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他提出最著名的两个主张是“兼爱”、“非攻”。“兼爱”是要求所有人互利互爱,共存共荣;“非攻”就是“兼爱”的延伸,如果世界各国互利互惠,就不会发生战争,更不会侵犯其它国家。
如果世界上或社会上每个人实践“兼爱”的原则,国与国之间行仁义之事,则自然就会“非攻”,不侵略其它的国家。墨子认为互相攻伐对战争双方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通过视讯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时,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强调“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他说,这是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他也引用古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强调“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东盟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习近平也重申,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愿同周边邻国长期友好相处,共同维护地区持久和平,绝不寻求霸权,更不会以大欺小。
我国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出席视频对话峰会时期望,东盟与中国通过共享技术和知识产权,加强公共卫生和制药能力领域方面的合作,协助加强东盟的公共卫生系统,确保有效应对未来的健康紧急状况。
他也赞扬及感激中国捐助给东盟的2800万剂疫苗,大马也获捐助150万剂疫苗。
首相提及南海课题时指出,大马作为声索国之一,坚定认为必须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和平与建设性的解决与南海有关的问题。
由此可见,依斯迈沙比里及习近平,都主张“兼爱”、“非攻”,在东盟国家区域和平稳定与经济贸易方面,都希望互利共荣,互利互惠。
尤其是在冠病疫情期间,中国体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范,慷慨捐献疫苗,并提供必要的医药协助,协助包括我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对抗疫情。
习近平主张的“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可谓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与周边国家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求同存异,但不强求统一,并通过对话谈判解决矛盾争端。
其实,东盟国家与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如果没有一直企图“同而不和”的第三国搅局,不论是南海课题还是东海课题,基本上不会出现争端,也不会对区域和平造成威胁!
墨家的“兼爱非攻”与儒家的“和而不同”正是提升“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最佳指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