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20:59 华山穹剑
前一阵子,台海紧张的局势成为世界的焦点,但近两星期,世界的焦点又转移到乌克兰。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火,威胁乌东亲俄地区的安全;而俄罗斯在乌东边境部署10万大军,西方媒体不断散播俄罗斯将会入侵乌克兰的“消息”,俄乌局势之紧张,一时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拜登警告普京若入侵乌克兰,美国会对俄罗斯实施“最严厉的经济制裁”,然而这对普京来说根本没有威吓作用,因为俄罗斯这几年在经济上已经去美元化。
而美国及北约都表明不会为乌克兰跟俄罗斯开战,令普京在军事上无后顾之忧,变相是鼓励俄罗斯出兵乌克兰。
可见,美国是存心挑起俄乌冲突,究竟背后的阴谋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影响?
一、牌面针对俄国,牌底针对欧盟
若俄乌爆发战争,会产生两个美国乐见的结果。第一,欧元受到重挫,美元的霸权地位能持续;第二,俄德北溪二号的合作会告终,欧盟被迫靠美抗俄,不能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
美国现时的通涨及负债问题严重,不断的量化宽松已令美元的国际信用岌岌可危。目前,最能取代美元地位的货币是欧元,而重挫欧元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欧洲发动一场地区战争。
因此,若美国成功挑动俄罗斯出兵乌克兰,资金就会从欧洲流入美国。这种技俩,20多年前的科索沃战争,美国已经使用过。
另外,即或俄乌最后不爆发战争,但两国的紧张局势仍会持续,北溪二号也难以启用。现在欧洲正进入寒冬,能源需求大,北溪二号不能启用,会令欧洲产生能源危机,经济受到打击,欧元也会疲弱。
北溪二号不能启用,欧盟与俄罗斯就失去和解的可能,继续维持敌对的关系。欧盟虽然经济实力强大,但军事力量不足,因此不得不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以抗衡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因此,欧俄关系愈紧张,欧盟就愈要依赖美国,愈难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反之,若欧俄关系缓和,欧盟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减少,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就会被边缘化。
再者,默克尔刚结束执政生涯,新上任的德国总理并不具备默克尔的政治勇气及智慧,美国发放暗箭打击欧元及北溪二号,德国恐怕不易破局。
二、借乌克兰危机间接打击中国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虽然不会参与其中,但俄乌关系紧张,中国也会间接受到牵连。
首先,欧俄关系的恶化,令美国更能控制欧盟,迫使欧盟跟随美国一同围堵中国。
近来,欧盟一些小国如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背后必然是受美国指使,立陶宛听美国指使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惧怕俄罗斯,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
其实,若无美国的胁迫,欧盟本和中国没有核心利益的冲突,甚至在经济上是互惠互利。
若欧俄和解,欧盟不用再对美国马首是瞻,就不会轻易向美国靠边,与中国为敌。
其次,俄乌若爆发战争,或局势持续紧张,都会令中国在东欧的丝绸之路受阻,令中国的影响力不能扩展到欧洲,这也是美国所乐见的。
三、阻止世界走向多极化,围堵中俄
美国藉乌克兰危机压制欧盟,最终的目是要阻止世界走向多极化。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曾一度由美国单边主导。
但随着中国崛起,美国衰落,世界开始呈现出中美欧俄的四强格局。中国的崛起,美国已无力阻止;要瓦解俄罗斯,美国也无能为力。
然而,欧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是存在解体的风险。若美国成功令欧盟解体,欧元就不复存在,欧洲就失去在经济上抗衡美国的能力,最终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即或不能令欧盟解体,美国也不能失去在欧洲的主导权,因为失去在欧洲的主导权,就等于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
现在,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已被中国及俄罗斯取代,东盟也跟中国关系密切,若欧盟实现独立自主,美国的势力范围就只有五眼联盟国家、南美及日韩,不足以称霸世界。
另外,随着美国实力的衰退,已难以独力同时围堵中国和俄罗斯,欧盟成为美国不可缺少的助力。
若欧盟实现独立自主,很可能与中俄关系缓和,政治保持中立。届时,美国与中俄的势力均衡就会被打破,美国成为失势的一方。
有见及此,美国宁可回复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的格局,也不愿世界走向多极化。在“新冷战”的格局中,美国至少仍然是西方世界的霸主,而欧洲必须成为美国的附庸。
因此,美国在牌面拉拢欧盟一同围堵中国和俄罗斯,但在牌底正密谋瓦解欧盟,欧盟能否抵挡美国的暗箭,影响到未来世界的和平。
若世界成功走向多极化,世界大战爆发的风险便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