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内阁的资深部长们,能算得出内阁到底针对国家各种问题成立了多少个特工队,还有特委会等等。每位部长到底要参与多少个这种组织,恐怕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马来西亚政府内阁有个特色,凡是遇到一些比较大的课题,就会成立跨部门的,汇集相关部门的“特工队”或是“特委会”。
这是内阁解决问题的最方便手法,似乎只要成立了这些组织,问题就解决了,也同时表示政府已经在解决问题。
我也记不清楚到底有哪些委员会或是特工队,最近的当然就是“抗通胀特工队”。
之前有一个大家可能没怎么注意,丹斯里慕尤丁当政时代,政府成立内阁特别委员会,以制订措施保护受2019冠病疫情影响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负责人是当时的两位高级部长拿督斯里阿兹敏和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
我比较有印象的,还有天灾委员会,之前发生莎阿南太子园大水灾时,被推上火线。
以现在的内阁规模来看,首相依斯迈沙比里麾下有4位高级部长,31位正部长和38位副部长,也就是说有35个部门。
耗时耗力 执行无效
这么庞大的内阁,职能应该涵盖了国家所有的事务,分工也应该很细致了。所以,不论国家发生任何事情,都应该由所属部门的部长来主导和管理,有必要再成立一个组织吗?这种组织肯定会导致行政滞碍,耗时耗力,执行无效的局面。
就以最近的“抗通胀特工队”来说,主导的部长是通讯与多媒体部长丹斯里安努亚慕沙领导,成员包括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农业及食品工业部长拿督斯里罗纳建迪博士、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南达林奇、首相署(经济)部长拿督斯里慕斯达法及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莫哈末祖基,都是重量级部长,看起来声势显赫,个个都是大头,人民却看到头很大。
我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由安努亚慕沙来领导,而不是最相关的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亚历山大南达林奇?难道后者不称职?
首相对这个特工队的组成似乎很有成就感,还在推特发起民调问人民满不满意,结果效果很戏剧化,仓促撤下!
才刚刚成立特工队就想向人民邀功,不是讨骂吗?我没来得及骂一份,真是遗憾。
如果你常常有读新闻,你应该有发现到,只要一成立什么名堂的特委会或是特工队,首相或是部长们的态度就是:“是的,我们已经成立特委会来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已经采取行动了。”
这就是政府解决问题的办法,至于特委会或是特工队最后做出什么来,就没有人知道了。
“抗通胀特工队”的“抗”字,应该对准政府体制内部的问题,各种包庇走私,官联公司垄断,难道跟物价没有关系?
此外,也要检讨补贴政策,而不是采取民粹施政来博取选票。
从过去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政府领袖往往没有从根本之处解决问题,做什么都流于表面,或是以种族利益考量,甚至会把问题丢给人民,例如最近那句“鸡蛋贵就少吃点”!
我们且看看现在的“抗通胀特工队”会祭出什么好招数,先怪中间人牟利?再来采取严厉行动对付乱涨价的商家?还有就是严防边境走私?首相对外劳和难民也可以享受到政府补贴的食物而感到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