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2021-06-07 20:00:00
全面封锁已一个星期,疫情仍然严重,老百姓不会再对抗疫领导有信心,包括卫生总监诺希山。
当然还是有人感激诺希山的付出,比如槟城画家符志明花了8小时的时间,用4000粒绿豆拼凑一幅诺希山肖像画,向他致敬,但和去年民众追捧山哥的情景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去年全国各地涌现山哥的壁画,大批网民为他献上生日祝福。不过,在去年沙巴选举引发第三波疫情后,情况一直恶化,也粉碎了他的抗疫神话。
还记得去年4月,诺希山被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选为“世界三大顶尖抗疫医生”,CGTN形容他表现专业又冷静,且发表明确不具政治色彩的医疗建议。在卫生部长阿汉峇峇发表“喝温水杀病毒”言论后,国人把抗疫希望放在山哥的身上,因此才有“中国有钟南山,大马有诺希山”的说法。
山哥在去年确实不负众望。去年7月1日,大马新增一宗境外输入的确诊病例,意味着当日实现本土病例“零确诊”。但是,政治人物认为这样的抗疫成就是牺牲经济换来的,譬如国家安全理事会总监莫哈末拉宾巴希尔指出,去年病例仅超过100宗,就落实MCO 1.0,进行全面封锁,这是最大的失误,以致经济受到影响,要重新来过非常困难。因此,在爆发第三波疫情后,国盟政府就奉行宽松的管制措施,直到最近真的控制不住了,才宣布全面封锁。
放松管制打开了病毒传播的缺口,让诺希山处境变得艰难。随着抗疫效率远远落后于病毒传播的迅速,新增病例及死亡率就一路走高,他的抗疫光环逐渐暗淡。
和冠状病毒对战,行动必须果断、坚定、迅速及没有双重标准,比如去年3月,纽西兰全国仅有28宗确诊病例就封锁边境,该国卫生部长大卫克拉克违反居家隔离令,总理阿登恩将他降职,随后在舆论压力下辞职。所以不像大马,纽西兰从去年至今一直是全球抗疫模范生,关键在于抗疫政策的持续性,没有U转或摇摆不定。
除了无法左右政治决策,诺希山个人也犯下一些错误,比如在去年12月新增病例还是千多宗的时候,他宣布从国外返马及曾与冠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士,隔离期从现有的14天缩短至10天。这项放宽可能为变种病毒打开了缺口,因为变种毒株可潜伏21天。
诺希山也宣布,若遵守泡泡行程(bubble itinerary),部长官访归国后的隔离期可缩短至3天,从纽西兰回国的联邦直辖区部副部长山达拉则获准居家隔离。同时,一些部长违反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没有受到惩罚,这些都引发双重标准的质疑。
此外,诺希山基于特定理由,抗拒使用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RTK-Ag),以致一直拖慢在社区展开大规模的针对性筛检。不对无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测,以及追踪系统的瘫痪,也造成病毒在社区遍地开花。
现在山哥的主要工作似乎是统计和公布数据,比如每天公布确诊病例及全国基本传染数,却没有从这些数据中分析抗疫措施的不足之处,包括为何无法达到每日检测15万个的目标,假期还下跌?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抗疫一年多后,每周确诊病例5万2040宗,零星病例却占84.3%;有641人病逝,559人为零星病例。零星病例与原有的病例和感染群无关,意即无法追溯源头,这怎不让人担忧。
国家体制让专业人士变得不怎样专业,举例来说,下议院议长阿兹哈哈伦在紧急状态颁布后,一直抗拒召开国会,在首相署部长达基尤丁表示,政府正在研究以混合议会的概念和机制,召开国会下议院和上议院会议后,他马上附和说,可以随时召开会议。
如果政府听取医药专家的建议抗疫,今天就不会有那么多不科学的举措,每天为琐碎的事情而团团转。
抗疫成效反映国力,国人真的不可以要求更多了?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