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马》2013年9月17日 上午11点56分
随着联邦政府坚拒让马共总书记陈平骨灰回国安葬,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今日以“过去就让它过去”(yang sudah, sudah lah)回应,并批评政府没有遵守1989年合艾和平协议。
批国阵没遵守合艾协议
安华也是前副首相,他昨晚在槟城举行的一场政治演讲中说,当政府与马共及泰国政府签署合艾和平协议时,他也是内阁的一员,清楚知道当时的详情。
“我们是否认同他(陈平)?不。我们是否认同共产主义?不。我们是否认同陈平过去的行为?不,我们不。
“我们是否认同跟陈平签署,双方同意解除武装的和平协议?我们认同。”
“为何国阵政府不认同?为何你不认同,但又签署和平协议?这是获得内阁认可的协议。当时,我是一名部长,协议书还呈上内阁会议讨论。”
签署协议时马哈迪任相
安华指出,那些反对陈平落叶归根的领袖,应该回溯历史,接受政府已跟陈平签署合艾和平协议的事实。
他说,当时的内阁阁揆,正是他的“好友”——前首相马哈迪。
“签署和平协议时,陈平领导马共代表团,而马哈迪则代表我们。”
“在协议中,陈平同意解除武装,归还所有武器。他们也同意以一个好方式回国。”
巫统媒体炒作支持共产
安华表示,在紧急状态时期,马来西亚人选择了民主,对抗共产主义,而当时许多警员被杀害。
但他说,大马已跟马共签署和平协议,过后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萨还与中国共产党政府建立邦交。
“中共资助马共,为何我们跟中共建交,但却不能解决跟这里共产党的问题?”
安华说,他之前表示应该允许陈平回到实兆远故乡,或其母亲的坟墓时,一些单位曾经对他的表态带有保留,巫统媒体更是趁机炒作。
“第三电视说我支持共产党,我只是要解释,让你们明白,因为第三电视或其他媒体将会扭曲我的言论,然后说我支持共产党。”
冀晤教宗不会引起争议
另外,安华也声称他即将在罗马会晤教宗方济各,并希望民众不要误会这项会面。
根据安华,他是受邀出席一场在罗马举行,由穆斯林、基督教徒与其他宗教领袖所出席的高层次对话。
“教宗要求会见数名代表,以进行一些讨论,我将是其中一人。如果是首相纳吉或前首相马哈迪会见教宗,就没有问题。如果是我的话,将被视为犯错。但差别是,并非我自己要求会见他。”
马哈迪曾在2002年6月会见时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而纳吉则在2011年7月会见时任教宗本笃十六世。
阻止陈平骨灰回国太不近人情 胡栋强斥巫统土权如同“鞭尸”
《当今大马》2013年9月17日 中午12点04分
民青团全国署理团长胡栋强批评中央政府和巫统领袖,不让已故马共总书记陈平的骨灰或遗体回国,太不近人情。
他批评巫统和土权领袖在陈平去世后仍不放过后者,继续炮轰陈平,其举动有如鞭尸,是一项非常不尊重华人传统。
他认为,马共早已经解散,加上陈平已经去世,马共根本不会再威胁我国政府,也不会对人民的安全有构成威胁,所有恩怨应该随着陈平的去世而消失,巫统领袖不应再咬着陈平不放。
人道立场应准安葬
他今日发表文告时促请政府网开一面,让陈平的骨灰或遗体带返霹雳州实兆远的家乡安葬。
“陈平在实兆远出生。他的遗愿是骨灰能够返家,基于人道立场应该获得允准。”
胡栋强也批评内政部长阿末扎希和土权主席依布拉欣阿里,不应该在陈平去世后做出无情和刻薄的炮轰。
何不与日本断交?
他说,这对华人传统来说是属于“鞭尸”的行为,阿末扎希和依布拉欣阿里应该向陈平及其家属道歉。
他指出,阿末扎希和依布拉欣阿里声称马共是恐怖份子,批评陈平是凶暴的恐怖份子头目,但在二战时期,日本人凶暴的残害我国千千万万人民,许多平民百姓被虐死、打死、炸死,那么日本算不算是恐怖份子的国家?为何我国不和日本断交?
