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庭上个月的裁决再次挑起的“阿拉”字眼争议尚未解决,如今又再爆出国家语文出版局指示非穆斯林不能使用大写的“Tuhan”字眼;惟,国家语文出版局否认有关指控,并指在该局出版的字典里,早已阐明两者的区别及用法。
印裔国语文学作家乌塔亚桑卡(Uthaya Sankar SB)上周在《当今大马》撰文,质疑有心人试图通过“阿拉”及“吉灵”等字眼争议,削弱非穆斯林的权益。
针对此事,国家语文出版局今日(21日)回应乌塔亚的文章,声称“Tuhan”和“tuhan” 两个词汇,都收录在语文出版局的字典里。
“关于马来语的拼音语法,可以主要参考《马来语一般拼音》(Umum Ejaan Bahasa Melayu, DBP:1975)。”
语文出版局指出,其中一项语法规则阐明,关于宗教、圣洁的经书(kitab suci)、神的名字、包括神的代名词,这些字词或用语会使用大写。
“因此,‘Tuhan’就是跟宗教有关的字词,应该要用大写。”
当局也解释,字典是集结语言的词库,并依照词汇在语言使用者之中实际运用的方式记录下来。
“比方说,‘Tuhan’在语文出版局字典里所诠释的是,用以指涉唯一的真主(Allah Yang Maha Esa)的特有名词,这用法符合语词的使用方式。”
“至于小写的‘tuhan’则是普通名词,用来指涉拥有(其他)特别名词的众神,这符合语言的发展和社会上的使用。”
语文出版局也解释称,若参考英文字典如《牛津英语字典》、《柯林斯英语字典》或是维基百科,英文词汇的“God”也采取类似的方式。
“牛津英语字典中,God是指涉一神论的宗教(agama monoteistik)中的神,也就是只相信唯一的神,至于小写god则指涉多神教的众神。”
“有鉴于此,国家语文出版局希望这个课题,不会引起任何的误解或骚乱不安。”
乌塔亚桑卡日前在《当今大马》撰写的文章中揭露,国家语文出版局在出版小说著作时,屡次把非穆斯林作家原稿的大写“Tuhan” ,改为小写的“tuhan”。
“奇怪的是,每次要编入文选(Komsas)当作学生读物时,凡是涉及非马来人(非穆斯林),‘Tuhan’字眼就被换作‘tuhan’, 但是马来主角(穆斯林)的‘Tuhan’则可保留。”
他质疑,政府如今是否不但禁止非穆斯林使用“阿拉”字眼,就连大写的“神”(Tuhan)这样的词汇,也变成穆斯林的专属用词?
他质疑,这是否意图削弱和否定宪法第11条文,赋予非穆斯林的权利。

此外,乌塔亚桑卡也于本月18日在部落格撰文写道,当他阅读语文出版社出版马来作家撰写的短片小说《Meredah Kabus》(2021年出版),他便明白了一切,文中可以出现“Tuhan”字眼。
他也曾联系数名本地作家,发现他们作品原文中的“Tuhan”,也被修正为“tuhan”。
乌塔亚桑卡是印裔国文作家协会(KAVYAN)的创始人,他的写作多以印度文化习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