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2012年9月的文章

来源:犀乡资讯网

1965年新加坡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後,馬來西亞協議是否還繼續生效為何砂朥越和沙巴不退出馬來西亞?而砂朥越、沙巴和馬來亞半島的平等聯邦關係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而造就了今天“西馬中心、東馬邊緣”的境地。殖民主義是指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越過自身的邊界而建立移民殖民地或行政附庸機構,藉以對外延伸其主權。而該地區的原住民會被受到直接統治。而殖民政府也會向殖民地搾取經濟利益和掠奪殖民地豐富的天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樹桐等等。說到這,各位讀者是不是覺得這樣的統治方式和馬來西亞相似呢

 

 

 

歷史回顧之反對成立馬來西亞運動篇

 http://borneo-sarawakian.blogspot.com/2012/09/blog-post.html
張貼時間:20th September 2012,張貼者:

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終於在一片反對聲中匆匆成立,東姑18日召回菲、印大使,並成立國防理事會,宣佈國家進入備戰狀態。

葛波德民意調查團拒絕參加人聯黨反對大馬大集會
1962年2月 正當五邦社會主義政黨大會在吉隆坡點燃反大馬的火炬之際,英國和馬來亞聯合邦共同組成的北婆民意調查團也正在準備動身前往古晉。
該團由葛波德(Lord Cobbold)為團長,其他四名團員分別為:前砂拉越總督安東尼艾貝爾(Sir Antony Abell)、前馬來亞輔政司大衛華德斯頓(David Watherston)、檳首席部長王保尼、馬外交部事務秘書加查里(Mohd.Ghazali)。於是,反大馬第一戰就在砂拉越開展起來。
英殖民政府不准砂人聯黨的和平示威申請,該黨便於是年2月19日,在葛波德民意調查團抵步當天,號召古晉市民在黨總部進行一項空前大集會,出席人數超過一萬兩千人。
該黨主席王其輝和秘書長楊國斯事先親到政府迎賓館邀請調查團五名團員參加上述大集會,以便親眼看看人民的反應,可是,卻受到他們的拒絕。
大會在群情激昂之中通過四項決議:
(一)堅決反對大馬計劃,要求自治獨立;
(二)抗議政府不准示威遊行;
(三)支持五邦社會主義政黨大會所有決議;
(四)呼籲全砂人民提高警惕,防止一切挑撥、污蔑及陰謀。
人聯黨的反大馬簽名運動,廣獲各階層民眾的支持,圖為一名老嫗正在簽名時攝,左側為當年人聯黨的激進領袖田紹熙。
砂朥越、沙巴各政黨、各團體強烈反對馬來西亞計劃
 
第二天,調查團在古晉接見各政黨代表,該黨向它提呈一份古晉市兩萬人簽名的反大馬意見書。除此之外,該黨也發動屬下五十多個分支部的成千上萬幹部,在各大小市鎮沿戶訪問人民,爭取他們簽名打指模,同意反對馬來西亞計劃。經過兩星期的努力,全砂共有11萬4千個華族和伊班族人民支持該黨的主張。與此同時,它也號召人民在全砂各地張貼反大馬的標語布條,數日之內,砂拉越河,拉讓江兩岸都布滿各語文書寫的布條,江中載客的摩哆船主也紛紛響應,甚至有一張布條還橫過遼闊的拉讓江。
古晉中華總商會由會長陳桂春向調查團提呈意見書,強調原則上贊同馬來西亞概念,但反對有關馬來西亞計劃。該會認為目前實施馬來西亞計劃未免太匆忙,而且有需更具體的細則,以消除砂人民的恐懼心理。它也認為在實施大馬計劃之前,必須讓砂、汶、北婆這三邦加強聯繫,逐漸完成自治獨立,古晉市政局的代表也表示 意見,認為砂邦倉促參加大馬並無益處,主張先有自治政府而後再談大馬計劃,其他華團如:福建會館、潮州會館、瓊州會館等,也表達同樣的看法。
亞庇華人公會籌委會對馬來西亞計劃也有微詞,它在呈交調查團的備忘錄中強調:
(一)目前加入大馬,時間上尚未成熟,必需先完成北婆的自治;
(二)主張以全民投票方式來決定目前是否應參加大馬;
(三)假使投票結果贊成加入大馬,應以邦聯方式參加,並聘請憲法專家草擬由五邦代表共同決定的新國家名稱及憲法,而不應以馬來亞聯合邦憲法為藍本。
代表一千五百多個單位的北婆華商聯合會在它的備忘錄也提出類似的見解。
東姑配合李光耀向新加坡人民施壓,恐嚇要關閉長堤
五邦社會主義政黨大會在吉隆坡勝利召開之後,聯盟也開始進行反宣傳。一方面由巫統機關報《默迪卡》於3月份發表一篇文章,誣指新、馬左翼政黨接受印尼共產黨的命令,展開反大馬運動。另一方面,東姑也一再向新加坡人民施壓,要他們接受合併計劃
3月26日,他在新加坡巫統大廈奠基禮上提出警告說:“新加坡人民如果仍舊反對大馬計劃及新馬合併,聯邦為了本身的利益,可能被迫關閉長堤。”
31日,他又在亞羅士打的群眾大會重復:“馬來西亞若未能在今年內實現,政府可能關閉長堤。”
4月25日,最高元首在施政方針中也提到,大馬計劃如未能實現,關閉長堤問題將受到鄭重考慮。
東姑的恫嚇,顯然是在助李光耀一臂之力,因為他正在新加坡努力推行與東姑合作擬訂出來的新馬合併白皮書,同時受到以社陣為首的左翼陣營全力反對。
李光耀導演的強姦民意的新加坡全民投票
 
