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应被污染

《光明日报》 评论 2012-08-13 19:09

上次谈了芙蓉振华中学的故事,随即董总爆出获批文的关丹中华独中不算是真正的独中,董总和华总两大华社巨头继续争议不休,变成罕见的华团高层阋墙战。

董总坚持要看批文内容,华总会长方天兴干脆推到吉隆坡中华独中的头上,是否公开批文内容,视乎隆中华的决定。方天兴也保证,关丹中华绝对是按照隆中华模型办学。

这就是问题所在,按照隆中华的模型,就是独中教育失守的第一步,所以,公开批文让华社检视是有必要的,这不是政治问题,也不是为了董总的面子问题。

打个比方,董总是独中教育的“监护人",关丹中华独中则是马华和华总争取得来的批文,被视为是“双华"的“亲生儿子",双方为此而互不让步,不肯交出抚养权。

但是,华社才是独中的最大“股东",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如果这家独中有问题,股东们决定不投资、不将孩子送进去,关丹中华也只能夭折。

更令人担心的是,其他独中的独立性将因为隆中华和关丹中华所打出的缺口而沦陷,则是万劫不复之境,所以,华社有绝对的检视权,董总只是华社的指定代表人。

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否选择双轨制,其实是学生和家长的权利,而非教育部或董事部的权力。也许像董总所说,双轨与否应由独中董事部决定,但在我看来,所有开放及讲求教育理念的学校都应该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

需知,许多华裔生就因为语文能力不好,或只喜欢中文而进入独中,若独中全用双轨制,等於断了他们求学的後路。

无论是独中或国中,都应让学生自由选择以母语、国语或英语作为教学及考试媒介,政府应提供不同类型教育,让中文教育、英语教育、国语教育、淡米尔教育的学校同时存在,才能令教育百花齐放,更加进步。

有台湾留学生说,马来西亚原该是一个高度发展的进步国家,但一直落後,跟不上世界脚步,这是因为一些政客操弄种族主义、刻意拖缓国家高教发展,试图以愚民政策达致牢控国家政权的目的,但政客却反过来说,是母语教育拖缓国家发展。

各族人民都渴求母语教育,是为了求知、求进步,改善生活素质,实与政治无关。但政治的黑手总是在教育领域瞎搞和,把下一代的求知天堂搞得污浊不堪,令人叹息。

(光明日报/泼墨•文:戴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