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君仪•
《当今大马》2013年10月29日 下午5点24分
尽管吉打州务大臣慕克里兹“拒绝援助华校”言论招致批评,但这番言论似乎未激怒双溪里茂的居民。
《当今大马》走访双溪里茂部分选民,发现相比起慕克里兹早前声称拒绝援助华校的言论,这里的华裔稻农更关注的是生计。
比如说,在有米都之称的吉打,国家稻米有限公司(Bernas)制定国内生产的稻米售价为每100公斤102令吉;对稻农而言,这比泰国的每100公斤147令吉来得低廉。
稻米经商者何祥发(译音,Ho Siang Huat)告诉《当今大马》,双溪里茂的华裔居民尤其是稻农认为,谁有能力提高稻米售价,谁就是他们的投票对象。
慕克里兹被误导
慕克里兹之前以国阵不获华社支持为由,拒绝援助华校;惟他昨天在会见双溪里茂华裔选民时却改口风,担保将会竭尽全力协助华人。
不过,何祥发(左图)认为,慕克里兹之所以发表这番言论,很大可能接受了来自父亲的错误信息。
“慕克里兹说了很多对华人不好的话,可能是因为他被父亲马哈迪误导。慕克里兹本身是好人。”
询及他是否已有投票决定,曾经积极活跃于华教运动的何祥发表示,这视慕克里兹是否有“重大宣布”而定。
“同时,我们也在等村长的指示,我们这里的华人很团结的。”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选民则认为,他非常明白慕克里兹身为政治人物的处境。
“他(慕克里兹)毕竟是政治人物,有时他可能必须说一些他不想说的话吧……我不会生气。”
505后第二场补选
双溪里茂州议席是因为伊斯兰党前吉打州务大臣阿兹占于9月26日病逝而悬空。
阿兹占在上届大选成功第五度拿下该州议席,一直被视为国阵难以攻破的堡垒。
这场补选是由负责守土的伊斯兰党候选人莫哈末阿占(Mohd Azam Abd Samat)和国阵候选人阿末苏海米(Ahmad Sohaimi Lazim)直接对垒。
双溪里茂的2万7222选民,主要是农民、渔夫、商家和养燕者,93%(2万5323人)为巫裔,6%(1842人)华裔,其余1%是由印裔、泰裔和东马的民族组成。
尽管双溪里茂的华裔选民只占总选民的6%,但是国阵若能拿下这1842名华裔选民过半的票数,就得以扭转局势,有机会攻下这个伊斯兰党堡垒。
谁取州席都没差
此外,目前90岁高龄的稻农陈秀文(译音,Tan Siew Boon,右图)则认为,无论是国阵或伊党拿下双溪里茂州议席,她的生活依旧没改变。
陈秀文有8个孩子,她认为,她和家人都世世代代过着一样的生活,情况不太会改变。
她的住家距离稻田大约两公里,而她农作的土地是她家族以每季600令吉租回来的。
“无论我们多努力耕种,钱还是不够用的。”
陈秀文说,她家人早前向伊党州政府申请维修房屋的援助,但毫无音讯,他们最终唯有勤加劳作以储蓄修屋钱。
发展牌未必奏效
一如往常,国阵在双溪里茂补选初期以强大发展牌,试图攻破伊党阵营,然而这招数未必获得每一名选民的青睐。
在港内经营家具的洪先生(左图)说,虽然双溪里茂发展落后,但他依然会投给伊党。
“你看看双溪里茂还有稻田,你要发展些什么?这里不能建高楼建工厂的,就让这地方保持现况。”
“很多人都不敢讲(投给谁)但我不怕。阿兹占是很好的人,为人简单,我们没有隔阂。”
说到这里,洪先生指着他店里的椅子,并表示这是阿兹占生前到访时常坐的地方,而他至今不愿将其移走,作为怀念。
马来人要求发展
尽管这个伊党堡垒区拥有93%的马来选民,但依然部分选民不认同阿兹占的作风。
店员努丽阿娜(Nurliana Ghazali,左图)点出,很明显地,国阵选区比伊党选区拥有更好的发展。
“你看附近的日莱(Jerai),是由首相署部长贾米尔领导的,那边的路都比较大。”
26岁的努丽阿娜也声称,她被阿兹占“误导”,因为早前阿兹占承诺建房屋,但过了3次动土礼却毫无进展。
对此,24岁的莫哈末阿玛(Mohd Akmal Abdul Rahman)认为,在慕克里兹的人气催化下,很多马来年轻选民可能投给国阵。
“他很亲民。他平时都穿着沙笼骑着电单车前来这里。”
他表示,支持日益壮大的国阵才能为双溪里茂带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