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部应培养中文人才/南洋社论

继今年1月份中文必修科事件后,南方大学学院再起风波!南方大学学院日前发函通知所有的中文系博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时,必须使用国文及英文,不但引起该校的博士生议论纷纷,认为学校的政策与招生时“货不对版”,同时再度引起华团及华社关注,担忧南大此举将导致该校进一步变质。

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日前发出一篇措辞强烈的文告,就中文系博士生被迫以英语或国语进行论文答辩一事,谴责南方大学学院毫无担当、自我弃守及自我矮化。该会认为,该校不敢向当局据理力争,也完全忽视学生权益,更剥夺教授的专业意见,根本是失职无能。若不正视校方办学之沉沦,必将自绝于华社和学术界。

对于外界指责校方没有努力向高等教育部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申请使用中文书写和开题,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及理事会本月20日也发出文告,澄清校方在初期申请博士课程时,确实把中文列入教学媒介语之一。但在2018年12月获得开课准证时,高教部只允许英文为教学媒介语。

该校文告强调,在经过一再争取下,终于在2019年3月获准使用中文教学,但附带条件,考试必须以国文及英文为媒介语。申请使用中文为博士课程教学媒介语势在必行,但在过程中也必须兼顾博士课程的资格鉴定。

校方指出,目前将重心转移至博士课程的鉴定筹备上,并准备好在博士课程获得鉴定时,即刻再申请中文为无附带条件的教学媒介语。

南方大学学院作为一所民办的高等学府,在办学的过程中确实有其难处。董理事会及校方一方面要遵守高等教育部设下的条条框框,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华团及华社的意愿,稍有不慎,就会“顺得哥来失嫂意”!

我们觉得问题的症结在高教部,高教部应该顺应国际大环境的学习汉语热潮,允许包括南方大学学院在内的民办学府或私立学院的中文系,无条件使用中文作为教学、考试及论文答辩的媒介语,为我国培养更多高层次的中文人才。

我国大专学府的中文系不同于欧美国家一些大学的汉学系,一些欧美国家的汉学系确实有使用外语来研习汉学,其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我国大专学府的中文系不同。作为培养高层次中文人才的中文系,理应使用中文作为教学及考试的媒介语,如此方能培养出真正的中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