1962年6月,李光耀向立法議會提呈全民投票法案。社陣發表文告指出法案有三點最不合情理:(一)所有空白票和不確定票將視為支持政府票計算;
(二)政府可自由制訂全民投票的問題,有關問題在投票日之前一星期公佈;
(三)其他政黨及民間團體無權進行反宣傳。
新加坡電台為此舉辦三次朝野政黨座談會,李光耀乘機對社陣所提出的完全合併主張大做文章,硬說這種合併法將使非本地出生的新加坡公民不能直接成為聯合邦公民。李紹祖則強調:“合併向來意味著一點,只有一點,那就是一個共同的選民冊和一個中央行政及立法機構。換句話說,合併意味著新馬兩個地區與新馬人民的實在的、真正的重新統一,所有的人民享有一個共同的公民權,過一個共同的生活以及負擔一個共同的命運。”
與此同時,新大學生會於6月20日主催各政黨座談會,辯題《新加坡的政治前途》,主講人有人民行動黨的李光耀、人民聯盟的李金泉、自由社會黨的梁蘇夫人、統一黨的王永元、工人黨的馬紹爾以及社陣的林福壽。林福壽在會上提出警告說:’新加坡議會民主制的發展,已到了歷史性的重要關頭,全民投票法案是公開騙人的法案’人民一旦發現他們在議會民主程序下受騙,就會考慮通過議會民主以外的其他方式去實現他們的願望,這一來就會發生大災難。”
反對黨如社陣和工人黨也分別召開各黨參與的群眾大會,社陣主席李紹祖借機進一步解釋該黨對合併的主張:“新加坡公民應自動成為聯合邦公民,而且在聯合邦國會擁有合乎比例的代表。” 7月1日,社陣、工人黨、人民黨、自社黨以及林蒼佑不久前到新加坡成立的新加坡民主聯合黨組成五黨聯合行動委員會,併發表《告全新公民書》,抨擊全民投票法案剝奪新加坡公民決定自己前途的民主權利,同時籲請全民團結,維護民主到底。五黨又於7月5日上午及下午、7月6日、7月7日及7月8日,連續舉行五場群眾大會。就在五黨成立行動委員會的那一天,人民行動黨議員何佩珠宣告退黨,致使該黨以25席的劣勢維持少數派執政的局面。
可是,人民行動黨在人民聯盟及巫統的支持下,不但通過了全民投票法案,也對有關投票規定了三項選擇題:(一)新加坡擁有教育、勞工自主權的白皮書憲制部署;(二)根據聯合邦十一州同等待遇,作為一州的完全及無條件合併;(三)在不遜於婆羅洲三邦的條件下加入大馬。社陣和工人黨的合併主張其實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所有新加坡公民自動成為聯合邦公民,並擁有合乎比例的國會代表,但是,李光耀卻利用議會的多數強行訂出第二項具有高度誤導性的選擇題,同時,三項選擇題都建立在假設新加坡人民同意合併的基礎上,不允許人民有機會說不,於是,便迫使反對黨不得不在議會外繼續進行反對。
7月9日,五黨領袖晉見英駐新副最高專員,並呈遞聯名備忘錄,備忘錄強調:“我們相信,不同的公民權在一般情況下,可能造成一個不穩定的馬來西亞,對新馬人民皆有害。”7月23日,代表新加坡10萬名工友的40工團工作委員會向英國專員公署提交一份致予英國首相麥米蘭的《備忘錄》,要求英國政府在移交新加坡主權時,有需正視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全民投票”正剝奪人民自由決定前途的權利,這份由工委會主席侯賽因•查希丁、秘書高爾斯,陳世鑒及多明尼•布都查里等遞呈的《備忘錄》指出,官方在“全民投票”中所提出的三種合併建議,都是人民所不能接受的,但投票條例卻規定人民只能在三種之中選擇一種,不能有別的選擇,這是對人民權利的公然侵犯。《備忘錄》也指出,人民在無從選擇下將投“空白票”表示抗議,但官方又宣稱“空白票”也算是贊成票,這是明日張膽地扼殺民意。
接著,新加坡19名反對黨議員又聯名向聯合國廢除殖民地特別委員會請願,反對在全民投票的提問方式,以及新馬合併計劃的內在意圖。五黨行委會也決定派代表向該委員會陳詞,五名代表為:馬紹爾、李紹祖、兀哈爾、林福壽、黃泗美(自社黨)。李光耀搶先一步向聯合國廢除殖民地特委會陳詞,他不惜污蔑五黨代表團“企圖在新加坡維持殖民主義”,並極力證明自己是一位真正的“亞非民族主義者”。林福壽的陳詞則強調:“這擬議中的合併跟英國意圖延續其間接殖民統治有關係,李光耀本身也於1960年7月透露,英國最高專員曾暗示他,英國政府事實上有意將北婆屬地置於馬來亞聯合邦管治下,因為它擔心印尼在西伊里安問題解決後,可能會染指北婆。”兀哈爾提到反對黨曾力爭第四種選擇不果,這項選擇是:新加坡併入聯合邦,其公民於合併日一概成為聯合邦公民。
李光耀到處活動,掩蓋新馬合併計劃和馬來西亞計劃的新殖民主義本質
 
