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嘉琪•
《当今大马》2012年7月3日 下午3点58分
八大华团今日成立“华团教育备忘录会议”工作小组,以草拟一份教育备忘录并在本月尾呈交首相纳吉,要求后者关注华社关心的教育议题。
董总主席叶新田今日主持华团教育备忘录会议后表示,这是华团根据实际的华教需求所草拟的备忘录。
参与的八大华团,包括华总、教总、董总、留台联总、七大乡团、校友联总、南大校友会,以及中华总商会。
叶新田指非大选备忘录
针对八大华团选择在大选前的时机草拟这项备忘录,叶新田撇清说,这并非大选备忘录。
针对华团会议绕过马华,叶新田则说,这是华团根据需求来草拟教育备忘录,跟马华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是华团,华团关心教育…是最重要的课题,我们根据华教实际需要来(讨论),不是为了大选,也不是为了马华…这是另一件事,没有直接关系。”
不排除跟朝野政党对话
叶新田也说,八大华团接下来将在本月11日开会,拟在本月尾呈交备忘录给首相,接下来也会呈给朝野政党。
“我们也给朝野政党备忘录,甚至未来在有需要时跟他们对话,看他们对议题的态度。”
至于如果备忘录呈上后石沉大海,叶新田仅说,“下次讨论再谈。”
教总主席王超群补充,华团正在探讨的教育内容,除了教育法令外,也会讨论要求政府在制定国家教政时,公平对待华教。
他透露,政府在4月展开国家教育政策改革会议时,并未召集华教团体一起讨论。
王超群续说,工作小组接下来探讨的议题,包括国立大学、提早入学议题等,之后制定完整的备录忘,交由华团通过。
纳吉与马哈迪是不同人
另一方面,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在会后向媒体坦言,他不担忧华团教育备忘录将重覆1999年华团诉求的下场,被时任首相马哈迪冠上“共产党”名堂。
“这是因为纳吉与马哈迪是不同的人,纳吉上台3年来在各方面都比较开明,包括他提出的一个马来西亚都是开明的。”
“(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天已不是马哈迪在执政,再者整个政治气候大方向也在改变。”
华团在1999年向政府提出了17项涵盖政经文教的《大马华团诉求》,并获得2095个华团联署支持。不过,马哈迪在大选后抨击诉求工委会如同共产党,引起华社愕然。
八大华团今日初步拟定的11项教育建议:
一)修改现有教育法令,恢复1957年的多元化媒介教育。
二)制度化华小拨款及制度化增建华小,废除不合理的建校规定。
三)制度化解决华小师资,并纳入325华教救亡大会的议案。
四)为华小开办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学前教育班与特殊教育班,尤其是师资培训。
五)全面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并支持独中的发展,包括在需要的地方增建独中。
六)要求政府或教育部恢复改制国民中学(SMK)名字,成为改制国中(SMJK),同时改善国中华教班。
七)恢复林连玉公民权。
八)支持各源流民办非营利高等教育,这类学院包括南院、新院与韩江国际学院。
九)承认外国大学学位文凭,尤其是中国与台湾文凭。
十)采用绩效制发放政府奖学金,采用积效制方式擢升与聘用学术人员。
十一)最近国家教育政策对话强调要恢复《1956年拉萨报告书》,尤其是最终目标,忽略了华小公平的发展,华团要求公平合理对待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