更多国家支持委竞选安理会理事国,查韦斯最近几个月还访问了不少国家。

每当出现这种竞争的时候,联合国内的几个餐厅总是人满为患,这些“食客”大多是各国常驻联合国的代表,他们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约“朋友”共同进餐,而进 餐的过程就是游说和拉票的过程,利益相关的各国代表往往在就餐过程中,就投票问题达成协议或默契。从当天的情况来看,由于美国的阻挠,委内瑞拉的游说活动 遇到不小阻力。

经过47轮投票,参选国危地马拉和委内瑞拉均未能获得当选所需的票数,创下了冷战结束后的最高记录。反美的委内瑞拉受到来自美国的极大阻力,得到美国支持 的危地马拉虽然在投票中领先于委内瑞拉,但是它始终未能得到当选所需的三分之二的票数。僵局持续了半个月,在外界压力下,最终,11月1日,委内瑞拉和危 地马拉决定双双退出竞选,一致推举巴拿马参选。11月7日,联合国第六十一届联大全体会议进行了第48轮秘密投票,巴拿马获得了164张选票,远远高于当 选所需的120票。宣布结果的联大主席、巴林女外交官哈亚•哈利法表示,她对巴拿马的胜利感到高兴,各国外交官也对这个结果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持续3周 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之争终于结束。

委内瑞拉常驻联合国代表卡德纳斯在巴拿马当选后在联大发言时,对美国在此次选举过程中的表现予以不指名的批评。他指出,一些大国对选举工 作的干涉是有目共睹的,但事实表明它们无法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卡德纳斯说:“有些拥抱是会致人于死地的,比如说野熊的拥抱。而在这次安理会非常任理事 国的选举过程中,美国正是给了危地马拉一个野熊式的拥抱”。卡德纳斯的言外之意是,美国支持的危地马拉没有如愿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美国的帮助不仅没 有使其胜出,反而可能正是促使危地马拉落选的重要原因。卡德纳斯还对巴拿马的当选表示欢迎。他说,巴拿马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和结 果”,因为巴拿马是“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桥梁”。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巴拿马等5国将接替阿根廷、丹麦、希腊、日本和坦桑尼亚成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任期至2008年12月31日。

美国对委内瑞拉查韦斯政权的“静悄悄的干涉”计划

美国对委内瑞拉查韦斯政权的“静悄悄的干涉”计划始于克林顿政府。布什执政以来,这项计划得到加强。美国一直实施一项支持委内瑞拉政治反对派推翻查韦斯政 权及其政党联盟的计划。每年美国至少花费700万-1000万美元,打着“促进民主”、“解决冲突”、“加强公民生活”的旗号,进行“倒查”活动,如向反 对派政党、非政府组织、媒体、工会和企业主提供资金、培训人员、提出建议、进行领导等。该计划有短期、中期和长期明确的目标。

这一计划由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中央情报局、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NED,它有4个相关的机构:共和党的国际共和研究所、民主党的全国民主研究所、美国商会国际私人企业中心及劳联和产联的国际劳工团 结美国中心)组织实施。此外,该计划还得到相似的国际组织网的支持。美国的有关组织通过设在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内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办公室和由美国使馆控 制的3个“私人”办事处具体落实:一是2000年建立的国际共和研究所办事处,二是2001年建立的全国民主研究所,三是国际开发署的一位承包人的办事 处。这3家办事处同几十名委内瑞拉人做交易,向他们提供来自上述机构的资金。从这一美国干涉计划中获取资金的委内瑞拉人参与了2002年4月的未遂政变, 参加了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石油业的大罢工,参加了2004年8月企图罢免查韦斯的公民公决。但是,这三种阴谋均未成功。

查韦斯拉美之行与小布什拉美之行针锋相对

2007年3月12日,查韦斯结束了对阿根廷、玻利维亚、尼加拉瓜、牙买加和海地5国的访问,时间恰与美国总统小布什3月8日到14日访问巴西、乌拉圭、 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和墨西哥拉美5国之行相重合。尽管查韦斯一再声明“纯属巧合”,但舆论认为,查韦斯的拉美之行明显是与小布什拉美之行针锋相对。与小布 什所到之处抗议示威活动不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查韦斯在出访的国家受到了追随者的热烈欢迎。此外,与小布什低调回应有关查韦斯问题的态度不同的是,查韦斯 高调谴责小布什在拉美的言行充满了“虚假的承诺与欺骗”。