聯合國的廢除殖民特委會訂於9月份對有關請願作出結論,但是,李光耀卻於8月14日宣佈9月1日進行全民投票,不讓特委會的最後看法有機會影響新加坡全民投票的結果。至此,反對黨在先制鬥爭的範疇中,幾乎已用盡一切可以運用的方式,而李光耀卻依然可以憑執政的方便,準備把馬來西亞計劃強加在新加坡人民身上。他在宣佈投票日之後,便對印度、埃及、南斯拉夫等不結盟國進行訪問。在訪問期間,極力說服尼赫魯、納塞、鐵托等亞非領袖,使他們相信他並非是英國的傀儡,而是一位努力爭取新加坡獨立的反殖英雄,他甚至爭取到納塞跟他發表聯合公報。上述對李光耀有利的情況天天上報,對輿論有了一定的迷惑作用,也掩蓋了新馬合併計劃和馬來西亞計劃的新殖民主義本質。
李光耀一到伦敦就和东姑与殖民部大臣商定逮捕镇压左派计划 以强行成立马来西亚
但是一到倫敦,他就跟公開前往談判馬來西亞計劃的東姑會合,一起和英國殖民部大臣莫德林討論“應當在合併前,還是合併後肅清共產黨人”。關於這一段過程,《李光耀回憶錄》寫得相當露骨:“東姑重覆說,他要新加坡內部安全委員會先採取行動……他不願意在馬來西亞成立時採取鎮壓行動……我告訴莫德林,行動可以在英國仍然對安全負責時開始,必須由英國以內部安全委員會主席的身份指揮……莫德林問要扣留多少人,我說得由政治部決定,估計要扣留200到250人,其中100人大概會在一年內釋放,其餘半數遣返中國,但是東姑要將其中25到35個死硬份子扣留一段時期。”
李光耀的詐騙,東姑的恫嚇,中華總商會的妥協,馬紹爾的背叛,社陣在相當劣勢的環境下,號召人民投空白票
反對黨在反對假合併鬥爭中,處在一個相當被動的地位,首先,新馬重歸統一是馬新人民長期以來的意願,自治或獨立雖經馬紹爾在安順補選中提出,卻非光明之途;其次,李光耀在三個問題上所進行的反宣傳,皆能打中移民佔多數的新加坡人民的心頭要害,加上他的刻意安排,以及東姑的不斷恫嚇,致使資產階級為主的中華總商會首先表態支持白皮書的合併,其他華團也隨後跟進;其三,李光耀只允許就全民投票進行兩個星期的宣傳,反對黨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向近百萬人民解釋假合併這麼一個複雜問題,確實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其四,工人黨主席馬紹爾最後關頭承認新馬合併計劃是真合併,導致五黨行委會自亂陣腳。於是,身為新加坡主要反對黨,社陣在相當劣勢的環境下,號召人民投空白票。
投空白票本身是一項消極行為,而且,在李光耀不斷強調法律制裁的威脅下,更需要加倍的勇氣才敢於這麼做,馬大社會主義俱樂部和南大政治學會曾於7月12日至15日,在李光耀的選區丹絨巴葛進行民意測驗,要求當地人民自由表達支持或反對白皮書,結果反對票佔89.5%;8月10日至12日,南大政治學會又在吳慶瑞的選區牛車水舉行另一場民意測驗,徵求選民對投空白票和支持合併表態,結果同意投空白票者佔97.1%。然而,9月1日的全民投票結果成績,支持白皮書合併的票數卻佔了71%,投空白票者只有25%,有鑒於人民並不能自由地表達心聲,李紹祖代表社陣宣佈不承認這次不民主的投票結果,並聲言要在反對假合併的課題上繼續鬥爭下去。
林清祥在內部檢討總結時承認這是一個小挫折,並提出往後鬥爭的三項原則和方針:“(一)只要和平憲制鬥爭的條件存在,我們就必需堅持和平憲制鬥爭;(二)加強搞好民族團結工作;(三)在工農階級的基礎上,團結最大多數的人民.”他也指出往後的鬥爭範圍將從新加坡擴大到五邦地區,同時預感到一場大逮捕會隨後而來。
汶萊人民起義
 