“如果阿末扎希和依布拉欣阿里的理论可以成立,我国早就应该和日本断交,甚至禁止国民使用日本进口的货品。”
劳师动众防陈平遗体成笑柄 行动党议员促政府展示度量
《当今大马》2013年9月17日 中午12点32分
民主行动党士布爹区国会议员郭素沁以四大理由,呼吁政府重新考虑允许陈平骨灰运回国,让他永息家乡。 她说,这些理由足以构成政府让陈平叶落归根的必须条件。 她在一篇文告中指出,这四项理由是:
(一)依据1989年的合艾和平协议精神,所有前马共分子皆可归国定居,或回来拜访,陈平生时不获得回国定居或拜访,死后起码应获得永息家乡。 (二)陈平曾反抗侵略我国的日本军队以及英国殖民统治,对国家做出贡献。 (三)陈平曾于2009年11月23日通过本地报章,对马共曾错杀无辜,向遭受残害的危难者、受害者以及他们的家属道歉。
(四)死者已矣,政府允许陈平永葬家乡,了决他最大的遗愿,是符合人道精神的做法。
否认漠视军警感受
郭素沁强调,允许陈平骨灰回国,并不意味同情或支持马共主义,也更不是漠视一些人,包括退伍警察和军人的感受。
她指出,1989年合艾和平协议功臣的前总警长拉欣诺于2009年就曾说,如果谈判时只想到马共杀害人民的罪行,那么有关谈判就不会有结果。
郭素沁说,马共已经放下武器20多年,此时再以“陈平是恐怖份子”或”马共曾杀害人民“的理由拒绝陈平骨灰被运回国,不只显示政府没有度量,同时也复杂化整个问题。
彰显伊斯兰教宽宏
另一方面,行动党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也同样表示,政府应该以宽容的态度让陈平的遗体能够回国安葬,而非不断通过各种平台来妖魔化陈平以达到他们的政治议程。
方贵伦认为,首相纳吉应该彰显伊斯兰教的宽宏及原谅来让陈平的遗体回国,并且设立纪念碑来纪念他曾经为了国土而不惜与日军及英殖民政府抗战的历史,而非劳师动众的去提防他的遗体会被偷偷运进国土,那样会让国际认为马来西亚国阵政府太过于小题大做。
另外,方贵伦也引用华人俗语所说的人死为大,生者应该原谅死者的一切,以让双方能够放下仇恨的包袱,因此国阵政府更应该在陈平死后还原历史的真相,让历史能够更客观的呈现,而不是刻意将陈平及马共的角色扭曲成恐怖分子,当成国阵政府的假想敌一般来继续捞取政治资本。
历史贡献不可质疑
也是民主行动党全国财政的方贵伦表示,陈平在争取我国独立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非马共当年与英军内战,相信英国是不会那么轻易让我国独立。
方贵伦也说道,虽然彼此间的政治意识形态不同,共产党的理念也无法让马来西亚社会普遍接受,但是他所做出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因此国阵政府不应该不断妖魔化陈平来合理化英殖民政府的合法性,因为历史的对错人民自然会自己判断。
方贵伦认为,国阵政府应该让陈平回国安葬,兴师动众的去对付一个已经逝去的老人只会让国家的名誉在国际社会上进一步的下滑,让马来西亚沦为国际的笑柄之余,也让人为马来西亚的人权发展感到悲哀。
“若信纳吉是全民首相很天真”唐南发促巫统勿再妖魔化陈平
《当今大马》2013年9月17日 早上9点50分
高嘉琪
时事评论员唐南发认为,马共总书记陈平生前为独立作出奉献,带领马共顽抗日、英军,仅因之后的内战而败走,因此首相纳吉与大马政府应有宽容与度量,允许陈平的骨灰安葬在大马。
唐南发昨晚在一项论坛上表示,“陈平为马来亚独立牺牲与奉献,后来被逼潜入地下,无法重回大马。”
他指出,我们可以不相信共产主义,但不能不承认马共的地下抗争,在日治与英殖民时期对抗外来者,对国家做出了贡献。
不应妖魔化失败一方
唐南发表示,身为国阵前身的联盟当时获得英殖民政府认同成立,并且提出其独立方案;反之,马共在爆发的内战中失利,成王败寇,加上陈平是华人的关系,因此才会在巫统所书写的历史上一直被妖魔化。
