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床会洗脑?/霍詠強

北京冬季奥运会选择在2月4日年初四开幕,想来也有一些玄机。第一届冬奥始于1924年,到现在刚好第24届,时间上的巧合也好让大家记得更清楚,开幕式用上了中国24节气来导入主题,与2008年夏季奥运的张扬、以万计表演人员的大阵容开幕式不同,北京冬奥更精妙的视觉效果配合高科技舞台和准确的烟火,表达了内敛和简约之余,仍能让人感受到浪漫又震撼的表演。

随着各国运动员入驻冬奥村,公寓的设施让人赞不绝口外,最吸引众人关注的自然是24小时运作、却倚靠机器系统煮食和送餐的餐厅,还有大量提供各种服务的机器人。所以,当看到路透社的视频新闻介绍奥运村,包括无人餐厅、机器人送餐、制作雪糕和鸡尾酒、专供记者使用的“睡眠仓”等设施时,和惯常有所不同,只有背景音乐、少了点冷嘲热讽,是否说“双重标准”还有个限度?

让运动员惊叹

美国雪橇运动员布里切拍视频分享冬奥村生活,因为被问到和日本纸卡板床比较时,兴致勃勃向粉丝介绍起冬奥村里的“智能床”而受到外媒关注。

这究竟是怎样一张床?布里切在视频裡说要向粉丝分享一些难以想像的事情,随后将镜头对准她的床铺,用遥控器将床升起,调整到舒适角度,而且对零重力模式(Zero-G mode)特别感兴趣。北京冬奥村的床配有调节功能,可以在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下为脊柱提供合适的支持。床垫还内置传感器,可以按摩,还有闹钟推醒等功能。下载APP设置闹钟后,床在设定时间会自动起降;一旦智能床识别到打鼾声,还会调节头部的高度,缓解打鼾。

不知道布里切会否因为发了这样的一条视频,而被怀疑已经被中国智能床洗脑?

事实上,就算逃过了零重力智能床、也逃不过被拥有实体驾驶舱的游戏室洗脑!

美国的冰壶运动员派斯进入位于北京冬奥村的游戏室,他看到一系列的游戏设备后,已经感到非常兴奋,当看到一个“蛟龙号”的仿照驾驶舱后,更不由感叹说:“Oh My God!”随后他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进入体验,还不忘招呼同伴一起参观。

来自捷克的花样滑冰选手特丝露娃,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感谢北京冬奥的视频日记,记录她居住的房间环境和冬奥的礼品包。

每一名运动员和随队人员来到奥运村,都会领取到一个礼品包,让世界各国运动员体会中国新年气氛和吉祥文化,所以礼品包裡还配备新春礼盒。春联、福字和可供自制纸灯笼,营造出了浓厚的中国过年气氛。

礼包独一无二

但对一些重视运动传承的运动员来说,感受最深的可能是来自中国小朋友对冬奥的热爱和祝福。在每一份入住礼品包里,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绘画作品,这是北京冬奥组委历时3个月,面向全国征集而来的总计7500幅青少年优秀画作。每一幅作品都是亲手绘制,为远道而来的朋友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2022年北京冬奥火炬接力活动连续3天至2月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进行,第一棒火炬手是中国首位速滑世界冠军、今年80岁高龄的罗致焕。1963年,他在日本长野以2分09秒20的成绩,夺得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子1500米冠军,并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

世界冠军圆梦

作为中国首位速滑世界冠军却一直有个遗憾——由于1964年中国尚未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运动员未能参加因斯布鲁克冬奥,也令罗致焕在运动生涯巅峰时期错过了冬奥舞台,成了一生的遗憾。他终于在北京冬奥完成了梦想,将奥运圣火交到著名航天员景海鹏手上,并在开幕式上为冬奥会送上奥运旗帜。

北京冬奥组委指出,冬奥恰逢新春佳节,这是国际奥林匹克送给中国的新春礼物。北京冬奥在竞赛场馆和建筑设计上融入中国文化元素,除了景观设计上充满中国色彩,在餐饮方面,不仅让大家在除夕、初一吃到饺子、春卷、烤鸭等,正月十五时,还会有元宵食品、汤圆,让各国运动员、嘉宾、记者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体验到舌尖上的中国冬奥魅力。

中国也将回馈给世界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北京根据《奥林匹克2020议程》,实施可持续计划、并将成为一个碳中和的奥运会。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实现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标准,当中包括氢燃料汽车、5G通讯、VR云转播、机器人等新科技也得到示范应用。所有场馆绿色发电,并且全面落实可持续延伸使用的计划,让每一个场馆在奥运比赛过后都有具体的延续使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