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3-05-11 10:37
据《星洲日报》独家报导引述选委会副主席旺阿末之言,随著第13届大选结束,选委会估计将在年杪著手处理选区重新划分事宜。根据宪法,我国选区必须在8年内重划,而上次的选区划分是在2002年,并在2003年提呈国会通过,但自那以後的2011年,并无进行重划工作,这意味著我国已有整整10年没有重新划分选区了。
据旺阿末说法,选委会此次重划选区,必须确保各选区的选民人数分布均衡。我在数日前的另一则拙作谈论过选举成绩“票票不等值"的问题,具体体现国阵得票率为47%,但赢得60%的国会席位,而民联三党得票率51%,却只能赢得40%的国会席位,其中最主要的导因,即在於各选区之间的选民人数差距过於离谱,造成政党得票率与所获议席数不成比例。
旺阿末声言重划选区必须“确保选民分布均衡",这当然是一种基本原则,可是我国经过70年代的修宪後,宪法里再没有条文去限制选区之间的选民人数差距,选区大小再无限制;因此选委会的重划选区工作是否真能做到大幅平衡各选区的选民分布,其实并无可援以指导,或至少加以约束的实质法律规范。不过,由於重划选区提案必须获得国会至少三分二议员的多数票支持才能通过,因此在民联占有国会超过三分一议席,而有足够人数否决掉对其不利的议案的情况下,这次重划选区最终通过的版本,肯定是朝野两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也因此是一个对双方都相对公平的方案。
过去国阵并不重视改革选举制度的建议,尤其是公平划分选区这一项,是因为过往的历届大选无论引起多少争议,选举制度存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纰漏,尤其是得票率与所得议席数目不成比例的问题长期存在,但国阵的整体得票率最起码还总是超过5成,国阵政权还是具有正当性。
但本届大选国阵得票率不过半,却还能赢得多数议席而执政,却真正使选举制度的弊端凸显了出来,使它成为一个国阵和有关当局无从回避的问题。
民联必会抓紧这一点,作为他们挑战本届大选成绩的强力论据,进而否定国阵政权的合法性。从民联日前发动的八打灵再也体育场10万人大集会的声势,以及安华当晚的演说来看,民联或会借用“阿拉伯之春"那套革命方式,用得票率来否定政府的正当性,辅以规模庞大、连绵不断的群众示威,使政府无法运作,逼使执政党交出政权。在马来西亚,情况不大可能发展至如此极端地步,国阵为了化解执政基础受质疑的危机,还有一个选项就是向民联伸出橄榄枝,组成联合政府。
但最重要的,还是选举制度的全面检讨与革新,只有重建选举制度的权威与公信,那么通过这套制度胜选执政的政党,无论那是国阵或民联,才能确立政权的威信,使胜者谦卑、败者服输。不少人深为不满以至不愿接受本届大选的成绩,他们愤慨的言行或被视为不够理智。事实上,必须先有制度的理性,才会有理智的群众;而制度理性的关键,在於其程序和结果不能违背常理和常识。
总而言之,问题既然无从回避,那唯有大破大立,始可重建权威:政治上,要适度放权弃权;制度上,要做得出符合人们预期,甚至超越人们预期的深度改革。
【专页:大选线上】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张以勒•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