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部阐明,实施《2011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第723法令)并非要扰乱私人医疗执业者的运作,而是为了推动医疗服务更透明、药品更可负担,建立更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体系。
卫生部是因为逾300名全科医生周二上午在布城首相署附近和平集会,抗议该法令在医疗行业的执行,而发表声明回应。他们在两小时的抗议活动结束后,递交了一份备忘录,由首相高级私人秘书阿兹努哈菲兹接收。
全科医生要求政府重新检讨第723法令,认为医疗行业的监管应继续交由《1998年私人医疗机构及服务法令》(第586法令)负责,因后者已具备足够的监督框架。
卫生部说,相关新规要求私人医疗机构及社区药房需明确标注药品价格,是确保公众能够获得平价药物的重要举措,并强调将持续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展开开放和包容的对话,确保实施方式平衡,不会对任何一方带来过大负担。
大马医药协会等团体周二向首相署提呈备忘录提出4大诉求,包括:
- 拒绝将《私立医疗保健设施与服务法令》(723法令)应用于私人诊所,强调私人诊所属于专业服务,而非零售店;
- 恢复对私人诊疗费的调整机制,自2006年以来未曾更新,导致诊疗费与现实脱节;
- 要求政府监管第三方医疗管理机构(TPA),因高达70%的诊所仰赖该机构系统,却缺乏监督与保障;
- 重新检讨外资在私人医疗领域的所有权,防止影响本地医疗生态与医患关系。
对此,卫生部表明愿意检视备忘录内容,并基于数据与证据考虑改进现有政策,但重申公众能否获取可负担药品始终是首要考量。
药品价格标签措施由卫生部与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合作推行,根据《2025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药品标价)指令》,已自5月1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