 
汶萊人民黨自參加五邦社會主義政黨大會後,便在全汶萊積極發動人民開展反英獨立運動。1961年6月17日,它聯合職工總會在汶萊市舉辦一次共有l萬5千人參加的群眾大會,大會通過14項決議,其中一項是要求在1963年獲得完全獨立。7月30日開始 它又發動為期一月的抗議行動,要求英殖民政府履行憲法規定,立 即宣佈選舉日期,這項要求受到當局的故意忽略,於是,該黨便於8月7日,在汶萊市發動一場全民大示威,抗議當局展延選舉,遊行隊伍長達四公里。
1962年8月20日,汶萊舉行首屆地方議會選舉,該黨全面參選,在全部55區之中囊括54席。該黨的狂勝,頓時改變了汶萊的局面,使英國打算利用馬來西亞計劃跑進幕後的部署,產生了一定的障礙。該黨最強烈反對大馬計劃,全心全意要恢復北加里曼丹地區的主權地位,而且決定在1963年爭取獨立。
9月9日,該黨聯同砂人聯黨、北婆巴索摩摩根國民聯合機構向聯合國提呈備忘錄。備忘錄強調它們並不反對馬來西亞概念,但卻認為汶萊、北婆及砂拉越三邦應先取得獨立和自治,才進行聯邦計劃。該黨挾普選大勝余威,正準備在12月5 日召開的立法議會上,提出包括“要求英國於1963年把北婆三邦的主權交回給人民,以便建立一個以蘇丹為元首的獨立、民主聯邦”以及“要求英國取消大馬計劃,讓北婆三邦人民自決前途”在內的1l項議案。可是,英殖民主義者卻通過蘇丹無限期展延開會,並拒絕該黨的提案。
英殖民主義者在澳洲、紐西蘭、馬來亞聯盟政府的支持下,起義被鎮壓,人民黨受到取締
12月8日,汶萊人民黨突然發動起義,並建立北加里曼丹國民軍,數天之內便佔據了20多個市鎮,起義浪潮也波及砂拉越和北婆。可是,英殖民主義者在澳洲和紐西蘭的支持下,很快就集中大軍,向汶萊進行海陸空反攻,馬來亞聯盟政府也派出一支200人的特種警察部隊參戰。12月20日,起義被全面鎮壓,人民黨受到取 締,共2千3百名多黨員遭逮捕。該黨主席阿查哈里流亡馬尼拉,在那兒宣佈成立“北加里曼丹合眾國”,自任總理、外長及防長,並號召人民繼續鬥爭。
英殖民政府在砂拉越展開大逮捕,人聯黨大部份黨員轉入地下
 