查韦斯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大型群众集会时,对美国在拉美推行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予以抨击;在玻利维亚,查韦斯警告美国正继续在委内瑞拉阴谋 策划政变与暗杀;查韦斯还在尼加拉瓜表示,拉美已出现一个由阿根廷、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组成的“民众主义政府轴心”,这令美国 政府“感到担忧”,拉美人民应团结一致,做好击退美国新攻势的准备。

在访问拉美5国期间,查韦斯与5国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接受玻利维亚加入筹建南方银行工作小组,准备建立南美天然气生产和输出国组织,在尼 加拉瓜投资建设炼油厂以及帮助牙买加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等。查韦斯表示,签署上述协议目的在于“确保拉美人民的经济独立,促进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一体 化进程”。

查韦斯在出访过程中还大力倡导由他提出的一体化方案“美洲玻利瓦尔替代计划”,坚决反对美国推行的“美洲自由贸易区”的主张。他认为,美洲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借以控制拉美的工具,各国应加强经济合作与互补,将美国排除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

自20世纪末起,拉美地区左派政治力量的崛起已成为美国不得不正视的“新现实”,美国不得不调整它对拉美的政策。委美两国虽仍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但由于 查韦斯政府在意识形态等问题上与美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的政治对立和各自寻求扩大在拉美地区影响力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面临与小布什在同一时间出访拉美的查韦斯的公开叫板,表面不接招的布什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小布什3月8日开始对巴西、乌拉圭、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和墨 西哥5国进行访问。此次拉美之行的目的是重新拉近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改善美国在拉美的形象,遏制死对头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日益扩大的影响。尽管美国官 员否认布什总统的这次访问是“反查韦斯之行”,但《华盛顿邮报》指出,随着拉美5国之行,布什总统正在开始一场新的对抗查韦斯、在拉美地区与其争夺民心的 斗争。《洛杉矶时报》甚至打出“布什进入查韦斯的后院”的标题。布什在出访前宣布,在未来3年内,美国将对拉美增加7500万美元的援助,帮助更多的拉丁 美洲人学习英语,以及到美国留学;增加3.85亿美元的援助为墨西哥、巴西及中美洲国家的工人家庭提供资助。布什还表示,他将下令美国海军的一艘医疗船在 加勒比海和拉丁美洲12个国家的港口停泊,以便治疗各国8.5万名患者,进行1500例手术。

可是事与愿违,布什所到之处处处都遭遇抗议。更令布什难堪的是,查韦斯还在乌拉圭的邻国阿根廷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反美集会。

3月8日,小布什抵达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近万名示威者聚集在圣保罗市中心的保利斯塔大街,他们高举各种旗帜和标语,高呼“布什滚回去”、“布什是希特 勒、法西斯”等口号。9日,约150名示威者在小布什下榻的希尔顿饭店附近继续抗议活动,烧毁布什的人像。为了保证小布什安全,巴西出动了4000多名军 人和警察,把小布什下榻的饭店和出行经过的路线全部封闭。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400多名示威者打着古巴、委内瑞拉和巴勒斯坦的旗帜在美国总领馆 前举行抗议活动,用石块砸毁了领馆大楼的玻璃,并用油漆在大楼墙上涂上反美标语。

10日,布什抵达乌拉圭首都。在这里,6000余名示威者走向街头抗议,两家麦当劳餐厅被示威者用石块砸毁。在布什访问的下一站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数百名民众和大学生在抗议活动中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布什也遭遇到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

与此同时,3月9日,查韦斯在拉普拉塔河南岸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表主题为“欢迎查韦斯,为了拉美的团结,布什滚蛋”的演说,4万人与会。而在他 发表演说之时,布什刚抵达河北岸的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查韦斯发表了长达两个多小时反美演说,并断言布什的拉美之行必然失败。他用讥讽的语调说,“其实 我们拉美人民不需要以这种形式反对他(小布什),因为他已经是一具政治僵尸。”

不过,对于查韦斯发起咄咄逼人的攻势,小布什低调应对。10日,他在和乌拉圭总统塔瓦雷•巴斯克斯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穷追猛打,竭力避免对查韦斯批评的直接回应。其他陪同的美国政府官员也都尽量避免提及查韦斯。

3月14日,查韦斯说,委内瑞拉给予拉丁美洲的经济援助多于美国。同一天,美国总统小布什离开墨西哥,结束他为期7天的拉丁美洲5国之行。

查韦斯说,美国长期以来试图控制拉美地区,委内瑞拉为促进这一地区摆脱美国,使用石油销售收入资助拉美国家修建基础设施,并向它们输送石油和捐款等。

在讲话中,查韦斯首次估算了委内瑞拉与加勒比沿海和拉丁美洲17个国家的石油贸易。他说,委内瑞拉每天向这些国家输送约20万桶石油,并同意它们以易货贸 易形式支付部分贸易款项,如肉豆蔻和香蕉等。查韦斯说,仅石油运送一项,委内瑞拉每天就输出价值480万美元的财政援助,一年就是16亿美元。

