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莫易 2023-01-05
前几年闹过一个笑话:中国一身价近千亿的富豪在美国搞性侵,被美国的警察宣扬得满世界皆知。富豪的妻子被绿肯定会不乐意,于是就有好事者帮她计算,计算他们离婚后她能分到多少财产。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富豪帐户上的竟然只有6块钱,按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原则,她只能分到3块钱。
富豪不是近千亿身价吗?其帐户上怎么会只有6块钱呢?
答案是,富豪的财产离岸家族信托了。
什么叫离岸信托?
离岸,是一个区域概念,指的是投资人的公司注册在境外管辖区,投资人不用亲临当地,其业务运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开展。
信托,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在普通法的定义下,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财产(包含不动产,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交予受托人,让受托人根据信托的主旨,为受益人之利益或为特定的目的,对财产进行管理或保管。
离岸信托,也就是在离岸属地成立的信托。
通俗来讲,离岸信托就是富豪把自己有形的、无形的、流动的、不动的所有资产打包托付给国外的信托公司,让他们代为保管,以确保自己的家人和后代永远都有钱花,同时,还能决定谁来管这笔钱。富豪本人既可以成为自己打包资产离岸信托的委托人,又可以管这笔钱,还可以成为最终的受益人。
中国富豪将资产打包离岸信托的,绝不只有在美国搞性侵的那一个,而是十有八九。尤其是那些顶级富豪,几乎个个都把资产打包离境了。譬如融创孙宏斌、小米雷军、海底捞张勇、阿里巴巴马云等等。
富豪们为什么纷纷将财富离岸信托?
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满足其财富传承,让子孙后代永远有钱花;二是满足其资产隔离需求,即便是他在国内的企业倒闭了、破产了、债台高筑了,离岸的财富还是他的;三是避税安排,信托公司所在区域一般税收都比转低。
中国富豪将资产打包离岸,说是资产信托,实际上是资产转移,是"跑路"。
或许有人要说,富豪的财富是他们自己辛苦挣来的,把财富转移到哪里去,是他们的自由。
富豪的财富果真是他们自己辛苦挣来的吗?财富转移果真是他们的自由吗?
记得已故学者李敖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99%的富豪都是侵吞国有资产发家的。"
此话怎讲?
就拿近些年发明的支付宝、共享单车、网约车来说。
如果你穿越过去,想要以此为突破口逆袭人生,你肯定会经历到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首先说支付宝,你介绍它可以用电子形式代替纸币进行商品购买,你肯定会被以“非法集资”“私募货币”等罪名抓起来。
再说网约车,你搞了个“哒哒打车”APP,办了一个统一接单的平台,你肯定再次被抓,理由是开黑车破坏规则。
最后说共享单车,你肯定被抓的大概率是占道经营、浪费公共资源。
所以说,没有一个富豪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资源为他们开路,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无论怎么擦都擦不干净的屎屁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搞体制改革,把大量公有资产转让给私人,转让价格通常特别低,转让对象通常是企业管理层等内部人员。这些管理层内部人员通常以内外勾结、低收高卖的手法,成了富豪。
李敖这句话,其实就是道出了富豪的原罪。
当然,富豪的原罪,可以说是造富运动的结果。
可说好的先富带后富呢?
富豪们攫取的人民财富,他们有转移的自由吗?
离岸信托的好处在于,富豪将名下股份、国内的房产等资产装入离岸信托公司的那一瞬间,股份和房产的所有权就不再属于该富豪,而属于离岸信托。信托本身不会跟富豪争夺财产,富豪只要安排信得过的信托发起人,就依然有能力控制信托和分配信托产生的权益。
此时,在法律上富豪已经成为“穷光蛋”,找几个老婆结婚离婚都没问题,离婚的时候分财产也不能分信托里面的。富豪自己投资做生意,赔再多的钱,也跟信托里的财富无关。
甚至,有一天富豪触犯法律,法院都没办法从信托里拿走一分钱罚款或赔偿。
应该说,这才是富豪们离岸信托的真实用意。
可是,我们的国家不但不设防火墙阻止富豪财富转移,甚至连离境税也不设置。
离境税,是世界各国专门针对富人群体和大资本而设立的税种。
征收离境税,不仅仅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是防止资本外逃,使资本长期在本国进行有效的资本流通循环,以增长社会资本循环周期。
当资本离境时,它必须要说清楚其真实用途,是用于旅游、读书还是投资等。
不管什么用途,只要离境,就必须留下一笔钱。
毕竟,再大的资本也离不开本国的支持和成全。
在本国攫到钱就拍拍屁股走人,即便是在号称资本自由的欧美国家,也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中国,竟然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设置离境税的国家。
不阻止富豪财富转移,还不设置离境税,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