12月12日,汶萊起義不過四天,英殖民政府便在砂拉越展開大逮捕行動,人聯黨的立法議員、各級領袖共五十多位成為階下囚。大逮捕以及隨後而來的大搜查行動,導致該黨大部份黨員轉入地下,採取其他形式的鬥爭,同時,該黨80%以上的分支部也因幹部的流失而殘缺不全。
社陣發表書面聲明支持汶萊人民的鬥爭
 
汶萊發生起義時,社陣總秘書達裕汀即於12月10日發表書面聲明支持汶萊人民的鬥爭,聲明內容為:“1962年12月8日在汶萊爆發的革命,是一項人民反抗英殖民主義的全面革命,英帝國的軍事增援已由新加坡空運往汶萊,以鎮壓汶萊人民崇高及正義的鬥爭,聯盟政府也派了一支警察部隊到汶萊去。社陣一向堅決反對殖 民主義,我們宣佈全力支持汶萊人民從英國人手中爭取自由獨立的鬥爭。社陣進一步宣佈,由於這件事屬於汶萊內部事務,我們認為聯盟政府派遣警察野戰部隊是多餘之舉,並譴責這種做法。我們強烈要求英國停止對汶萊人民所進行的軍事行動,並將獨立交給汶萊人民。”
泛馬回教黨議員要求討論汶萊的局勢緊急動議被拒,國會反對黨議員退席抗議
 