“媒体一直追捧为开明、自由,且高度掌握议题的首相纳吉,都说不允陈平回马。….我觉得执政党既已在内战中胜利,它应拥有宽容与气度让陈平的骨灰回马,更不应把这个内战失败的一方视为妖魔。”
这项名为“916建国论坛:政党轮替不成,青年还可以做什么?”的论坛兼隆雪华青28周年晚宴,昨晚在隆雪华堂光前堂举行,宴开近60席。
其他两位主讲人是公正党霹雳迪遮区州议员郑立慷及行动党柔佛居銮国会议员刘镇东,论坛主持人为前隆雪华青团长吴仲顺。
巫统靠种族政治起家
隆雪华青也趁着这场晚宴,向与会者筹款隆雪华堂的装修会所基金。
进入问答环节时,一名公众询问纳吉是否一名全民首相,同时表达本身对国内拥有67%土著人口,土著愈见壮大的现象表示忧虑。
唐南发表示,他从不相信纳吉是一名全民首相,原因在于巫统是一个靠种族主义起家的政党。
他指出,巫统渗透与垄断这个国家的各层面,不断用种族、宗教来影响大马,令大马无法真正融合。
国人若相信就很天真
“纳吉说要改革,却依然留在巫统,不敢与这种种族政治切割。对不起啰,若你相信(他是全民首相),你真的很傻很天真。”
他透露,在一些议题里,甚至可以窥见纳吉不敢违背前首相马哈迪的意愿,尤其突显他无法与党内保守派系切割。
唐南发也从巫统党史里点出,敢跟巫统切割的高阶领袖其实寥廖无几,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是其一。
向马哈迪靠拢后上位
“看回纳吉,1987年巫统分裂为A、B队时,纳吉在最后关头出卖了B队,与当时的首相马哈迪站在一起,之后顺利上位。”
同理,唐南发也提醒说,那些表面上看来颇开明的巫统领袖,如巫统中委赛夫丁阿都拉与巫青团长凯里,也不一定是真正的自由与开明。
唐南发表示,纳吉近来因“新经济政策2.0”出台而被视为选择放弃做全民首相,事实上只是露出真面目而已。
批媒体人写狗屁文章
唐南发所指的“新经济政2.0”说的便是上周末出台,由首相推介的系列扶助土著措施–“土著经济赋权”议程。
他非议华社资深媒体人,都看不到这一点,反撰文指纳吉有苦衷,受到保守派牵制而感到为难。
“现在,新经济政策2.0出台了,纳吉也宣布不让陈平遗体回国,我不知这些人要怎样面对他们写过的狗屁文章?”
支持国阵代价会更大
唐南发也把提醒一些选后担忧遭秋后算账的华裔选民说,“你们会否后悔投错票,若政府因你投票支持在野党而对采取报复行动,这个政府并不相信民主。”
“它用新经济政策2.0、华人还要什么与华人海啸来吓你,你若受惊吓而把票投给他,届时要付出的代价恐怕更大。”
淡化以族群自我定位
针对同一名公众提出的土著愈见壮大的忧虑,刘镇东就回应说,若大马人不再以族群来自我定位时,那各族人士的多寡就不是一个问题。
刘镇东期许,大马青年或青年组织应敢于想像未来10年、20年的国家发展,更应着重强调马来西亚人作为一个单位,就能超越巫统的种族政治。
“如果我们把华人的想像看得很淡,并加强马来西亚人的想像,那你会发现在很多议题上,我们根本不需要谈族群。” 刘镇东表示,华青关怀的议题可以包括全民的就业、医疗、教育与社会问题等,而非局限某一个族群的议题。
应超越巫统种族论述
“当我们思考的全民与大马的未来,这会超越巫统的政治,我们要提出的是要超越巫统政治的一个论述。”
“巫统最近提出新经济政策2.0,根本没有用。它从2005年巫统大会时就重提,但巫统在大选的支持率并没有增加。巫统的模式是照顾马来人,但受惠的(也只是马来钜富)赛莫达。”
刘镇东认为,今天大马人再从族群角度切入,就会陷入巫统的政治模式,且不会成功。
推动合作社结果失败
为了说明本身的理论,刘镇东就以上世纪令华社闻之色变的合作社风波为例。
刘镇东说,上世纪80年代时,时任马华总会长的陈群川做了英雄,冀透过合作社令华社自救,结果引爆的是合作社风暴。
“这一套我们在80年代已做过,我们要超越,不需再谈。”
大马华人概念不到百年
刘镇东也举出历史例子,阐明超越族群是可能实现的。
