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6000公里坚持回国投票 蓝吉星:每一票都很重要

一个身在异乡的马来西亚人准备再次踏上6000公里的回家之路,只为了投下手中的一票。

在过去的51年里,69岁的马来西亚物流顾问蓝吉星(Ranjit Singh)一直住在澳洲墨尔本市。

他在澳洲的旅居生活是许多在70年代中学毕业生的故事,他在中学毕业后就前往澳洲继续深造。

“那时马来西亚的大学不多,在完成农业科学课程后,我不太喜欢它,而过后我留在了澳洲,找到了工作,并获得了永久居留权及组建了家庭。

出生在怡保的蓝吉星说,虽然长期旅居澳洲,但他并没有中断与马来西亚的联系,也没有放弃他的马来西亚公民身份。

由于远离家乡,他始终都关注着马来西亚的发展情况。

蓝吉特说,在1974年之前,他的政治立场充其量可以被描述为从中立到支持政府,并接受印裔作为少数民族,以在种族隔离制度下获得机会。

1974年的校园骚乱改变了这一切,当时玛拉理工学院(ITM)的学生试图向国会游行,后来又占领了莎阿南校园,以迫使政府将该院升格为大学,以便该院的毕业生能够获得学位而不是专业文凭。

这起事件催化了蓝吉星的政治行动主义。

蓝吉星说,在大选中,每一票都非常重要。(图:蓝吉星提供)

蓝吉星说,在大选中,每一票都非常重要。(图:蓝吉星提供)

“这令人大开眼界,政府部署了催泪弹和警察防暴队,作出了强力的回应。”

一些评论家将1974年4月和12月的事件描述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转折点和教育史上的一个黑点,因为这起事件导致了1971年大专法令被收紧,以遏制学生运动。

蓝吉星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任务很简单,就是说服家人丶亲戚丶朋友和马来西亚的熟人登记为选民。

那是在法律修订之前,法律阐明年满18岁的人自动进行选民登记。

他说,他的家人和亲友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

他在接受《透视大马》电访时说,有60多个表亲。

蓝吉星在社会上也很活跃,他的首要任务是与其他在墨尔本的大马人保持联系,特别是大马侨民和学生,他也已经成为其中一些人的导师。

他对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关注是他在大选中坚持回国投票的主要原因。

在第12届大选之前,蓝吉星说,他断断续续地回来投票。

“我一有空就来了”。

蓝吉星第14届大选时再次回来,结果希盟将国阵赶下了台。(档案照:透视大马)

蓝吉星第14届大选时再次回来,结果希盟将国阵赶下了台。(档案照:透视大马)

然而,在过去的三届大选中,即第12届、第13届和最终推翻国阵的历史性的第14届全国大选—蓝吉星都不介意长途跋涉丶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在家乡投下自己的一票。

他说,在第12届全国大选中,他可以感觉到空气中存在着某种东西。

当第13届大选接近他所期望的结果时,他决定在第14届大选时再次回来,希望这一次能够成功。

结果,希盟将国阵赶下了台。

“你可能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走这么远的路,我的一票能起什么作用吗?一票是什么?一票能做什么?”

对蓝吉星来说,这很重要。

他说,除了行使他的民主权利,投票也是他对他的家人、朋友和马来西亚人民的责任。

“我仍然是马来西亚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这就是我没有放弃我的公民权的原因。”

当蓝吉星在11月17日乘飞机回国后投票时,他是带着在澳洲留的大马学生的邮寄选票回来的。

他是马来西亚学生理事会(Masca)的跑腿,带着邮寄选票返回马来西亚。

蓝吉星是马来西亚学生理事会(Masca)的跑腿,带着邮寄选票返回马来西亚。(档案照:透视大马)

蓝吉星是马来西亚学生理事会(Masca)的跑腿,带着邮寄选票返回马来西亚。(档案照:透视大马)

马来西亚学生理事会的已经开始了一项计划,以鼓励马来西亚学生在那里参与第15届全国大选。

该会将通过传播信息和开展关于大选的宣传活动来帮助学生,并协调收集和寄回邮寄选票的工作。

寄送邮寄选票的安排已经得到了马来西亚驻堪培拉最高专员署的官方支持。

“如果学生们通过邮政服务邮寄他们的选票,他们可能无法按时到达。甚至可能根本就到不了。”

因此,蓝吉星提供了“跑腿”服务,带着一些学生的选票返回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