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淡化国盟国阵之争 依斯迈巧用“中央政府”

 

独家报道:郑德伟

(吉隆坡23日讯)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在国盟、国阵之间左右逢源而当上布城新主,然而其新政府的称谓将既不左亦不右,而是选用“中央政府”或“这个政府”。

《南洋商报》探悉,这样的称谓,旨在淡化两大阵营意识形态之争,缓和彼此亦友亦敌的关系。

依斯迈沙比里昨日第一次以首相身分直播的就职演说,便已开始实践这条“中间路践”,尽量异中求同。

他的整个演讲当中,只提及一次国盟政府,即于第二段落,感谢前首相丹斯里慕尤丁率领的国盟政府内阁成员在过去抗疫的努力。

之后,他也只提到一次国阵,即第三段落,感谢国阵的巫统、马华、印度国大党及沙巴人民团结党给予他的支持。

接下来的演说,依斯迈沙比里绝口不提政府的联盟称谓,全程只用Pihak kerajaan(政府方面)或Kerajaan ini(这个政府)。

知情者透露,这份演词在这方面,是蓄意巧妙避开国盟与国阵之间的矛盾,而且也将成为依斯迈政府未来参照的指南。

依斯迈沙比里获国盟、国阵为主的共114名国会议员支持,获国家元首委任为第9任首相;然而单是政府的称谓,国盟和国阵便已隔空过招。

前首相兼土团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日前在面簿表示全力支持依斯迈沙比里,并誓言将继续帮助国盟政府为人民提供最好的服务,尤其在国家复苏期间。

此言引来巫统最高理事拿督斯里阿都拉曼达兰不满,在社交媒体贴文指,随着依斯迈沙比里出任新任首相,国盟政府就已终结;而土团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法依查则以议席数目来反驳巫统领袖的说法,指国盟有77席,国阵仅41席,因此新政府依然是国盟政府。

摆脱国盟抗疫不力包袱

可靠消息说,依斯迈沙比里避用“国盟”称谓,也有摆脱国盟政府抗疫不力包袱的作用。

消息说,我国冠病每日确诊病例维持在2万上下,国盟政府在抗疫期间的政策频频U转惹来诟病,而依斯迈沙比里作为新首相,希望借助新人新气象之势,卸开国盟政府“遗产”,但国盟国会议员对他的支持却是不争的事实。

消息告诉《南洋商报》,依斯迈沙比里考虑到其新政府的称谓,将成为国盟及国阵之间的敏感议题。

消息说,依斯迈沙比里是隶属国阵的巫统副主席,他在慕尤丁掌权的国盟政府则是一人之下的副首相,二者缺一,即不可能造就今天的他。

“不论选用国阵或国盟,都是两难;因此淡化称谓是最有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