布什访问拉美5国前曾说,美国2006年对拉丁美洲的援助为16亿美元。美联社评论说,尽管美、委两国对拉美的援助数额相当,但美国经济实力是委内瑞拉的90倍。

2007年11月29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发表文章提醒说,查韦斯应防范美国人支持下的暗杀行动,“不负责任的美国政府总想杀害委内瑞拉国家元首,总想 着那里发生内战,这种想法一分钟也没停过……”,卡斯特罗在文章中写道,“查韦斯11月21日来访时,我与他严肃讨论了暗杀的危险,因为他经常乘敞篷车外 出。”美国中央情报局曾700多次企图暗杀卡斯特罗,其手段从爆炸到下毒应有尽有,但每次卡斯特罗总能化险为夷。卡斯特罗根据他本人的经验,告诫查韦斯不 要经常乘坐敞篷车参加公共活动,卡斯特罗说,革命的敌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查韦斯警告美国第四舰队避开委内瑞拉水域。2008年4月24日,美国海军宣布将重建美国第四舰队,负责美国海军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的行动。美国媒体认为,重建第四舰队的举措是为了加强美国对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影响力。

8月3日,查韦斯称,24架可以发射导弹的俄罗斯苏霍伊战斗机已交给委内瑞拉,他并且警告,最近再度恢复活动的美国第四舰队应避开委内瑞拉水域。查韦斯在 电视节目中说:“我们已收到24架苏霍伊战机”,“它们是为了防卫目的,我们不会攻击任何人”,他接着说,战机已开始试射导弹。查韦斯称,苏霍伊战机的导 弹远胜过美国F-16战机的导弹,他警告美国第四舰队不要进入委内瑞拉水域。

查韦斯批评美国的金融危机危害世界经济。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国政府的许多救援措施并没能遏制危机的蔓延,从而逐渐转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 机,并且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2008年9月30日,查韦斯在巴西访问时说,美国金融危机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失败,可像“100场飓风”一样造成 损失,并拉低原油和其他商品价格,危害全球经济。查韦斯说,“该埋怨谁?帝国主义,美国,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做法”,“一个新世界将从这场危机中产生。那 是一个多极世界。”查韦斯对媒体说,尽管委内瑞拉依赖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收入,委内瑞拉经济根基仍然稳固。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最佳回应是保持攻势,推进不同于 美国式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查韦斯认为,“每个国家都需审视它的处境和我们所冒的风险,因为没人知道它的波及面会有多广”,“委内瑞拉和其他一些 拉丁美洲国家将挺过这场金融危机,因为它们独立性逐渐增强,不怎么依靠信贷机构”。

查韦斯发展与伊朗关系引起美国不快。查韦斯执政后,积极发展与伊朗的关系。2007年1月13日,查韦斯同到访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加拉加斯表示,两国准备 向其他国家提供财政支持,以帮助那些国家摆脱美国“控制”。访委期间,伊朗与委内瑞拉签署了11项双边合作协议。美国政府经常指责查韦斯和内贾德,因为他 们两人经常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委伊两国建立了一笔20亿美元的基金,不仅用于对两国投资,而且据查韦斯和内贾德宣布,也用于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这将 使我们能巩固投资……首先是向那些正努力摆脱帝国主义束缚的国家的投资”,查韦斯说,“这一基金将成为解放的途径”。

委美互相驱逐大使

2008年9月10日,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因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菲利普•戈德堡卷入了玻反对派发起的暴力事件,宣布将其驱逐出境。9月11日,美 国国务院官员召见玻驻美大使古斯塔沃•古斯曼,令他离开美国,以报复此前玻利维亚总统以“卷入分裂破坏活动”为由下令驱逐美驻玻大使戈德堡的行动。

为表示对玻利维亚莫拉莱斯政府驱逐美国驻玻大使的声援,9月11日,查韦斯要求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特里克•杜迪72小时内离境,同时威胁停止对美国供应石 油。查韦斯称,如果有人发动针对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的政变,委方会向玻方提供军事支持。查韦斯宣布召回委内瑞拉驻美大使贝尔纳多•阿尔瓦雷斯,待 下届美国政府接手后再返回,“希望美国早晚能产生尊重拉丁美洲人民和政府的新一届政府。”

