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登严重水灾祸首 专家归咎不受控改变土地用途导致


水灾专家说,不受控制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尤其是在河流上游,是造成吉兰丹和登嘉楼严重水灾的其中一项原因。(档案照:透视大马)

水灾专家说,不受控制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尤其是在河流上游,是造成吉兰丹和登嘉楼严重水灾的其中一项原因。

根据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水利学和水灾专家艾得力沙迪亚慕,一般上的水灾是与恩索(Ensso)现象、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及导致降雨量增加的气候变化有关。

然而,他向《透视大马》说,森林地区的大幅度伐木、种植或开发为目的导致水灾情况恶化以及造成破坏性影响。

“当我们继续改变上游的土地用途以及庞大的雨量时,土地却无法吸收这些水流,一些则导致河床变浅。”

“最后,河流无法容纳多余的水,导致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严重水灾)。”

艾得力说,因此,州政府控制及禁止大规模伐木作为农业地区用途非常重要。

他说,吉兰丹的哥乐河以及登嘉楼的尼鲁斯河流流域的发展也一样,登嘉楼是上次水灾期间的重灾区。

“如果我们看看这两条河流的地区,它们是重灾区之一,其他地区则受影响较小。”

“如果大规模开发热带雨林地区,将其转变为农业区、矿区或城市地区,我们要如何处理河旁的区域?这会加剧水灾。”

他是在评论上月发生在东海岸州的大水灾时,如是表示。

森林地区的大幅度伐木、种植或开发为目的导致水灾情况恶化以及造成破坏性影响。(档案照:透视大马)森林地区的大幅度伐木、种植或开发为目的导致水灾情况恶化以及造成破坏性影响。(档案照:透视大马)

登嘉楼有4万名水灾灾民,最严重灾区是勿述的日底镇,该区的所有道路都被淹没,导致该镇完全瘫痪。

在吉兰丹,则有3万1487名水灾灾民,整个兰道班让成了泽国。

2014年,东海岸也曾遭水袭击,其中,吉兰丹州是最严重的州属。

艾得力续说,发展因素和缺乏良好的排水系统也是造成严重洪水的原因。

他说,城市化进程,尤其是柏油的路面导致多余的雨水无法被适当吸收,结果流入排水系统。

“很明显,如果排水系统设计欠佳,加上维修不当,情况会更恶化,最终在下大雨时无法容纳足够的水量。”

“如果按照剩余雨水的或未吸收水的水利学概念,我们称之为地表水径流。 在具有自然缓解作用的森林地区,几乎100%的雨水会被土壤吸收,只有不到1%会变成地表水径流。

他说:“与城市相比,90%可能是地表水径流,这会造成闪电水灾。”

登嘉楼有4万名水灾灾民,最严重灾区是勿述的日底镇,该区的所有道路都被淹没,导致该镇完全瘫痪。(档案照:透视大马) 登嘉楼有4万名水灾灾民,最严重灾区是勿述的日底镇,该区的所有道路都被淹没,导致该镇完全瘫痪。(档案照:透视大马)

此外,他也对兴建防波堤的影响表示关注,防波堤分布于登嘉楼多条河口或海口。

艾得力指出,虽然修建防波堤旨在为了方便渔船不受时间和潮汐的影响进出,但实际上也缩小河口的作用。

“并不是说这个堡垒不能使用,但如果澳洲等其他国家有很多防波堤,但它们是根据该地区海岸的性质和过程设计。”

“在马来西亚,一种防波堤的设计却用在所有地区,丝毫没有考虑该地区的适用性。”

他说,中央或州政府需要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处理水灾问题,例如综合流域管理(IRBM)。

他说,这种方法是减轻严重水灾影响的最佳方法,但不幸的是,它没有认真实施。

“这概念早已经存在了20 年,但我还没有看到这个概念被落实, 无论我们想如何使用土地,都得规划。”

“否则我们将永远面对同样的问题—水灾,也许情况会更糟,即使没有气候变化,我们没有照顾及妥善规划发展,依然会发生严重的水灾。”

2014年,东海岸也曾遭水袭击,吉兰丹州是最严重的州属。(档案照:透视大马)2014年,东海岸也曾遭水袭击,吉兰丹州是最严重的州属。(档案照:透视大马)

“这就是我总是说水灾是无法避免,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避免恶化。”

失败的防洪工程项目

同时,大马水资源与能源研究协会(AWER)会长S.比亚拉巴卡兰表示,水灾肇因有两个,即砍伐森林导致森林丧失天然保护墙和气候变化。

比亚拉巴卡兰认为,气候变化的因素实际上需要参考前的数据和趋势研究。

“对我来说,当我们将此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时,这很容易成代罪罪羊的借口。我们知道马来西亚有赤道气候和热带雨林,但我们没有历史数据来证明降雨量。”

“现在的问题是‘模拟’有影响的气候变化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影响的比率,我们必须参考事实,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说这是因为气候变化。”

他说,最迫切需要关注的是应对大水灾的防洪工程以及成效。

比亚拉巴卡兰说,考虑到该地区的发展,许多已实施的防洪项目不再实用,最终造成浪费和失败,这令人担忧。

“我们真的必须做这个防洪项目,因为它会控制多余的雨水,我们的森林已经枯竭,它确实有帮助,但条件是它周围不能开发。但现在发生的事情不像在霹雳州,那里做了一项防洪工程。”

 

“然而,当项目正在进行周边地区准备就绪时,它将被拆除,它依然发挥效用,但它并不是为了控制多余的雨水而设计。”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无论做什么纾缓计划都必须考虑周遭环境,特别是在长期项目的背景下,如果地球形状发生变化,该项目可能会失败并浪费数十亿令吉。”

政府将继续实施防洪工程至2100年,以长期解决国家的水灾问题。

据天然资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聂纳兹米称,我国将实施多达40个与防洪和环保排水相关的项目。

在吉兰丹,有两个主要的防洪工程正在实施,即耗资4亿5600万令吉的吉兰丹河综合流域发展项目(PLSB),目前施工程度达87.74%。

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4月20 日完成。此外,涉及三个阶段的哥乐河综合流域发展项目中,安全与发展道路(Kesban)的第一阶段已达到 71% 的进度,预计将于明年8月13 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