12月11日,泛馬回教黨議員在國會提出一項緊急動議,要求討論汶萊的局勢以及政府派遣武裝部隊事宜,但是,此議受到議長拒絕。於是泛回、社陣、人民進步黨、民主聯合黨議員集體退席抗議,併發表聯合聲明解釋:“在汶萊事件上,東姑將我國牽連進去,卻不允許人民代議士表達他們的看法……因此,反對黨議員沒有其他選擇,只好在會議進行時離開國會。如果我們繼續留下去,就會被當作接受政府的做法,那就是,將我國捲入他國的內戰漩渦里,而這又是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原則。”
吉隆坡出現馬來文標語,支持北加人民鬥爭
未幾,首都鵝嘜一帶突然出現許多馬來文書寫的標語,標語內容各為:“強烈譴責聯盟政府干預北加里曼丹人民的革命行動”、“英殖民主義者從北加里曼丹滾出去”、“馬來亞人民堅決支持北加里曼丹的解放鬥爭”。
社陣人勞兩黨領袖紛紛發表評論支持汶萊起義
接著,社陣人勞兩黨領袖都紛紛對汶萊起義事件發表評論。人民黨主席布斯達曼說:“社陣不能贊同政府的立場,我們認為汶萊的事件是民族起義,是汶萊人民擺脫英殖民地統治的鬥爭,並非對付蘇丹,而是對付英國殖民政府,汶萊人民是我們的兄弟,我們應該支持他們而不是反對他們。”
林建壽在這個事件上也發表了嚴正的聲明:“若憲制仍然有效,人民還有自由的時候,是不應該運用暴力進行革命,但是,當憲制手段已經全部被壓制的時候,人民在被迫得走投無路,很自然地便會借用暴力,以實現他們的理想。汶萊的處境,就是到了這樣的地步,人民被迫,才不得已揭竿而起。
“汶萊的政變,我們必須分辨清楚,究竟是反殖民地運動,還是反叛蘇丹?反對黨認為這是一項反殖鬥爭,但是,政府卻認為是—項反叛的行為。
“華盛頓自由女神紀念碑文有道:我們堅決反對殖民地主義……每個人都有進行革命的權利。這種權利不僅是基本的權利’而且創造了近世紀的人類新曆史。英國人若不是經過一場流血革命,怎麼會從皇權專制時代,進入民主制度的時代?美國人若不進行武裝革命,怎麼會脫離英國,而成為今天的美利堅合眾國?中華民國的創立,如果不經過孫中山的武裝起義,又如何能夠產生?”
砂人聯黨在惡劣情況下參加選舉,取得不俗成績
砂人聯黨在損兵折將的惡劣情況下,依然參加1963年4月至6月23日的第一次全砂選舉,而且取得不俗成績。它與國家統一黨聯合控制了第一省議會,在第二省只差一席便可以控制議會,卻因支持大馬計劃的四黨聯盟搶先把擁有這一席的獨立人士請去吉隆坡“度假”,而失去執政砂州的機會。
砂拉越這一年的選舉法很特殊,那一政黨控制省議會,便可以派足憲法規定下的立法議員人數。人聯與國統控制第一省議會平分10個立法議席,第二省的15席和第三省的11席全由聯盟包攬,實際上,全砂市縣議會共429席,人聯贏得115席、國統59席,早已超過聯盟的138席;兩黨得票總數77,986張,也比聯盟的4,878 票多出了3,108張,因此,砂人聯黨始終不承認聯盟的代表性,它以反對大馬計劃的姿態參加選舉,而且,在選舉中又成為議會里的最強大政黨,致使它在往後的反大馬運動中,都顯得理直氣壯。
菲、印介入大馬計劃
1962年8月初,東姑與英國首相麥米蘭在倫敦發表聯合公報,決定於次年8月31日正式成立馬來西亞聯邦,與此同時,冷藏一個多月的葛波德調查報告書也獲得公佈,其結論是,婆羅洲三邦人民贊成參加馬來西亞聯邦,新憲法應以馬來亞聯合邦憲法為藍本,唯須保障北婆三邦的政經文化利益。五邦政府級諮詢委員會則於1963年2月27日發表《憲制協議報告書》,建議新聯邦由馬來亞十一州及新、汶、砂、北婆組成,北婆三邦在宗教、教育,移民憲制上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
