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诗杰挑起校地缩水课题 魏家祥提证据斥含血喷人

《光华日报》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下午五时三十一分

(吉隆坡20日讯)马华前总会长兼现任班丹国会议员拿督斯里翁诗杰挑起乌鲁冷岳中华华小迁校至班丹选区校地“缩水”课题,意有所指向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魏家祥怒斥翁诗杰含血喷人,并出示所有证据,力证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是在考量种种因素后才作出批准3英亩校地的决定。

“(翁诗杰)连这种话也说得出来!”魏家祥气得斥骂。

翁诗杰今天在一则文章中提及其班丹选区的中华华小迁校个案中,指当局无故积压4年,并指“从旁杀出部门的华裔副座,兀自宣布拨地佳音,并把一切荣耀尽归本党头子。只见头子在意气风发饱尝阿谀奉承之余,话锋一转,把迁校工作的停滞不前,直指是‘跟进不力’之过,肆意将一众校董与我本人的群体努力全面予以否定。”,字里行间虽无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看出矛头指向魏家祥。

魏家祥说,翁诗杰当年在宣布校地获批之际,其实尚未批准,当时身为副教长的他必须向国会负责,因此在被询及有关课题时,自然必须秉实说明,尚未获得批准。

他说,既然翁诗杰说已获5亩面积的校地,理应出示公函证明,翁氏的说法对整个工作的幕后工程有欠公平,他甚至在早上已经接获电话对翁氏的谈话感到不满。

他说,在建校过程中,由教育部委任及成立的技术委员会一直在默默跟进整个工作,包括草拟图测等,直到今天的工作完成,“至于他(翁诗杰)做了什么,他自己知道。”

“我甚至可以找出证人佐证,当时整个过程依然历历在目,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他说,在提出校地课题时,翁诗杰一开始提出要求9.3英亩的校地,后来基于有关校地并非发展商所给,技术委员会也在研究及了解后认为9.3英亩的要求不当,并重新找出资料,研究校地的情况。实际上,在中华华小迁校函件中已经阐明,新校地为3英亩,而非所谓的5英亩,而翁诗杰较后也提出5英亩的要求,这与马华提出5英亩是不谋而合。

只能批准3英亩

魏家祥则出示从迁校申请信、校地申请信、批准信等说明校地“缩水”的指责。

他说,马华也曾同样的提出5英亩的校地的要求,但是教育部总监拿督阿都嘉化在一封函件中说明,由于新校地周围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同时也有其他源流学校需要校地,因此马华所提出的5英亩校地只能批准3英亩,而教长较后也批准,而身为副教长的他必须执行教长的指示。

从没想过邀功

魏家祥声声无奈的说:“我只是要把事实说出来,过程当中被歪曲了,不然对技术委员会不公平,所有事情都有记录在案。”

“还有,请不要忘记他当总会长时,每天有机会见国家领导人,我是20所学校中逐一的处理,并非是你要校地就要校地就这样简单,当中有很多程序及技术需要处理。”

“当年是谁向他整理及建议向政府提出9500万令吉?建校300万令吉谁建议的?这些我还记得。”

针对翁氏提及邀功之说,魏家祥喊冤说,他从来没有想过邀功,他只是在做好份内工作,加上这所学校是马华当年向政府提出的学校之一,因此身为马华一员,他当然必须向马华总会长汇报。

“不管谁是马华总会长,我也一样会向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