“尽管华人有5000年历史,但‘马来西亚华人’(这个名词)的概念,根本不到百年。当时,只有英国人这么叫而已。”
他表示,当时,国内的华人只是根据籍贯来自我定位,但随着孙中山革命,大马有了学校、中文报,不大再以籍贯来区分华人。
盼政府宽宏允陈平落叶归根 前警官:安息吧,我的朋友
《当今大马》2013年9月17日 早上9点16分
尽管曾差点命丧马共手下,不过前警察政治部副总监袁悅凌对逝世的马共总书记陈平已经不怀抱恨意,并希望政府能够宽宏大量允许其遗体回国安葬。
袁悅凌(右图)表示,这项决定在目前种族和政治环境,特别是巫统党内政治,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不过他指出,如果政府能够允许陈平回国安葬,这对政府将是非常正面,因为这将清除许多偏见,同时也证明伊斯兰教是一个宽宏的宗教。
“我知道你也明白在目前的种族和政治环境,特别是巫统的党内政治,政府就算能够理解(允许陈平回国安葬)的重要性,他们也很难去考虑。”
“如果他们不能,那是因为政治,而这是问题。”
陈平昨日早上是在泰国曼谷一家医院逝世,享年89岁,遗留下无法回国的终生遗憾。
两次遭马共枪击
袁悅凌在警察生涯曾多次与马共交手,他在1951年仍是新进探员时,就遭遇马共成员袭击和开枪射中,不过却成功幸存。
他随后在同一年,突击马共基地时也曾再次遭到枪击,不过同样无大碍。
袁悅凌在陈平逝世后受访时就表示,尽管两人当年是敌人,不过目前已经是朋友。
“在战争,我们是长期的意识形态敌人;当谈判和平协议时,我们彼此变得更加互相尊重和理解彼此互相矛盾的立场。”
“现在他死了,我只能说,安息吧,我的朋友!”
警方戒备监视所有入境处 首相:绝不容骨灰带回国
《当今大马》2013年9月16日 下午5点39分
晚上9点21分更新
尽管民间传出希望政府允许今早辞世的马共总书记陈平落叶归根的呼声,但是首相纳吉表明,陈平的骨灰决不能带回国安葬。
根据《马来西亚前锋报》网站报道,他在沙巴州亚庇表示,就算家属提出要求,政府也绝不会允许一名对国家和人民进行许多残暴行为的恐怖分子骨灰,被带回国。
他也指出,政府绝不会涉及陈平葬礼的任何事务。
另一方面,内政部长阿末扎希今日较早时也同样否决把陈平遗体带返故乡安葬呼吁。
难消殉职军警家属恨意
他今午透过手机短讯,接受《当今大马》访问,回应是否允许陈平骨灰回国时表示,虽然陈平已死,但难以消弥跟马共作战的殉职军警家属恨意。
“陈平的死未能磨平死者,特别是殉职军警遗留下的寡妇们的恨意。这名马共武装份子头目,导致军警所组成的国家斗士,在紧急状态时期牺牲。” “退伍军警绝不可能接受,让陈平的遗体或骨灰在大马安葬。陈平并非如一些政党、非政府组织与特定人士等所指的独立斗士,他是一名不被这片国土所接受的马共武装份子头目。”
卡立指陈平要葬在泰国
另外,全国总警长卡立阿布巴卡也告诉《当今大马》,陈平并非一名马来西亚公民。
“他虽然在实兆远出生,但他并不是大马公民。当他加入马共时并没取得公民权。我相信,他乐于在一个他逗留最久的地方(泰国)安葬。” “我不能确定他是否拿到泰国公民权,但他不是马来西亚人。”
大马所有入境处受监督
他在推特也表示,大马所有入境处都会受到监督,以防止陈平遗体被运进国内。
“这无关政治,去读历史,我们有多少警察因为为了捍卫国家免受这名‘自由斗士’侵扰而牺牲。”
生前多次申请回国不果
陈平曾在2005年3月4日,通过律师向槟城高庭申请,要求法庭允许他及所有马共成员返回祖国马来西亚定居。这起案件较后移至吉隆坡高庭续审。
高庭在2007年7月31日裁决,陈平必须在14天内出示报生纸及公民权证件,证明他是马来西亚公民,方能继续向法庭提出申请,但这些文件在陈平早年逃亡时已遭当局没收。
陈平随后上诉联邦法院,不过联邦法院在2009年4月30日驳回陈平申请回国的上诉准令,导致他回国安享晚年的心愿最终宣告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