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30,中马大不同/南洋社论

奇妙30,中马大不同/南洋社论

3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

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时期,中国搞了30年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从一个低收入的计划经济步入中等收入的市场经济。接着,中国再计划利用另一个30年,从中等收入走向中高收入,并最终向高迈进。

上世纪,我国也有一个宏愿,希望2020年成为高收入先进国。2020年宏愿是由第四任首相马哈迪于1991年2月28日第6大马计划的会议上提出的治国方针。奋斗30年,宏愿咫尺天涯,就差最后一里路。

2016年,前首相纳吉提出了2050年国家转型计划(TN50),利用30年的时间,把我国塑造成为有素质及卓越思想的国民社会,以及全球经济排名前20的国家。

马中两国都立志搞上去,中国凭的是教育,大马呢?

过去30年,随着经济起飞, 中国趁势大事发展教育,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规模后,今天,其重心转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从知识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培育创造性人才,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培育人的素养,以适应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可以看出,中国承应着国内经济的崛起,也紧跟世界科技的发展潮流,华为、阿里巴巴等全球性大企业的崛起,马云、马化腾等耳熟能详的新科技人才的应运而生,不无重要的关连。

今天,除了超欧赶美,中国更准备以“一带一路”迎接与美国平起平坐年代的到来,大学的改革成为了上下关注的议题,一些大学率先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更成为了互相竞争的对象。

中国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方向,说明了教育对兴国的重要性,而大学教育的改革更是至关重要。

都是30年,但眼下情况和迹象显示,中国更有希望达到他们的宏愿,因为,在一个更重视教育并大力改革其大学,与一个教育政策三申五令、朝令夕改的国家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结果。

随着国库的吃紧,我国在2017度财政预算案中削减了大学的拨款,大学教职员研究计划受到影响。

相对来说,国内大学的发展,教职员的未来素质,以及学生的学习,皆难与中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今天中国的财力、地位、大学排位加速上升,诺贝尔得奖者续增,并以30年晋高收入先进国为目标,还要致力提升大学的水准与素质。

反观我国,缺乏中国当今的能力与实力,也准备以30年为限达到相同的一个目标。

眼下,大马3年3个首相,政局脆弱又不稳定。去年,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推介2030年土著发展行动(TPB2030),是未来10年土著议程的新方向。其主要目标是加强土著经济和社会经济,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种族间的平等,符合2030年共同繁荣愿景(WKB 2030)和第12大马计划,以便没有土著被遗忘。

显然,除非我们能够拿出像中国一样的决心和开放的政策,不然多少人会相信我们能像中国一样,能以30年达成目标?

要成为高收入先进国,再到国家转型,除了政策和口号,落实的能力与决策还必须让人民看到才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任院长钱颖说过,大学的改革既需要有思想有思路,又需要有行动有实践,重要的是“思行合一”。改革的目标要理性、激进,改革的路径要人性、渐进,这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的经验,而中国大学的改革可以从中学习并受益。

中国过去30年的成功经验,引人深思,堪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