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k Beauchamp:中国还没有,也永远不能取代美国

2014-02-20 07:00:56

【本文为美国《一周》周刊2月13日文章,原题为:《中国没有取代美国——永远也不会》。文章作者认为中国无论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无法对美国构成挑战。中国领导人根本不想挑战美国,美国人应当为中国非凡的成就举杯同庆,而不应对“中国式世界秩序”的幻影杞人忧天。虽然中国崩溃论仍不绝于耳,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对美国自身前景如此乐观,亦属罕见。观察者网特转载此文,以飨读者。】

中国或许占有人口之利,但是在军事层面,美国仍然独领风骚。(Elizabeth Dalziel – Pool/Getty Images)

很多人认为中国夺取全球领袖的地位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他们认为,美国3.14亿人口的生产力,怎么可能永远强过人口要多10亿以上的中国?

这种肤浅的设想纯属扯淡。中国现在没有,也永远不可能取代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中国面临着过多的内部问题和区域性竞争,没有余力费力夺取全球领袖地位。即使北京不久就有能力成为全球领袖,他们也不会去尝试。中国希望融入当前的全球游戏规则,而不是改变现状。

首先让我们从明显的军事差距出发:中国军队根本无法做到与它的美国对手相提并论。中国只有一艘俄国军舰改装的航母。美国有10艘航母,9艘海军护航航母。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计划于2018年完工,届时美国将会再拥有一艘现代航母,同时会有另一艘航母临近完工。中国在中短期内就能在全球规模上参与军事竞争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使是东亚地区,也不是中国能简单搞定的。2012年,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安东尼•科德斯曼和尼古拉斯•亚罗什通过研究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军力数据发现,虽然相对而言中国的海军实力持续增长,2005到2012年间台湾的空军实力也确实地往有利的方向增强。而当时中国大陆由于高速经济发展带来大量资源流入,军费开支正节节攀升。

中国军队的装备往往老旧过时,训练体制更是差得可笑。大部分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居然因为没有直升机,要靠骑马巡逻(译者:二炮确实有骑兵连,但是就那么一个,还是在高原上,这作者也太扯了)。

我并不否认中国的军事实力正在变得更为强大。他们确实变强了。总有一天,这会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在东亚的战略形态。但是中国的硬实力远远无法取代美国的军事霸权,挑战美国?想都别想。

再来看看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历史积怨与巨大的实力差距导致北京很难让日、韩、台湾相信其军备建设并不构成威胁。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东亚小国很可能克服彼此的分歧,在美国领导的盟国体系中团结一致抗击中国。

在北面和西面,中国的分别与俄罗斯和印度接壤。中国与两国最近的作战发生在1960年代,两国都可能因中国任何重要的军备建设感到威胁。不同于大洋环绕、友邻接壤的美国,中国正可谓腹背受敌。在需要担心怎么保护自家地盘的时候,要向全球展现实力是十分困难的。

然而当中国的GDP超越美国时会怎么样呢?额,首先,我们无法确定这件事什么时候才会发生。意识到当前的GDP增长率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角度来看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政府旋紧了刺激其GDP年均10%的异常增长的投资龙头。现今中国的GDP增长率只有2007年的一半左右。一项分析指出,中国的GDP或许直到22世纪初才能超越美国。

此外,中国的人均GDP相较西方标准还有很大差距。2012年,根据世界银行评估,中国人均GDP为6009美元,美国则是57749美元。这种人均财富的衡量作用在于,它能反映政府为公民的康乐买单的能力。

这就是中国后院起火的根源。中国政府依靠给予公民的生活质量以高速而巨大的改善, 来维系其合法的统治地位。一旦发展减缓,国内的政治异议就会抬头。此外,迄今为止经济增长的最大负面影响——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也是引发公民强烈不满的源头之一。中国坐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30座城市中的20座,环境清理工作可能消耗掉中国3%的GDP。这会让中国GDP年均增长(来自2013年前的急速增长期)的三成付诸东流。

严重污染带来的大量中毒乃至死亡事件,威胁着共产党政权的根基。美利坚大学的中国问题学者Judith Shapiro写道,环境抗议——有时甚至能让大城市陷入“瘫痪”——“对于中国‘崛起’的方式来说是如此严重而关键,因而不夸张地说,抗议行动与中国的国家认同及政府保障人民生活的能力密不可分。”

这绝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唯一威胁。中国的金融系统正表现出与危机前的华尔街之间令人不安的相似性。据裴敏欣(美籍华人,美国政治学家)的说法,中国大肆吹嘘的远离不可持续的出口经济模式的尝试,恐怕会因为严重的贪污腐败和其他经济问题而以失败告终。列举出一连串的相关问题后,裴敏欣建议我们需要开始预想一个“未来20年中,中国实力衰退,出人意料的民主转型的可能性大增”的世界。

中国或许占有人口之利,但是在军事层面上,美国仍然独领风骚。

即使中国的经济衰败乃至毁灭不会成真,中国的未来也如天命般兴旺发达,还是有一个中国永远不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简单理由:他们根本不想这么做。

中国目前的对外政策具有某些现实渐进主义的特点。中国对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共同利益的保护者这件事,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兴趣:总而言之,这实在是件太过无私的工作。相反,中国对美国及其盟国保持海上航路的畅通而搭上贸易顺风车感到很满意。换言之,一个强大的中国更乐意追逐自身在现存全球秩序中的利益,而不是取而代之。

2003年,哈佛学者Iain Alastair Johnston通过五个方面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全球现状的敌意:对国际体系的参与情况;对国际准则的遵守情况;对控制国际体系的规则的扭曲;将转变全球政治势力的想法转变为清晰的政策目标,以及为此而开展的军事行动。他发现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能更好地融入国际体系,在国际体系内也更具合作精神。”并且充其量只有”模糊”的证据表明中国试图在国际体系外挑战美国。2013年Johnston重新评估了他的论据,结论并没有明显的改变。

事实上,即使中国并不会像裴敏欣所说的那样遭遇金融危机,并且在21世纪里经济兴旺发达,对美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中国可能并不会拥有挑战全球稳定与繁荣基础的军事手段,哪怕拥有了那样的力量,中国领导人似乎也并不想这么做。

从道德层面上来讲,中国的兴旺实在是极好的:中国经济的扩大增长已成为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反贫困运动。美国人应当为这项非凡的成就举杯同庆,而不是为随之而来的“中国式世界秩序”的幻影杞人忧天。

(阮徒吟/译)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Zack-Beauchamp/2014_02_20_206943.s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译言网 | 责任编辑:高倩