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过,但它依然不服中国!

来源:久升学院    作者: 明叔    2022-08-15

今天是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日子。

就在两天前,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上任才3天,就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日本、到底该如何看待日本人和日本事物?

就我个人而言,我肯定希望中日友好,我也希望世界大同。

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我清楚地理解,友好不是靠一厢情愿地呼吁、期许、哀求得到的,而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也不是单靠美好的愿望就可以实现的。

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但国际关系的底层逻辑依然是“丛林法则”。

不理解这一点,就是犯了国际关系问题上的“幼稚病”。

换句话说,拥有强权的国家,依然拥有着制定和解释国际规则的权利。

美国可以把自己入侵伊拉克包装成“解放伊拉克人民的正义之举”,也可以把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描绘成“反人类的邪恶之举”,就是明证。

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口号和愿望都是好的,但是在国际关系残酷的“丛林法则”面前,往往弱不惊风,不堪一击。

国际关系“丛林法则”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并不存在一个凌驾于每个国家之上的“超级政府”,因此也没有相应的“超级国家机器”,可以来确定和强制执行每个国家都必须遵守的国际规则。

现阶段,所有的国际规则都是由强权国家按照自己的利益和偏好来定义,并选择性进行执行的。

正是基于以上认知,我对日本这个国家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日本不可能对自己的侵略历史和罪行进行彻底的反省和清算;

——日本不可能不再次追求成为一个强权国家;

——日本不可能不经过残酷的斗争,就心甘情愿地接受中国复兴并超越日本的事实。

基于对日本国民性和现实的认知,我非常认同两个判断:

第一,日本这个国家,畏威而不怀德,知小礼而无大义;

第二,中国强,则日本为徒;中国弱,则日本为寇。

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个人对于日本右翼已经不抱有任何期待了。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日本政府已经再次堵上了“国运”:日本将迎合、配合、支持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通过“咬中国”证明日本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从而期待美国将二战后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狗绳”松一松,最终日本将寻求彻底摆脱二战战败国的命运,再次成为一个强权国家。

当然,日本也有可能期待并鼓动中美恶斗,因为不管谁输谁赢,日本都会更加接近成为一个“正常国家”的目标。

“中国强,则日本为徒”,这一点,历史上已经证明过了。

唐朝时的中国,凭借强大的国力、先进的文化,让日本臣服在中国的脚下,日本也通过大量引进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宗教、习俗等等,才得以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弱,则日本为寇”,这一点,历史上也已经证明过了。

明朝时的倭寇,特别是幻想占领中国、定都北京的丰臣秀吉,就是例证。

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趁着中国衰落之际,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成为中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篇章中,伤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通过上述一正一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日本到底会怎么对待中国,不仅取决于日本,更取决于中国。

中国如果强大且先进,日本就是中国的好学生。

中国如果衰弱、混乱,日本就是中国的恶邻。

因此,如果我们不想历史上日本伤害中国的例子再次发生,第一,要对日本的国民性和政治现实有充分的了解,对日本也要“丢掉幻想”;第二,中国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稳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再也不给日本“为寇”、祸害中国的机会。

日本媒体特别喜欢宣扬近年来日本国民所谓的“对华负面情绪”,实际上,中国民众对于日本的负面情绪同样处在历史高点,这跟日本这个国家在对华关系上的糟糕表现密切相关。

我个人觉得,在“爱国、理性、科学、务实”的原则之下,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对待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和日本事物等问题上,大致可以有如下几种态度:

第一,牢记历史,且对现在的日本右翼和日本政府,不抱有幻想;

第二,对于中国国内和国外任何企图否认、洗白和美化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一律坚决反对,并尽可能用实质性的法律和外交手段对其进行惩戒和威慑;

第三,对于日本文化,应持谨慎态度,个人可以欣赏,但不追捧、不鼓吹,更不美化、夸大;

第四,对于日本好的方面,比如,日本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领先中国的地方,我们要客观看待,虚心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五,对于普通日本民众,只要他们没有公然否认、洗白和美化日本侵华历史的言行,没有公然挑战中国人民情感底线的言行,我们也要正常、理性看待,没有必要加以仇视和排斥;

第六,对于日本在华企业、组织和机构等,同样如此;

第七,对于“日本制造”和日本产品等,如果个人情感上不接受,自己可以不买、不用,但如果身边有人要买、要用,可以不赞同,但不要上升到对同胞进行言语和人身攻击,乃至打砸抢等违法的程度。

对于中日关系,中国一直提出,“牢记历史,面向未来”。

我自己觉得,这个“面向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内容:

——对日本丢掉幻想;

——努力让中国强大且先进,不再给日本“为寇”、祸害中国的机会;

——如果有朝一日,日本人民可以觉醒、可以站起来,最终推翻日本右翼政府,真正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彻底反省和清算,让日本真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到那时候,中国可以再提中日友好,而在此之前,防范日本再次“为寇”、祸害中国,应该是中日关系中中国最应该优先考虑的事项。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句话:今后,日本到底会怎么对待中国,不仅取决于日本,更取决于中国自己到底是强大还是衰弱。

今天,中国无论是GDP总量,还是综合国力,都已经大大超过日本。

但中国社会在精细方面,还不如日本。

中国在关键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等方面,还对日本有依赖。

只有中国远比日本强大且先进的时候,日本这个国家才会再次臣服在中国的脚下。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