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平反南洋大学学术声誉?

《新加坡文献馆》28/01/12

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

李光耀新书对于关闭南洋大学的着墨点,从媒体报道所见,是聚焦于南洋大学与历史洪流背道而驰所以注定失败的论点。李光耀是以第三中国威胁论,也就是说,维护中华文化不符合新加坡在东南亚的政治利益,来解释南洋大学的历史。

把关闭南洋大学的因果归咎于外在因素,除了转嫁历史责任,也忽略与模糊了李光耀的政策如何不理性的对待南洋大学的发展。这其中最欠公正之处是淡化和推卸了政府对南洋大学的好些捏造的毁谤性指控,比如,是共产党温床,华文沙文主义,学术水准欠佳等等,种种的不利论述。

南洋大学是共产党温床,鼓吹华文沙文主义的说法,如今已经有学者通过解密的英国官方档案文献,证实都是一些不实的论点。同样的,政府对南洋大学的学术水准欠佳的指责,也是政客用来打击大学的政治手段,完全没有学术上的根据。

要纠正这一段历史,可以从有关文献,回头看看当年的一些历史事迹,了解政府是如何塑造南洋大学学术水准有问题的社会形象。

在新马华社决定创办南洋大学之后;根据杨进发《创建南大二、三事》引用的英国殖民部编号CO 1022/346档案: 1953年6月2日新加坡总督列诺,英国的东南亚最高专员兼马大校长麦唐纳,与马大副校长薛尼肯恩爵士三人决定了4项应对策略:

1, 强化新加坡创办一家华文大学是不合时宜的社会舆论。
2, 要从学术水准这一节骨眼,来制造南洋大学的课题,也就是,要以学术水准来刁难南洋大学。
3, 马来亚大学建立中文系,或者,由政府建立工艺学院以収容华校生。
4, 政府不给于南洋大学任何协助。

这一些不利南洋大学的政策指导思维和策略,可以从实际的历史事件求证。

1954年:1月20日新加坡英文虎报著论批评当局对南大校址问题多方为难。1月24日胡文虎严责政府官员对南大采取冷漠态度,歧视华文教育。

1956年:教育部长:南大未向政府申请颁授学位的法定权力前,南大学位不受承认。

1957年:南大同意政府建议,聘请国际学者组成大学评议会审查大学学术水准。

1959年:3月 4日新加坡立法议院通过南洋大学法,但不承认南洋大学学位。7月22日新上任的李光耀自治邦政府发表白里斯葛报告书,宣称南洋大学学位不能与其他被承认大学的学位相等。7月23日教育部委派魏雅聆等组成一检讨委员会,审订大学改组程序与范围。

1960年:2月 9日政府发表魏雅聆报告书,提出改组南洋大学的建议。2月10日教育部长发表对南洋大学政策声明,表示原则上接受魏雅聆报告书,并宣布承认南大第一届毕业生学位。

1961年:3月30日举行第二届毕业典礼,教育部长肯定第一届毕业生在政府部门的服务表现。

1962年:教育部长在立法议会肆无忌惮地轻意断言南大的学术水准不令人满意。

1963年9月国会大选,李光耀继续执政。9月22日政府褫夺陈六使的新加坡公民权。9月25日陈六使辞去南洋大学理事会主席,政府从此开始完全掌控南洋大学。

1968年5月25日举行第九届毕业礼,教育部长宣布正式承认南大学位。

1980年就关闭南洋大学一事,李光耀写给陈共存校董的公函指出,‘南洋大学学位是一张贬值的文凭。’

2010年1月,李光耀接受国家地理杂志专访时说:‘华文大学只能招收次等生,这些学生只懂中文,毕业后仅能担任较低的职位,很难在新加坡生存。由于学生的素质差,大学降低水平让他们毕业,结果文凭变得没有价值。当他们找工作时,反而是把大学文凭藏起来,改以中学文凭取代。’