9月1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说,美国将驱逐委内瑞拉驻美大使。同时,美国财政部当天也宣布对委内瑞拉政府两名高级官员和一名前政府官员实行制裁。

查韦斯与奥巴马

委美关系的第三阶段是从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至今。奥巴马上台以来,委美关系有所改善,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依然不断。

2008年11月4日,美国大选前夕,11月2日,查韦斯发表电视讲话说,由于小布什政府的倒行逆施,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关系处于几年以来的最低点。小布什 不下台,两国关系将无从改善。查韦斯称,如果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他愿意在平等和互敬的基础上和奥巴马展开对话,改善两国关系,“我对 奥巴马主政的美国抱有希望,我们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任总统当天,查韦斯表示,希望奥巴马上任后能真正改变美国同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关系,“但愿美国新总统能用 新的眼光看待拉美,并尊重我们的民主和我们土地上正在进行的变革进程”。但他又说,他对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不抱幻想,但对小布什任期的结束表示欣慰:“谁 也别心存幻想,那可是美帝国”,“布什是美国和全世界最受唾弃的一位总统,因为他令全世界充满恐怖和暴力”。

奥巴马上台初期,委美关系有明显改善。查韦斯和奥巴马都释放善意,表示愿意改善两国关系。

然而,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不久,2月下旬美国国务院发表全球反毒形势评估报告,该报告对委内瑞拉的反毒工作提出指责,报告称,“委内瑞拉是本大陆毒品过境的 主要国家之一,由于缺乏加拉加斯政府在反毒斗争中的合作,形势在恶化”。2月29日,查韦斯谴责美国国务院反毒报告对委内瑞拉的指责,他说,“奥巴马先生 不要插手我的事情,不要插手委内瑞拉的事情,不应继续美国前政府愚蠢的路子,奥巴马先生请关注自己的事情。奥巴马先生的政府再次反对委内瑞拉,指名道姓说 我和委内瑞拉没有对美国扫毒的斗争提供合作。在这个地球上,对贩毒支持最多的是美国。看来奥巴马在继续布什主义”,“这对我无关紧要,这场革命不依靠美国 帝国主义,将继续它的方向”。查韦斯指出,委内瑞拉政府对贩毒的打击超过过去任何时候,而美国禁毒局在这里支持贩毒和政变。

查韦斯下令没收美国公司在委大米加工厂。3月4日在总统府出席部长会议时查韦斯得知,美国嘉吉公司位于委内瑞拉波图格萨州的大米加工厂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在出厂的大米包装上标注政府限价价格,当即决定没收该加工厂,并要求对公司进行必要的司法调查。

查韦斯同奥巴马三次握手

2009年4月17-19日,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召开了第五届美洲国家组织峰会,查韦斯总统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除古巴以外的所有美洲国家元 首或政府首脑均出席了此次会议。在这次峰会上,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查韦斯不仅没有与奥巴马发生争吵,反而前后与奥巴马握了三次手,查韦斯还向奥巴马赠 送一本书,奥巴马欣然接受。

在17日峰会开幕式前,各国领导人在一间会议室等候入席。此时奥巴马走了进来,走过一队领导人的身边,来到查韦斯面前作起了自我介绍并向他问好。这是奥巴 马首次与“反美斗士”著称的查韦斯直接见面。据当时在场的一名委内瑞拉官员说,“查韦斯用西班牙语向奥巴马打招呼,而奥巴马则用英语回应。”一位美国高级 官员证实,当时是奥巴马主动向查韦斯伸出了右手,两人随后握手致意,奥巴马还用左手拍了拍查韦斯的右胳膊。查韦斯先告诉奥巴马,“我8年前用这只手与布什 握手”,然后用英语说,“我想和你做朋友”。奥巴马口头上没有作出回应,“奥巴马总统微微地笑着,随后就回到队伍中去。”会面后,查韦斯赞叹道,“我们就 像绅士般握手,奥巴马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有别于他的前任,一切都朝向乐观的方向发展,各方都有意愿推动关系向前发展。”奥巴马说,美委间虽然存在“巨大的 分歧”,但并不是说,彼此间不能互相倾听。从各大媒体公布的照片来看,奥巴马与查韦斯握手时,两人都面带微笑,奥巴马还用左手轻轻拍打了查韦斯的肩膀。

18日,奥巴马和查韦斯再度握手。当着众多记者的面,查韦斯将一本描写拉丁美洲殖民史的书送给奥巴马。查韦斯赠的书是乌拉圭进步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所著《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主要描写从15世纪到20世纪,拉丁美洲遭受新老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剥削和掠夺的历史。

