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穆传教士授招秘密改教,会有何后果?

 

如果秘密盖浇建议是由非穆斯林传教士、宗教师或宗教领袖提出的,人们会容忍或接受吗?(档案照:透视大马)

具争议性的华裔伊斯兰传教士黄伟雄(Firdaus Wong)日前在网上传授为未成年学生秘密改教的视频,令人震惊和不安。

更令人震惊的是,尽管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传,但迄今为止,这名传教士并未受到对付。

多个非政府组织对此表示失望和不满,认为黄伟雄传授未成年人秘密改教的做法明显违反了联邦宪法,属于犯罪行为。

根据联邦宪法第12(4)条,18岁以下公民的宗教信仰,应由其“父母或监护人”决定。

2018年1月29日,联邦法院在英迪拉改教争子的案件中裁决,“parent”(家长)一词涵盖父母双方。

英迪拉当时是在庭上挑战其穆斯林前夫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让她的3名孩子改信伊斯兰教的做法。

换句话说,2018年联邦法院在英迪拉一案中裁定,对于公证结婚或夫妻双方均为非穆斯林的情况下出生的子女,在向其颁发改信伊斯兰教证明之前,必须征得母亲和父亲(如果双方均健在)的同意。

这清楚地证明了黄伟雄传授未成年人秘密改教的建议,其实违反了联邦宪法。

当局为何缄默?

作为政府发言人的通讯部长法米为何对此事保持沉默?

这难道不是滥用网络服务吗?他是否认为不需要指示其部门官员对付这名传教士?或者说此事不值得他关注?

此外,教育部长法丽娜的沉默也令人担忧。这也与她的部门息息相关。

她必须站出来,确保这种不道德和明显不合法纪的行为不会在校园内发生。

在面对生活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压力,家长们如今现在还要为黄伟雄的建议而忧心忡忡。

试想一下,当一个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这个本应安全的环境中,却发生孩子在未征得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改变信仰的问题,这个家庭将承受多大的创伤。

逍遥法外 

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如果这种建议是由非穆斯林传教士、宗教师或宗教领袖提出的,人们会容忍或接受吗?

在马来西亚,联邦法律禁止穆斯林改教,尽管相反的情况是允许的,但非穆斯林不得向穆斯林传教或游说穆斯林改信其他宗教。

试图放弃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面临着法律和社会阻力,以及严厉的惩罚。

试想一下,类似于黄伟雄的秘密改教建议,是由一个非穆斯林传教士所提出,目的是让穆斯林皈依。暂且不说随之而来的法律诉讼,我们也曾在这类问题上见识过法律之外的“力量”。

还记得华裔牧师许景裕被强迫失踪的案件吗?他被指控使穆斯林改信基督教,至今仍下落不明。

另一个萦绕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问题是,伊斯兰传教士在马来西亚是否属于特殊保护群体?

他们似乎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受惩罚。

回想最近的事件,没有任何传教士因发表不尊重或贬损其他宗教信仰的言论而被控上庭。

大多数案件都被归类为“无进一步行动”。

无论是赛基尔纳索哈(Syakir Nasoha)、依德里斯苏莱曼(Idris Sulaiman)、华迪安努亚阿育(Wadi Annuar Ayub),或者是最近印裔独立传教士的莫哈末占里(Muhammad Zamri Vinoth Kalimuthu)侮辱兴度教的案件。

尽管执政党的一些印裔国会议员敦促内政部长赛夫丁对付占里,但当局似乎并未太重视此案。

这并不是黄伟雄和占里首次犯错而成为舆论焦点,但不管其他宗教遭到怎样的侮辱,这些传教士似乎都是“不可触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