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靈再也2日訊)華總會長丹斯裡吳添泉指出,華裔選民要盡量發揮“關鍵23%”,利用和把握每一次的選舉,包括大選和州選在內。
“我們應該以選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立場和意願,反映對政府的看法,包括了不滿、期許和支持等在內。”
他對星洲日報說,全國總人口的3000多萬人當中,華人約有700萬,但在比率上華人越來越低,只有23%,長期下去,華裔就會成為少數民族,在民主的一人一票制度下,肯定會越來越不利。
“因此,我們至少要善加把握現有的23%,發揮最大的關鍵作用,而不是放棄,自我邊緣化!”
不投票如何爭權益?
他說,如果華裔選擇不投票的話,對民主制度和國家來說,是讓人遺憾、不幸以及是一大打擊,希望不會出現這個最壞的情況。
“如果不投票,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最基本權利,以後又要如何為自己或族群爭取什麼權益?談什麼國家多元?民主人權和利益?好的政府和政策,我們要支持,不對或不理想的,我們要糾正,讓一切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美好。”
3原因致華裔“慢熱”
他指出,因此,不論是對老選民或是新選民都好,要踏出來的第一步就是:請站出來投票吧!
吳添泉說,以目前情況看來,華裔選民對6州選舉被形容為“反應冷淡”,主要是3大原因,其一,由於距離8月12日的投票日尚有一段時間,相信是導致華裔選民“慢熱”原因之一。
“我相信,隨著投票日的接近,在華人選民占大多數選區的競選活動或講座反應情況,應該會好轉,至少會比目前熱烈。”
他說,其二則是華裔選民心中早有所屬,心裡已經決定要把票投給哪個陣營或候選人,因此對這些選民來說,出席或不出席講座已經不是很重要的事。
“選民歷經了最近兩屆全國大選和幾次中央或州的政權替換之後,對政治的認知和成熟度已經加強,不會再輕易動搖,屬於‘鐵票群體’。”
他指出,其三,不能否認的是,一些華裔選民,尤其是上了年紀者或患有慢性病者,還存有冠病疫情的陰影,一些則可能受到子女或家庭成員的影響,避免出席類似的群聚活動。
他說,華裔選民應該是“慢熱”比較適當,另外,華人對競選活動或講座會冷淡,也不表示對投票選政治會冷淡。
“換句話說,前面的活動或講座可能會冷淡,但投票應該要踊躍和熱烈!”
他說,如果真的如一些調查顯示,華裔選民對這次州選的反應冷淡,肯定會影響投票率,但他不希望會出現這個局面。
“對於馬來選民佔大多數的3個州,即吉打、吉蘭丹和登嘉樓,華裔人口和選民少,幾乎清一色是非華裔候選人上陣對壘,因此我認為這裡的華裔選民如果對政治競選活動和講座會冷淡,甚至投票率下降,是可以理解的。”
吳添泉指出,但對於另外華人區佔多或近半的3個州,即檳城、雪蘭莪和森美蘭,情況肯定不會和吉、丹、登一樣。
“我堅信華裔選民在這3州的投票率肯定會更高,而在一些地區,可能會比上屆州選(或去年國會選舉)時來得高也不無可能。”

黃詠健:回鄉投票游子或減少
八大華青總理事長黃詠健指出,盡管這次州選的氣氛的確不如以往熱烈,相信這是因為大選與州選分開進行,所以看起來與過往有所差別。
“其實,我周遭的人都很關注州選,他們也一定會投票。”
不過,他也認為,或許選擇回鄉投票的游子可能會減少。
他指出,6州選舉的結果會直接影響聯邦政府,相信全國人民都會關心州選。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次州選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出來投手中寶貴的一票。”
6州選對團結政府影響大
他說,如果這6個州變天,對團結政府的影響很大,也會影響下一屆全國大選的結果。
他指出,森州的多個青年團體也聯辦森州青年論壇,主題為“六州選舉——我一票會舉足輕重嗎?”,其他各州的青年團體也會舉辦大大小小的政治講座。
“這場講座是希望發揮帶動作用,也讓年輕人多了解州選,提高公民意識。”
他說,過去全國大選是國州一起選舉,感覺選民很熱血,這一次只有州選,不代表選民就不重視,其實不少人都感到擔心。
“如果我國經常換政府,就會給人政治不穩定的印象,或者趨向保守極端,外資也不敢來馬投資。”
他指出,昌明政府執政之後,看到不少外資前來投資,既然經過大選所選出這個政府,就應該給予時間,讓政府穩定國家,才吸引外資和推動各項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