在解释为何送这本书给奥巴马,查韦斯说:“这本书讲述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它让我们记住历史;须知现在和未来是建立在历史之上的。”当有记者问奥巴马对这本 书有何看法时,奥巴马回答:“送书给我再合适不过了,我喜欢读书,我起初以为这是查韦斯自己写的书,本来打算回赠一本我写的书。”当天稍后,各国领导人站 在一起合影留念时,奥巴马和查韦斯第三次握手,两人还聊了几句。

对于奥巴马与查韦斯的会面,白宫官员说,查韦斯在峰会上对美国的批评比较注意措辞。奥巴马在峰会闭幕那天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他与查韦斯在政治、经济和外 交方面有重大的分歧,他要求查韦斯不要干涉邻国的内政,要求委减少军费开支,并希望委能在扫毒方面与美加强合作。美国国内的保守派如美国参议院前议长金里 奇和前副总统切尼提醒奥巴马不要被查韦斯的握手和拥抱所“迷惑”。委国内一些反对派如委前驻联合国大使阿尔卡拉伊等给奥巴马写信,要求奥巴马不要同查韦斯 打得火热,要多听听委国内反对派的意见。查韦斯希望委美两国能在互相尊重主权、尊严和自主的基础上改善两国的关系。

查韦斯与奥巴马的三次握手让美委两国关系似乎出现了重大转机。4月18日,查韦斯表示将向美国重新派驻大使,称已确定大使人选,“现在就等美国政府的认可了。”然而,委美之间的宿怨很难通过赠送一本书或三次握手就能一朝化解。

查韦斯向美国“捐”小岛,称这是恢复合作关系的象征。查韦斯在向奥巴马送了一本书之后,4月22日,查韦斯政府再送奥巴马一个大礼--一个位于美国德拉瓦 河中的小岛。这个小岛叫做佩蒂岛,面积大约214公顷,离费城和新泽西州不远。这个小岛在1990年被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买下,用作储存和提炼石油工 厂。近年来有开发商在该岛上兴建高尔夫球场、酒店以及赌场,这引起了争议。环保团体说,该岛上有独特的动植物,不宜开发。查韦斯在美洲峰会上就已经宣布, 将“捐出”小岛作为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育。查韦斯政府称,捐出小岛,是委美两国恢复合作关系的象征。

然而,奥巴马执政以来,委美关系的发展并不平静。

查韦斯谴责美国反恐形势报告是“诽谤”。4月30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年一度的新的全球恐怖主义形势的报告,报告批评查韦斯对哥伦比亚游击队的同情“阻 碍了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5月1日,查韦斯对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作出回应,谴责了美国对委内瑞拉反恐合作不利的指责,他说: “我以委内瑞拉人民的名义拒绝接受美国的指责。”

查韦斯指责奥巴马食言。6月12日,查韦斯和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在“加勒比石油计划”第六届峰会上批评奥巴马没有兑现创造与拉美国家关系“新时代”的诺 言。查韦斯说,“奥巴马应该言出必行,但这样的事却没有发生”,“这还是一个旧帝国制国家。让我们共同期望奥巴马有勇气、有能力并支持打破这种帝国制。”

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6月25日,委内瑞拉外交部发表公报说,委内瑞拉和美国政府已商定从即日起互派大使,全面恢复外交关系。公报说,两国政府商定,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达迪和委内瑞拉驻美国大使阿尔瓦雷斯可以从即日起重新上任。公报还说,阿尔瓦雷斯将于26日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

同一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与委内瑞拉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声明全文如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2009年6月25日发言人凯利的 声明:美国与委内瑞拉同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与委内瑞拉通过互换外交照会已同意撤销2008年9月宣布对方大使为不受欢迎的人的文件,并重新委派美 国驻委内瑞拉大使达迪和委内瑞拉驻美国大使贝尔纳尔多•阿尔瓦雷斯分别至加拉加斯和华盛顿任职。达迪大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职业外交家,深获奥巴马总统和克 林顿国务卿的信任。他回到委内瑞拉任职后,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将得到恢复。通过改善双边交流和加强美国与委内瑞拉人民的接触,这一重要步骤将有助于促进美国 的利益。”

美国驻委大使达迪已于7月初正式到任,而委驻美大使阿尔瓦雷斯,则已于6月26日重返华盛顿。委外长马杜罗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改善两国关系上表现出良好意愿,委美两国已为将双边关系向前推进做好准备。

登入为: admin
2012年妙文共享(4)/查韦斯为什么会叫板美国(上).txt · 上一次变更: 2012/10/19 10:16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