菲律賓總統馬卡巴加不久前曾對北婆提出領土要求,他認為1876年的菲律賓蘇祿蘇丹只是租借北婆屬地給英國人,並沒有出賣主權,英國政府無權單方面處理它的前途。他建議五邦與菲’印兩國合組大馬來西亞,作為徹底解決領土主權的方案,直到8月10 日,他的政府再度發出新通牒,要求英國談判北婆主權問題。
砂拉越共產黨成立,領導武裝鬥爭
打從大馬計劃出現的時候,印尼便認定它是英國的新殖民主義產物,從未表示贊同。1963年2月11日,印尼外長蘇班德里奧正式宣佈,印尼反對馬來西亞計劃,並聲言給予汶萊起義軍充份援助。此時,砂拉越共產黨應運而生,並領導武裝鬥爭,與汶萊的“北加里曼丹國民軍”互為呼應。印尼不單在邊境培訓砂共武裝部人,也派軍在砂境進行軍事活動,砂拉越政府電台曾於4月20日作出報導:“共產黨準備在鄉村區發動武裝鬥爭,第二、三省有數以百計的青年失蹤,到邊境森林里紮營並接受印尼的軍事訓練。”
在印尼強烈反對下,英國和東姑簽署馬來西亞協定,汶萊沒簽
5月,東姑和蘇卡諾在東京戲劇性會談,雙方同意今後關係到兩國的事務如有重大歧見,應以和睦及親善精神解決。6月7日馬、菲、印三國外長在馬尼拉開會,三方議定,在馬來西亞成立之前,有需由聯合國秘書長確定北婆三邦人民的意願。可是,東姑卻於7月8日,在倫敦簽署馬來西亞協定。此舉引起蘇卡諾總統憤怒地宣佈:“隨著倫敦協定的簽署,東姑分明已經自毀諾言。我謹此宣佈,印尼人民不僅不贊成馬來西亞,且將不惜任何代價反對之。”汶萊蘇丹沒有簽署協定,因此,馬來西亞實際上只是馬、新、砂、北婆四邦的結盟,而非原訂的五邦。
新加坡工團和民間團體指責李光耀出賣新加坡人民的利益
四邦之中的反對黨及民間團體也有相當強烈的反應。新加坡36工團發表聯合聲明,既宣佈不承認倫敦協定,也表示將繼續反對“以歧視及不平等為基礎的憲制安排”。鄉村住民聯合會及鄉村人民聯合會的聲明指責李光耀出賣新加坡人民的利益,並要求行動黨政府辭職,讓人民作公正的判決。新加坡社陣也以李光耀在倫敦協定所作出的讓步多過於新馬合併白皮書為理由,而指責他完全將新加坡出賣給聯合邦,同時強調“新加坡的憲制前途只能由真正的新加坡代表決定,這些代表必須在新的大選中選出。”
新加坡工藝學院政治協會、南大政治學會及新大社會主義俱樂部也在聯合聲明中強調“李光耀政府並不是一個多數議席的政府,它根本沒有得到人民的信任,絕不能依靠特殊的政治地位而自命是代表新加坡人民。在此之前,它並沒有召集過各政黨會議,以及象前任政府那樣組織各政黨代表團,我們認為這種做法嚴重地破壞及否定了新加坡人民的民主權利。”南大學生會發表聲明指出:“佔議會不超過半數的行動黨政府對倫敦談判的部署,是對新加坡人民的政治權利的最大侵犯,是一項對新加坡施行的議會民主制度的最大破壞,我們嚴厲譴責這種違反人民共同利益,不符合民主程序的作法。”
砂人聯黨、馬社陣聲明不承認大馬協定,反對大馬計劃
砂拉越人聯黨的聲明指責英殖民地政府假手砂邦四人代表團簽署倫敦協定,並宣佈不承認有關代表團所簽署的大馬協定。它堅決主張舉行一次由聯合國監督的全民投票,以決定人民的意願。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陣線總秘書達裕汀發出通告,訓令人勞兩黨所有分、支部不得參加即將舉行的慶祝大馬活動。通告指出,馬來西亞計劃在違反民意的情況下強制推行,“我們必須堅持反殖立場,繼續反對馬來西亞計劃到底!”
在蘇卡諾總統的強烈反對下,東姑不得不於7月29日’與 菲、印兩國在馬尼拉舉行極峰會議。經過七天的冗長談判,三國首腦終於發表聯合公報,既批准三國外長6月11日的協議,邀請聯合國秘書長宇丹或其代表在大馬成立之前確定砂、北婆的民意,也同意三國派員觀察工作隊的進行。三國首腦也同時簽署《馬尼拉宣 言》,宣言強調:

