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为何中方高度重视?撬动东南亚格局,是慈善更是战略投资

来源:华山穹剑   

为什么缅甸地震,中方高度重视。我国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还给了1个亿的援助,是最早赶到灾区支援的国家。

不仅调派了19支专业救援队,还动用了14颗卫星紧急变轨,甚至出动了2架运-20运输机。截止3月31日,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全灾区的“海陆空立体救援网”,19支救援队,72小时不眠不休,救治已经超过1300人。

还是那句,为什么?很多网友不理解,我国为什么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做了好事还不一定有好名声,还被西方媒体污蔑“收买人心”,五角大楼和美国媒体不关注救灾,反而紧盯中国的卫星调度能力,炒作这是“中国展示战时军事技术”。

说回问题,我们之所以重视,是因为重视得有道理、有智慧。不仅是因为地震太严重,更是因为它牵动了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多重因素。

我国不只是单纯地“帮忙”,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地震发生后,缅甸的脆弱局势很可能会直接引爆一场难民危机。

缅甸的经济本来就快要崩溃了,一场大地震,失业、破产、流离失所的人数会成倍增长。缅甸的难民潮冲击我国边境之前就有过很多次了,或因为疫情,或因为内战。

这次地震的震中心,距离我国边境只有294公里,云南、广西震感强烈,如果缅甸应对不了灾后重建,难民潮是必然的。

难民潮带来社会治安、毒品走私、偷渡等问题,每一个都是巨大隐患。

我国现在出钱出力帮助缅甸救灾,实际上是在堵大坝的缺口,防止这些问题像洪水一样倾泻进来。

还有一层因素,就是中缅经济走廊的稳定性不能丢,这里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交通中断,物流也就同步中断。不仅会拖累中缅贸易,还可能影响我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布局。

帮助缅甸恢复稳定,实际上是在为我国的经济利益保驾护航。更重要的是,缅甸的局势复杂,内战和政治动荡严重影响灾后重建。如果中国不介入,泰国印度就会迅速填补。

而东盟国家已经高度关注我国的援助行动,认为这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体现。

通过援助缅甸,我国不仅巩固了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地位,也会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支持。

中国,正通过“以德报怨”的外交智慧,告诉国际社会,真正的大国担当,是把自身发展嵌入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而不是从他国吸血,供养自身。

我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向全世界证明了另一种文明的可能性,不殖民、不靠霸权压迫、不以金融收割,通过合作共赢、守望相助,世界一样可以走向更公平、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