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美军在中国周边区域动作不断:先是“内华达”号弹道导弹核潜艇公开驶抵关岛。这种对战略核潜艇而言颇不寻常的高调亮相引来了多方猜测和解读。
接着又有美国“四航母现身印太”,以及美媒为这些舰上所载的“超过24架F-35战斗机正在西太平洋活动”而沾沾自喜。咋咋呼呼的阵势,一时颇为吸引眼球。
这种密集的“肌肉秀”表明,美国急于通过展示军事实力宣扬自身“积威仍在”。
但是,如果美军真以为这几天的“大秀特秀”就能吓住中国,未免有点一厢情愿。现在就让我们来逐一分析一番:

▲ 资 料 图片: 抵达关岛的“内华达”号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海军网站
首先,战略核潜艇的威慑力来自其潜藏深海大洋的隐蔽性。 高调现身关岛,自然意味着隐蔽性荡然无存,而是把它直接暴露给了各种侦察监视手段,将其送到了各种精确制导打击武器的眼皮底下。把珍贵的核威慑平台当成“整狠活”的工具,可谓心大;
另外,“四航母”虽然阵势盛大,但对美军航母活动规律稍加注意就能看出,“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和“卡尔·文森”号航母,已经进入了它们此轮海外部署的末期。
在进行兵力轮替之时,美军“交接班”的各路舰船集结起来摆几个pose,拍几张大合照,唱“致力于开放和自由的印太地区”之类的高调,也已经是老把戏了;

先进四代机在航母上的部署和维护是一个全新课题。“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一架F-35C战斗机背部隐身涂层上已经出现了海上活动留下的痕迹。
至于F-35,有必要再次对这样一个事实“划重点”: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并不是美国一家独有的装备。近期,歼-20战斗机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歼-20体系训练、夜巡等成为常态,换装“国产心”的歼-20越变越强等消息,令人振奋。今有倚天剑在手,自然能让讹诈者冷静三分、规矩一些。
美军上述行动的指向非常明显,阵势也很浩大,但同时也多少给人一种“就这?”的感觉。

一方面,在经历了败走阿富汗等一系列战略挫折后,美军急欲在亚太“找回场子”,展现出更为强势的态度,应对所谓“势均力敌对手”的挑战。新败之后的气焰嚣张,只能说明其色厉内荏。
另一方面,这也与我们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有关。例如,经过长期的“小步快跑”,055型驱逐舰站上了世界大型水面舰发展的潮头,而美国的同类装备此时还停留在PPT上。

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和建设,过去那种“难望别人项背”的局面,如今已变成了并驾齐驱甚至有所超越。这是应对各种挑衅与挑战的底气。
“积威总被雨打风吹去”。 在今天的中国面前,任何“肌肉秀”,都只能是“秀了个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