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急状态是双面刃,它是稳定了国盟的政权,可是也有损国盟政府的公信力及国家形象,看似得不偿失。
1月12日颁布的紧急状态是为了抗疫,但3个多月来政府并没有控制住疫情,反而可能引爆第四波疫情,这是国盟流失公信力的第一步。国盟冻结国州议会,取走了立法议会对行政机关的制衡功能,年轻人群起质疑,这是第二步。
最近推特出现逾10万则“#KerajaanGagal(#失败的政府)”标签,反映不满情绪在蔓延,不容小觑,但国盟领袖却加以淡化,国盟宣传主任阿兹敏指出,社交媒体流传的#失败的政府标签仅是线上的情绪观点,国盟政府希望专注于冠病疫情和经济等更大的课题。
国盟把遏制疫情及恢复经济视为优先事务并没有错,但执政一年多没有拿出亮丽的成绩。以抗疫来说,政府鼓励人民登记接种疫苗,可是疫苗却不够,比如吉打居林一名乐龄妇女根据MySejahtera的安排接种疫苗,临场却被告知疫苗已用完,须另安排隔天再接种;砂拉越诗巫也发生接种延后的事件。
卫生部通知登记者前来接种,就必须确保有充足的疫苗,让老人家白走一趟是不应该犯下的技术错误。
此外,接种疫苗系统也频频出现“摆乌龙”的情况,例如居住在马六甲武吉波浪的70多岁长者,却被安排到霹雳马当的接种中心接种疫苗。
第二阶段接种计划才开跑,就发生如此多的纰漏。疫苗接种率低、登记率不理想,如何在年底达成群体免疫目标?
在控制社区感染方面,政府也缺乏主动及积极,举个例子来说,印度疫情已失控,出现传播力更强更致命的变种病毒,香港、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家已禁止来自印度的客机入境或拒绝去过印度的旅客入境,而新加坡也把所有从印度入境者的隔离期增至21天,但大马却没有行动,入境外国人的隔离期只是7及10天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政府也没有一套应对学校出现病例的标准作业程序(SOP),自学校复课至4月17日为止,国内共出现42个教育机构感染群,但到了4月20日,短短3天,教育机构感染群增至83个,显示病毒散播迅速,家长如何不担忧?
网民的不满多数源自抗疫无功、执法的双重标准,尽管阿兹敏自诩大马是全球抗击冠病疫情表现最佳的国家之一,但美国国务院把大马列入最高级别的第四级疫情警戒,劝告美国人“请勿前往”,对我们要恢复旅游业是一大打击。
至于振兴经济,这么久以来,好消息不多,只有微软(Microsoft)承诺在未来5年内投资至少40亿令吉,在大马成立首家区域数据中心,其余都是坏消息,比如外来直接投资在2020年下跌68%;受疫情冲击,大学毕业生去年的收入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只有不到1500令吉。
现在必需品价格上涨,让人们面对收入下跌及通货膨胀的双面夹击。虽然原物料成本上涨,导致全球商品涨价,不完全是国盟政府的错误,但马币今年贬值2.42%,粮食生产无法自给自足也是肇因,民众会把物价上涨归咎于政府。
令人费解的是,首相慕尤丁表示,政府推出超过6000亿令吉的财政预算案和经济援助配套,国库如今已所剩不多,但还是委任沙巴立新党总秘书管迪科海上议员为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副部长,徒增政府的负担。
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已经下挫,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公布的“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大马的新闻自由度下滑了18名,在179个国家中排名第119,部分原因是最近的“反假新闻”法律“允许政府强加自己的真相”。排外情绪、民主倒退及缺乏透明度将影响吸引外资的努力。
如果国盟无法力挽狂澜,摘掉失败的标签,让它变成既定印象,那么国盟将难以在来届大选保住政权。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