(一)遵守聯合國憲章及萬隆宣言所提到的平等及人民自決原則;
(二)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三)將根據國家自由、社會正義及永久和平原則,協力建造一個較好的新世界。
聯合國介入,調查團面對各地民情洶湧反大馬,拒絕菲印觀察員,五千英軍邊境戒備
8月12日,宇丹正式委出九人工作隊,以調查砂、婆民意,由美國人米治摩任隊長,英國在答應馬、菲、印三國各派四名觀察員及四名助手陪同調查民意之後臨時卻不發簽證,導致菲、印兩國觀察員無法隨行。九人工作隊並不因此而延擱,如期於8月16日抵達古晉。他們抵步時,砂拉越軍事及政治局勢都顯得緊張’約五 千名英軍在邊境戒備,準備對付襲擊行動,警察在機場附近設路障,阻止村民進城參加人聯黨的群眾大會。可是,當天依然有大約五千名農民不顧政府禁止示威集會的命令,在機場結集,高喊反對馬來西亞的口號。同日傍晚,人聯黨在黨總部舉行萬人大集會,要求調查團出席大會不果。調查團到詩巫去,也面對三萬人的反大馬 示威,由於受到警方的阻撓,示威行動演成暴動,雙方各有十多人受傷。在美里,調查團仍然見到群眾的示威,群眾也與警方發生衝突。8月20日,人聯黨向調查團提呈備忘錄,詳述該黨反對馬來西亞計劃的過程以及具體的理由,並要求聯合國主持新一輪的全民投票。在這之前,砂拉越三十多個職工團體也曾致函宇丹,要求全民票決。
大馬成立日期展到9月16日
馬來西亞協定原訂8月31日午夜生效,聯盟政府甚至已編定三天的慶祝節目表,卻因上述情況而不得不展期。8月24日,英聯邦關係暨殖民地大臣桑底斯抵達吉隆坡,與馬、新、砂、婆首長舉行緊急會議,決定將大馬成立日期展到9月16日。此時,聯合國調查工作隊尚未完成工作,英國政府迫不及待地訂下大馬成立的 最後日期,一點也不擔心菲、印兩國會因觀察員受阻事件而不接納工作隊的任何結論,自是準備面對一切可能的後果。
李光耀迫不及待單獨宣佈,吉隆坡當局強烈抗議
李光耀在8月31日馬來西亞團結日群眾大會上單獨宣佈:“從今天起,在沙巴和砂拉越,所有的中央權利都暫時掌握在總督手上。在新加坡,基於同樣的原則,所有中央權力,如外交和防務等,都由我們自己的元首掌管,直到9月16日為止。”
此舉立即招致吉隆坡當局向英國提出強烈抗議,巫統甚至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要“活埋”馬來西亞計劃。馬華總會長陳修信則乘機對李光耀作出指責:“李光耀是最狡猾、最危險的華人沙文主義者,他扮成唯一能替馬來西亞450萬華人爭取利益,並對抗他所謂馬來人控制的中央政府。他曾向東姑表示願意加入新加坡聯盟, 條件是成為黨魁,失敗後又建議由行動黨取代馬華的位置。”副首相敦拉薩同時發表文告指出新加坡政府所採取的行動,不論在法律上或是憲法上都不會發生效力。
砂、沙立法議會也追隨新加坡之後,於9月2日宣告成立自治政府。於是,從9月1日到9月16日這一段日子的權力真空,便如此這般填補上了。英國曼徹斯特報社曾對這種怪現象予以嘲諷:“若有憲法專家能信得過這三個屬地政府現時在獨立道路上所站的位置,那他將是非常大膽。馬來亞政府本身須負起混亂的大部份責 任,因為,它未經三地的同意便延遲馬來西亞日。”
緊接著,蘇卡諾於9月11日下令精銳部隊赴婆邊境加強戒備,陸軍參謀長查尼宣稱,該區是對抗馬來西亞的前線,桑底斯在離馬之前宣佈,大馬若受威脅,英國將予一切援助。1 5日菲律賓將駐馬大使館降為領事館。
泛馬回教黨控告中央政府及首相越權,要求宣佈馬來西亞法令無效。在反對馬來西亞計劃運動中,泛馬回教黨始終是支異軍。9月11日它通過執政的吉蘭丹州政府,入稟控告中央政府及首相越權,並要求宣佈馬來西亞法令無效。14日又申請庭令禁止實行大馬法令,後者立遭大法官湯遜駁回,前案一拖再拖,也以失敗告終。
馬來西亞在內外強烈反對聲中倉促成立,引來三年風風雨雨的馬印對抗
 
1963年9月16日,新殖民主義的產物:馬來西亞終於宣告成立,可是,東姑卻於1 8日召回菲、印大使,並成立國防理事會,宣佈國家進入備戰狀態。28日,一個宣稱“馬來西亞人民陣線”的組織在吉隆坡舉行反蘇卡諾群眾大會,約二千人在雨中宣誓支持聯盟政府。於是,一場原屬於北加里曼丹人民反英殖民地主義的武裝鬥爭,卻因政權的巧妙轉移,而演變成馬、菲、印的國際糾紛。馬來西亞在雷轟電閃之下倉促成立,徒然引來三年風風雨雨的馬印對抗。
而在1965年新加坡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後,馬來西亞協議是否還繼續生效?為何砂朥越和沙巴不退出馬來西亞而砂朥越、沙巴和馬來亞半島的平等聯邦關係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而造就了今天“西馬中心、東馬邊緣”的境地
所謂的殖民主義是指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越過自身的邊界而建立移民殖民地或行政附庸機構,藉以對外延伸其主權。而該地區的原住民會被受到直接統治。而殖民政府也會向殖民地搾取經濟利益和掠奪殖民地豐富的天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樹桐等等說到這,各位讀者是不是覺得這樣的統治方式和馬來西亞相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