这些历史文献清楚的显示了,早在南洋大学成立之际,殖民政府已经非常荒唐的,事先决定了南洋大学有学术水准的问题,明显的,其意图是借用打击学术声誉,来阻扰华人大学的兴办与发展。毋庸置疑,所谓南洋大学学术水准,是一个完完全全人为的政治问题,和大学提供的教育,与华校生的素质都没有关系。

拿学术水准作为课题来要挟和刁难南洋大学的发展,对任何草创时期的大学来说,当成就还是一片空白之际,是很难提出有效的反驳,这一种不文明的恶劣手段,让南洋大学陷于只能挨打,无法还手的被动和不利处境。

政府的不择手段,也可以从制定白里斯葛报告书的过程来佐证。这一个所谓学术审订,完全没有涉及南洋大学的教职员和学生,只是通过一个听证会,由一些来历不明的外来人士,表达他们对南洋大学的个人看法,供证是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之下进行。报告书不列出出席供证会者的名单,所有的有关供证文件与证物,都在评议委员解散之前全部销毁。

这一个委员会是基于草创期间的南洋大学资源不足,设备欠佳,所以‘我们遗憾的要报告对南洋大学学术水准的不利评价,更遗憾的是我们在此刻不能心安理得的向新加坡政府推荐承认南洋大学文凭,给于与其他受承认的大学文凭同等的地位。’

就是这么一份别有用心,完全没有经过学术水准审核,也完全没有公信力的所谓学术调查报告,全面扼杀了南洋大学的发展前景。李光耀就是根据这份有严重缺陷的报告书为起点,计划性的一步一步的规范和削弱南洋大学的学术发展。

这一段可以考证的历史,有力的证实了南洋大学之所以有学术水准问题,是因为背后有着打击南洋大学的不当政治目的。明显的,政府对南洋大学的学术水准指责,是很不公正的评价。

其实,要分辨南洋大学学术水准究竟是一道政治问题,还是一则学术问题,也可以从一个新角度来探索,那就是,从李光耀是如何处理南洋大学问题的历史事迹,来明了事情的真相。这是因为政策手段可以有效的反映所处理问题的特色和属性。

回顾历史,李光耀作为国家总理,除了经常从非常负面的角度来谈论和批评南洋大学之外,似乎鲜少或者从来没有在政策上,尽力的去帮助南洋大学提升学术水准。换言之,李光耀更有兴趣于打击,而不是提升南洋大学的学术水准。看来,李光耀并没有把南洋大学的问题,认真的当成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反过来说,这是否说明了在李光耀的心目中,南洋大学没有学术问题,只有政治问题?

魏雅聆报告书力图英化南洋大学,把一个原本是华英双语并重的大学,改变为一所单语文的英文大学。因此,在文化和学术上,魏雅聆报告书的建议是导致大学在教育上开倒车,那是退步,不是进步。

王赓武报告书把有潜质的大学学科腰斩,建议改中文系为汉语系,也就是,以英文教学华文;停办现代语言文学系,把学习外国言语文学的环境彻底消灭;停办教育学系,这是否定南洋大学培养中学师资的创校宗旨,从停止师资供应来全面消灭华文教育体系;停办化学工程系,建议让马來亚大学承办,是偏见与私心的具体展现;停办政治系,另设政府与行政学系,是停止政治哲学思想教育;历史系着眼马来西亜史,不应着重中国史,亦是放弃从国际视野探索历史课题的研究大方向。王赓武报告书的这些建议完全无益提升,反而意图降低大学原有的学术水准。

李光耀强调华校生必须学习英文的建议,无可厚非,可是,李光耀是否在政策和教育资源上,大力协助华校提升英文的学习?李光耀为何从来没有在华社里提倡讲英语运动?以实际的行动来协助华社,在保留民族文明的同时提升英语文的能力?

总而言之,从历史事迹来看,李光耀对南洋大学的友善帮助和学术水准的提升,乏善可陈,反过来看,对南洋大学的政治打击,周而复始,历久不衰。由此可见,质疑南洋大学学术水准的说法,确实只是李光耀用来打击南洋大学声誉的政治手段,不是事实。这是一宗学术冤案,谁会来平反南洋大学的学术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