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华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上个月30日宣布 ,从今年起,所有考获10A或以上的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生,不分种族及地区皆能被录取就读大学预科班。
不过,他强调政府大学预科班的土著配额将维持不变。隔天,他在首相署月常集会上再次强调将保留政府大学预科班配额。
不废固打等于没说
就我所知,现在的大学预科班土著与非土著的比例是9比1,意味着,大学预科班的位子有限,视容纳能力而定。被录取的土著学生增加,非土著学生的人数才能相应地增加;土著学生人数减少,非土著学生也会相应地减少。因此,大学预科班土著固打制一日不废除或调整,安华的承诺显然是说了等于没有说。
但是,“说了等于没有说”并不意味着他的话毫无作用。
例如,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不能说他的老板(人民不是老板喔)不知所云,而是很无奈地说这是“小进步,大突破”,还要应对安华承诺所带来的混淆。
不只如此,他还发表了一份“公开信”,信里头提到有些“细节”“不方便公开”。
其实,即使我们外人或许不知道他所谓的细节是什么,但是绝对无关为了容纳非土著优秀生而削减土著的固打。毕竟,安华对土著配额的保证才是重点。它完全抵消了第二个保证。
所以,有一天当你看到或者读到有意到政府大学预科班深造的优秀生都如愿以偿时,记得了解一下进入预科班的土著学生的人数。这非常可能是其中不方便公布的细节。
我们也不要忘记,还是有相当部分的高材生其实不需要安华的保证——他们会有其他选择。
安华不止一个乌托邦
对我而言,他引用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与桑德尔的谈话很搞笑,不知所谓。
安华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与桑德尔的“精英的傲慢”概念,说明了期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与来自城市学校的学生能够平等竞争是不公平的。
安华提到的两个哲学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些人推崇,主要是他们都以“乌托邦”为达到“正义”(各式各样的正义)的前提。他们提出的概念不是为解决现实的问题而构建的(好像邓小平的摸着石子过河)。为了达到这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其它都可以牺牲或者是被看作是次要的。
当然,安华的乌托邦不止一个。其乌托邦可以像走马灯似的,往往也是自相矛盾的。
安华保证所有考获10个A或以上的非土著学生可进入政府大学预科班,各族平等是个梦想。为了维护某些族群的“社会正义”,这些族群需要好像固打制度一样的存在。
我并不抗拒政治哲学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激荡。可是作为一个得面对实际问题的国家领导人,安华把它当作忽悠世人的手段而且还受到吹捧,那是国家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